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言献策】植树造林,树种应该多样化

 千秋风骨杜斌丞 2016-03-29

建国以来,植树造林越来越受到各地、各部门的重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大量的人工林,已经成为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重要来源,对生态环境保护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面积种植单一树种逐渐显露出弊端,出现了病虫害、地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

如张北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没有遵从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普遍种植生长迅速的杨树等速生物种。造林152.9万亩,现在杨树普遍进入成熟期,2013年出现了防护林大面积老化、死亡的现象,衰死和濒临衰死面积达50.7万亩。

又如四川省在50年代大面积飞播云南松种子进行封山育林,3年后裸地植被覆盖率便超过了30%,但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矮接近,地面松叶难易分解,没有腐殖质,极度干燥,土壤无脊椎动物难以存活,无生物多样性可言。

海南的桉树种植造成“林中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大面积种植导致土地贫瘠,森林质量严重下降,原生物种衰减、退化。

像以上这些大面积人工纯林形成的“绿色荒漠”引发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植树造林不能光看眼前,更应该做到长远规划。要转变人们的观念,“绿化祖国”不是“树化祖国”,各地区热量和水分条件不同,哪些地方适宜植树,哪些地方适宜种草要区分对待。还要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种植,搞多树种造林,乡土优先、树种搭配、乔灌结合,逐渐恢复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除生态林外,经济用林也不能搞单一品种,一方面是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单一树种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