分享

清明祭,心祭胜于物祭

 年年有于674 2016-03-29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亦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诸多文人墨客以清明为题,留下无数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应算得上是对清明情景最为传神的描述了吧。

诗中所言“断魂”,不是因为下雨,而是孤独之感无处寄托,这源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有一颗传承之心、团聚之心。这个节日的风俗,是浓浓的家风,这便是清明之美。行路上,惦念家人,清明节,慎终追远矣。

“行人”、“酒”、“雨”这些意象,在千年之后仍可寄托我们的清明情愫。不管是纪念先人,还是缅怀先烈,不在于那些“烧纸钱”,而在于一颗祭奠之心。这样的时刻,不妨多点“心祭”、少点“物祭”,少些烟火气。

君不见,森林防火,往往清明节如临大敌;君不见,“行人”已成“行车”,“行路欲断魂”已成“堵车欲断魂”;君不见,千年的清明传承,被各种滥购滥烧祭品祭物,各种花样翻新的冥币、冥人、冥物等深深掩埋,这样的追思、这样的表达,让人情何以堪?

如诗人所言,用一颗心去祭奠,想到了家人,想到了祖先,其实也是家风的传承。这首千古传唱的诗里,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一杯醇厚的杏花村酒,一座静谧美丽的小山村,一家小小的酒馆可供“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诚然,诗人表达的美和情感,仿若小雨般朦胧,但这种以情祭奠、以心祭奠的情怀,恰恰世代相传,经久不息。

清明节祭奠习俗大约始于周代,盛行于大唐盛世,2500多年的岁月,走过多少风俗沿革。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先烈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如今,人们用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用手机短信、网上扫墓和家庭追思会等新形式表达对家族先人的怀念。这种庄重的仪式依然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让我们慎终追远、长久回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