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主动型阅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昵称32031366 2016-03-29

做主动型阅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这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阅读操作指南——主要指述说类著作(与之相区别的比如想象类文学作品,比如小说、诗歌等),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理解力,享受心智成长的乐趣,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正如书名所言,它真真切切教你如何阅读一本书,并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洞见。如果读者具备一些批判性思维的素养,想必更容易在此书中找到认同感。

找出一本书骨架的四个规则

规则一:依照书的主题和种类做分类。

规则二:使用一句话或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三:将书中的重要篇幅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判断作者的主旨四个原则

规则五:理解作者使用的关键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规则六: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主旨。

规则七: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目前没有解决。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评价一本书的三个原则

规则九:在评价一本书之前,先完整了解一本书。

规则十:以真理(知识)为关注重心,而非争论的输赢。

规则十一:做出任何评价之前,尽量找出理论基础。

从这个问题上细化开来,对于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这本书大概又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讨论前述的规则如何进行调整以保证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比如论述性书籍应该找出主旨理出逻辑,但是想象类文学作品则应快速读全力沉浸如作者 营造的世界去感受体验。

第三个问题YES OR NO。

这本书说的大部分有道理,特点是操作性强,可拿来即用,尤其是是关于分析阅读的指南让笔者获益匪浅。但是关于如何启动主题阅读这个议题,可能囿于成书年代所限(根据译序和作者自序,成书于1940年,自序写于1972年),今人尚有改进之处。

这本书建议初级研究者可以使用主题工具书作为主题阅读的起点,比如《西方世界的经典名著》丛书这套书就是比较好的主题工具书。书籍是文字的载体,文字是信息的载体。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动空前便利,开启主题阅读之前的准备工作,诸如挑选书单、查阅资料、构建主题阅读基础词汇等工作,读者不放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完成上述工作,将真正深入阅读和思考交给纸质书籍,比如花点时间学习掌握谷歌学术搜索(http://scholar.google.com)。

第四个问题,Action。

正确对待为获得资讯和增进理解力两种不同目的阅读,前者仅用检视阅读模式,后者要及时在多种模式中进行转换。给自己每天设置一个合理的时限用于浏览资讯类材料,请相信,如果一个新闻或事件很重要,那么它自有途径会呈现在你面前,尽量预留宝贵的阅读时间留给那些需要挑战的好书。

分析阅读解剖的对象是一本书,主题阅读的目标则是某一特定主题。人类的思考模式本质上是以问题为导向,所以掌握主题阅读的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独立思考者不可或缺的素质。总有一些书呆子读得太广,却读不通。希腊人给这种集阅读与愚蠢于一身的人一个特别的称谓,叫半瓶醋(Sophomores)。我想尽量避免成为半瓶醋(虽然我现在读的书不多)。

投稿邮箱:rryyread@sohu.com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