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王翚《松壑观泉图》卷

 江海寄余生书馆 2016-03-29



清 <wbr>王翚《松壑观泉图》卷

清 王翚 松壑观泉图卷 浙江骏成2011夏拍 成交价369.6万元



作品鉴赏

松壑见泉涌 湖山得雅趣——王翚晚年佳制《松壑观泉图》
文/洛安

王翚《松壑观泉图》作于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夏月,时年画家83岁。纸本设色,画芯纵39厘米,横179厘米,品相完好。此作卷首题画名“松壑观泉图”,卷尾题“康熙甲午长夏,避暑清晖阁,漫写,耕烟散人王翚。”钤有“清晖老人”(朱)、“臞樵雅趣”(白)、“王翚之印”(白)、“耕烟”(朱)。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此作曾归名臣李鹤年收藏,有收藏印“李氏折藏书画印”(朱)、“辽东李鹤年鉴藏法书名画印”(朱)、“辽东李氏珍藏图书”(朱)三枚钤于画上。李鹤年(1827-1890),字子和,号雪樵,奉天义州(今辽宁义县)人。历官御史、给事中、隶布政使至河南巡抚、闽浙总督,曾疏劾肃顺跋扈,奏举重用曾国藩。同治年间因镇压捻军而得授一等军功,同治帝允其在紫禁城中骑马,后在海防河事中亦有建业。
王翚一生精于摹古,且能融化古人笔法而成自家风貌。吴湖帆在评述其一生风格变化时曾说:“石谷自三十至四十颇见风韵,与南田绝相似,四十以后至六十为中年最精能之时,六十以后渐趋松懈,至七十左右为最退化时期……八十以后则老笔纷坡,复入佳境,愈简愈辣。此种功力,非他人能到矣!”《松壑观泉图》作为其晚岁力作,虽是描绘吴中的山峦丘陵,却别有新意,在笔墨上确是达到“老笔纷披”“愈简愈辣”的境地。画中以四组松树作为主体,中间置路,有童仆二人携琴物行于其间,路有白鹤,真通观泉亭,而主人公由在亭中倚栏望泉。云壑其后,林泉蜿蜒其间,山林逸志流露无疑。画史传王石谷晚年生活悠闲,心境平和,由此卷可印其心。
此卷山水骨干朗润,皴染得宜,墨色秀润,设色淡雅,营造了江南山水沉郁可人的气氛,令观者赏画时仿佛置身其间,有寓目驰神的感受。山石用披麻皴法,有黄公望、王蒙遗韵,但用笔硬朗处则近明代吴门沈周,融入北宋画法。王翚晚年画作有融合南北之誉,相较与中年时期所画的《山窗读书图》(1666),笔墨由南及北至南北兼融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用笔的硬挺和虚接,钩续与渲染的层次分明都可以看出他的技法演进。


清 <wbr>王翚《松壑观泉图》卷

清 王翚 松壑观泉图卷 

王翚生平画长卷最多,也最见功力,晚年所作长卷更多(如为安歧所作的《云山竞秀图卷》),《松壑观泉图》的尺幅在长卷中并不算长,但构图的处理也极灵巧。吴中景色山畔见湖的景象,在此卷中本来是右实左虚的安排,但由于山体中云水的处理,形成实中大虚。此一图卷既有轻快的节奏,又有紧张起伏的顿挫,虚虚实实,山有阴阳向背,泉有来龙去脉,路有曲折隐现,树有穿插顾盼,山石和组树的走向处理巧妙相应,章法变化极为丰富。 
王翚(1632-1717)字象文、石谷,号臞樵、天放闲人、雪笠道人、海虞、山樵、清晖主人、鸟目山人、耕烟外史、清晖老人、耕烟老人、耕烟散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出身于绘画世家,初为王鉴弟子,后转师王时敏,为虞山派创始人。清初杰出的山水画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六家”。
此作曾经李鹤年鉴藏。李鹤年(1827-1890):字子和,号雪樵,奉天义州(今辽宁义县)人。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 年)中恩科二甲第 67 名进士。历官御史、给事中、隶布政使至河南巡抚、闽浙总督。疏劾肃顺跋扈,奏举重用曾国藩。咸丰、同治中,长期在河南镇压捻军,增募毅军、嵩武军各万人,出击湖北、直隶,立一等军功。
款识:松壑观泉图。康熙甲午长夏,避暑清晖阁,漫写,耕烟散人王翚。


作品资料

作者  王翚  
尺寸 39×179cm
创作年代  1714年作
估价  RMB  1,880,000-1,880,000
成交价 RMB  3,696,000
专场 归本清源: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1-07-20
拍卖公司 浙江骏成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年夏季艺术品拍卖会
印鉴:王翚之印(白)、耕烟(朱)、清晖老人(朱)、臞樵雅趣(白)
鉴藏印:辽东李鹤年鉴藏法书名画印(朱)、李氏折藏书画印(朱)、辽东李氏珍藏图书(朱)





━━━━━━━━━━━━━━━━━━━━━━━━━━━━━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