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器材测评】性价比真的无敌:威信Wilson Audio Sasha Series 2

 abcdefijkonmzx 2016-03-29



记得2014年CES时,Wilson Audio突然展出其纪念40周年而推出的Sasha Series 2吗?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直觉的感觉它长得越来越像Alexia了,简直就是小一号的Alexia。当时在现场只有拍照,但没有发出声音,所以我并不知道这Sasha第二代的声音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Second Generation The Merry Thoughts - Second Generation

全面提升的第二代


2014年6月3日,当我第一次在高雄创世纪音响听到Sasha第二代所发出的声音时,心里对Wilson Audio研发人员的敬意马上又多了好几分。为什么?因为我听到的是充满创世纪音响室的声音,这间音响室不小,但体积不大的Sasha Series 2所发出的声音却是那么的宽广、庞大、雄壮。老实说,如果我闭着眼睛,你说正在唱歌的是Alexia我也信。Sasha Series 2并非只是改个型号、换个单元、箱体增大些、外型稍微改些而已,它真正做到全面提升的地步。



表面上,Sasha第二代只不过不再使用内凹钛高音,而改采XLF等已经在用的CST( Convergent Synergy Tweeter)丝质软凸盆高音单元。为了搭配这个高音单元,高音/中音箱体也做了改变,原本一个斜面的高中音箱体改成二个斜面。为了因应这项改变,高中音箱体的侧面造型也改了,箱体的长宽高也增大了一点。再来就是背面,那个高中音箱体后面多了跟Alexia一样的高音投射角度调整,调整阶度是20个(说明书有详细的调整说明,第一代只有四阶) ,可以精确的把高音聚焦在聆听者耳里。您看,Sasha Series 2是不是越来越像Alexia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Alexia Skank;Nando Reis - Velocia

为了因应高音单元的改变,Sasha第二代的高音面板采用X材料,中音面板采用S材料,低音箱体采用X材料。为何只有中音面板采用S材料呢?这是经过多次实验量测的结果。实际上,整个Sasha Serids 2的箱体振动经过改良后,已经比第一代降低30%左右,这是相当大的进步。至于内部分音器当然也因为使用不同的高音单元之后而有所调整,不过Wilson Audio一贯对分音器的详情是秘而不宣的,我们就不必追问了。在此我可以说:Wilson Audio每次改型都会端出牛肉,这次的牛肉特别大块。



从WATT开始


或许有些读者对于Sasha的演进历史有兴趣,就让我在这里简单说一段故事吧!我们都知道,Wilson Audio第一对音箱并不是WATT/Puppy,而是WAMM( Wilson Audio Modular Monitor) 。这是一对以Dahlquist DQ-10,加上ESR静电高音音箱,以及Bruan小Monitor所组成的怪音箱,原本只是老板Dave Wilson自家的创意而已,就如许多DIY迷一般,也没想要商业化销售,纯粹自己享受。没想到1981年Dave Wilson将这对音箱拿到北加州Garland Audio音响店发表时,竟然卖出二对。其中一对的买主是Peter McGrath,当时他是迈阿密一家音响店老板,后来成了著名的录音师,也是日后Wilson Audio在美国国内的营销经理,一直到今年一月我在CES碰到他,依然是这个头衔。WAMM号称到府服务,只要你买,Dave Wilson就亲自到府安装调声,成为当时罕见的营销手法。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Watt (feat. Neue Philharmonie Westfalen) Boris Salchow - Deutschland von oben [Original Soundtrack] (feat. Neue Philharmonie Westfalen)

WATT( Wilson Audio Tiny Tots) 是他家第二个产品,这是一对金字塔形状的小书架音箱,当年Dave Wilson开发这对音箱,主要是用来自己录音时鉴听用的,因为WAMM这么个大家伙不可能拿到录音现场,他需要便于携带但是又够精准的鉴听音箱,所以才做出WATT。到底WATT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Tiny Tots是Dave小孩念的幼儿园名称,他觉得这个名字有趣,就用它来命名这对音箱。本来这对WATT是非卖品,但是Dave太太建议他拿出去卖,在1985年时,这对音箱开价4,500美元,没想到竟然大受欢迎,就此奠定了Wilson Audio日后发展的基础。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asics dbones - Basics

当年的WATT虽然好,但总是缺了雄厚的低频基础,许多用家拿当时很有名的Entec SW-5或 L2-F20超低音来搭配,没想到也很搭,就这样流行起WATT搭配Entec超低音使用的风潮。在当年,台湾有卖WATT,也有卖Entec超低音,只要是年纪60岁左右的音响迷都曾经历过那段WATT搭配Entec超低音的日子。现在,Entec L2-F20超低音在网络上还可以看到二手货,卖价不到1,000美元,回想当年大家风靡的往事,真是不胜唏嘘啊!


终于搭配Puppy


眼看着Entec大赚超低音钱,自家少赚很多,这当然不是办法,Wilson Audio终于在1989年推出与WATT搭配的超低音Puppy,就此奠定了WATT/Puppy的完整架构。当年推出Puppy时,WATT也已经进入第二代(编号515) 。这套完整架构从第一代一直演进到第八代,进入第九代时才被Sasha取代( 2009年) 。不过,为了强调Sasha源自于WATT Puppy,Sasha完整的型号其实是Sasha W/P。有关WATT/Puppy的各代演进,读者不妨进入普洛影音网,详阅网络主编陶忠豪的文章:「 Wilson Audio Sasha 2发表,兼谈WATT/Puppy历史大事记」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Puppy Lucie Vondrackova - The Best Of (English version)

WATT/Puppy自从成套推出以来,就一直是他家最畅销的机种,根据Wilson Audio的纪录,到了第五代时已经到了5,601,这意谓着已经卖出5,601对。第六代时编号标到9,627,第七代编号11,867,第八代时到了14,671。这样的价钱能够卖出一万多对,这在HiEnd音箱厂家中应该是少见的,可见WATT/Puppy在音响迷心目中的地位,也难怪Sasha要延续W/P的型号传承。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40 Years Liquid Earth - Liquid Earth Adventurer

现在,Wilson Audio Sasha Series 2就站在我的眼前,仔细端详,顶上还贴着40周年( 1974-2014) 纪念的贴纸,一家音箱厂能够历经40年还充满活力,真是不简单啊!为了要让Sasha Series 2发出好声,创世纪老板阿彬说他已经让它唱了二个星期,已经渐入佳境了。这么多年评论器材,几乎都是遇上新开箱的,评论员不可能有时间跟用家一般,唱上一个月再来认真听,只能抓紧时间边Run边听。可以这么说:评论员在写器材评论时,听到的是该器材的潜力,写的也是潜力评估。用家买回之后,经过仔细搭配与调声,应该都能发出比评论员所听到更好的声音才对。


外观

Sasha Series 2与前一代最大的不同在于改用CST软凸盆单元,这个单元跟底下那个7吋纸盆中音单元形成最佳搭配。


与众不同的1吋7吋8吋搭配


如果我这样的看法能被大家接受,那么Sasha Series 2的真正实力应该会更令人惊讶。为什么?因为当天我所听到的声音就已经够让我吃惊了,这么一对体积不大的音箱,竟然能够发出那么庞大的音乐规模感,而且下盘还非常稳固雄厚,唱什么类型的音乐都很饱满。此外,即使音量开大,高频段也不会觉得聒耳,明显的甜味与温润的成分增加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侧面 张国荣 - LESLIE 侧面

为什么第一次听Sasha Series 2就有惊艳的感觉呢?仔细分析其原因,那个CST软凸盆高音单元与7吋纸盆中音单元的「相互扶持」 应该是重要的因素。以前Wilson Audio一直使用着Focal钛合金凹盆高音单元,那也是着眼于要跟SEAS中音单元搭配之故。事实上,从一开始,WATT就使用了1吋凹盆高音单元与7吋中低音单元,二者的分频点设在3.7kHz,这意谓着要让中音单元承担大部分乐器的基音,高音单元只不过是负责乐器泛音而已。几年前Dave Wilson跟太座去了一趟维也纳,听过几场音乐会之后突然惊觉,自家的音箱所发出的声音跟现场还是有所差距。经过与协力音箱单元厂的讨论研发,做出目前使用在每个型号上的7吋纸盆中音单元,这才让Dave找到在音乐厅听音乐的感觉。


由于这个新的7吋纸盆中音单元的特性与以前的高音单元特性不搭,驱使Wilson Audio重新找寻能够与之搭配的高音单元,这才会有目前这个CST软凸盆单元的诞生。


侧面

第一代Sasha的高中音箱体侧面是单一斜面的,而第二代则改为二个斜面,使得高音单元的投射角度更为精确。


第一次使用软凸盆高音单元


其实软凸盆高音单元早已存在市场几十年,Wilson Audio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没有拿来尝试过,只不过以前Wilson Audio有他想要的声音特质,而软凸盆高音单元在当时不合他们的需求,所以一直没有使用。这么说来,是这个新的7吋中音单元改变了一切?没错!不知您有没有留意到,市面上三音路设计的音箱很少使用7吋中音单元,大部分都在4-6吋之间,用了6吋中音单元已经算大了。为何Wilson Audio长期以来要选用7吋单元呢?我猜是因为唯有7吋单元才能够再生出够丰富够宽广够饱满的中频段,而这中频段正是各种乐器与人声出现最频繁之处。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D'Amor, Sull' Ali Rose Chorus Of The Teatro Dell' Opera, Rome, Italy;Orchestra Of The Teatro Dell' Opera;Gabriele Santini - Highlight Excerpts From Il Trovatore

问题是,7吋中音单元的性能必须非常好,它的高端频率响应要能够往上延伸、反应要够灵敏才行,否则就必须另找低端频域能够再往下延伸的高音单元。最早WATT的7吋中音单元可以延伸到3.5kHz,这已经是非常高的频域了。我不知道目前Sasha Series 2的高、中音单元分频点设在哪里,但我猜应该比一般三音路音箱的分频点还低,也比原来WATT还低,否则就不需要舍原本的钛合金高音单元而另寻CST单元。Wilson Audio应该是一方面研发能够发出丰润中频的7吋单元,另一方面也发展能够发出更低频域的高音单元,二相搭配之下才能达到他家对中频段的需求。至于为何一直采用纸盆中音单元?我采访过许多音箱设计者,他们的说法几乎都一样:纸盆单元在音色上有其特殊之处,再生小提琴、钢琴与人声特别好听。


二个8吋低音单元的妙处


参考软件

Anne Bisson新推出的「Tales From The Treetops」 听起来跟2009年那张「Blue Mind」 一样迷人。在2011年,她还曾出版过「 Portraits & Perfumes」 ,这张我就没写过了。她从小就学钢琴,1984年还曾经得过Etoiles Du Maurier奖,所以片中的钢琴伴奏都是她自己弹的。不仅钢琴弹得好,她还自己作曲,可说典型音乐才女一个。这张CD录音跟「 Blue Mind」 一样杰出,也一样好听。

(CAMCD 4335,Joy Audio)

Sasha Series 2底下的低音箱从第一代Puppy以来,就使用二个Dynaudio 8吋低音单元,一直到Dynaudio不卖单元为止。您有没有注意到7吋中音单元与8吋低音单元的尺寸只差1吋而已?很少看到这样设计的三音路音箱。为何Wilson Audio要这样设计呢?根据当年Dave的说法,设计Puppy箱体时事先设定宽度不能超过WATT,既然有这个大前提,低音单元最大就只能采用8吋。8吋的低音单元有什么好处?因为锥盆面积不大、振膜质量一定比较低,所以动作非常灵敏!而采用2个8吋当然是要让低音域由二个单元来分担,可以提高承受能力与降低失真。大家对WATT/Puppy的评语一直都是动态范围大、低频控制力强,解析力高,这就是二个8吋低音单元的巧妙之处啊!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Your Smile Anne Bisson - Tales from the Treetops (Deluxe Edition)

分音器秘密不外露


Wilson Audio的分音器一直是他家秘密,我二次去原厂采访,看到的都是用黑色环氧树脂封起来的「分音砖块」 ,无法一探内部究竟。我查到的WATT 3分频点是3.7kHz,而当时的中音尺寸标示6.5吋,实际上应该也是7吋。至于Puppy 2的低音使用的是二个7.5吋(应该就是现在的8吋) ,负责频域大约是30Hz-130Hz。老实说3.7kHz的分频点非常高,这意谓着那个7吋单元的高端频域能够达到3.7kHz,如果当年记载的规格无误,这个7吋中音单元的频域涵盖130Hz-3.7kHz,几乎涵盖大部分人声与乐器经常出现的范围,这代表当年在设计WATT时,就已经打算要让中音单元负责大部分频域,那个高音单元只是负责乐器泛音而已。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I Do Anne Bisson - Tales from the Treetops (Deluxe Edition)

经过这么多代的演进,Sasha Series 2的分频点应该调整过了,但精确的数据我并没有。到底分音器使用什么组件呢?根据Wilson Audio自己在以前WATT/Puppy说明书中所言,电容器采用的是音响级的Propylene电容,电感是采用OFC线绕制的空气芯电感,内部使用的线材是「 Time Coherent Wire」,这种线材不是MIT就是Transparent。比较特别的是他家强调组件的误差低于0.1%,这就太厉害了。


高中音箱体

为了因应高音单元的投射角度,高中音箱体的侧面造型也做了改变。


全面袭来的声音


把Sasha Series 2的一切交代清楚之后,让我们开始听它吧!当天搭配的前级是Gryphon Athena,后级是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数码讯源是emmLabs CDSA SE SACD唱盘。现场的扩大机跟数字讯源我都熟,音箱应该也熟,至少第一代我听过。可是,当我播放STS Digital录音室的那张「 Siltech 1」 第一首「顽皮豹」 时,心中真的充满惊奇,因为我听到的是「全面袭来」 的声音,就好像高高的排浪扑天盖地涌来一般。音场是那么的宽广与宽松,声音是那么的雄壮,内中乐器的解析是那么的清楚,低频音粒是那么的凝聚,而且往下延伸的轨迹一点都不模糊,那敲击的钟琴打击点一颗颗浮凸在空气之上,传入耳朵的是来不及分辨的众多管乐器演奏,但此时耳朵却一点都没有压力,也不会聒耳。老实说,光是这第一首「顽皮豹」 就几乎已经把Sasha Series 2的各种性能完整的交代清楚。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Pink Panther Milan Rericha;Marc Reift Orchestra - Just One

来到第二首,那低频竟然那么的饱满,而且收束快,简直就像个大水球。而男歌手的嗓音表现出很美的磁性,而且又那么的宽广,还带着温柔。等电子弦乐出现时,那大片的弦乐软软的铺在底部,上面有左右不同位置飞奔的电子乐器高音,营造出生动的左右定位,更美的是整体音乐宽松庞大。来到第三首,钢弦吉他的伴奏也是宽松的,女歌手的嗓音清甜灵巧又宽松,等到低频出现,又是一颗颗如水球般那种软Q又凝聚的音响效果。从钢弦吉他、女歌手嗓音一直往下到低频音粒,在在都那么的美,这不正是Sasha Series 2的高、中、低频表现力的写照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When Sunny Gets Blue Nat King Cole - Nat King Cole

第四首是Nat King Cole的Sunny Get Blue,由于录音的关系,他的唇齿音比较突出,但也不会噪耳。而那弦乐群软软绵绵细细致致厚厚松松的,真是太美了。第五首Wies Ingwersen的Wailin Wall除了女歌手嗓音甜美之外,那低频形体一颗颗清楚异常,而且是涨得饱饱的,弹性十足的,这又是很美的低频音响效果。这是量感足、控制力佳、往下延伸够的低频表现,毫无疑问这是Sasha Series 2的强项之一。此外,那钟琴温柔敲打出来的音粒也是形体感清晰的漂浮在空气中,这也体现了Sasha Series 2中高频段的美感。第六首又是钢弦吉他与迷人的Bass起头,光是听那一颗颗扎实又庞大又带着弹性的低频,就让人浑身舒畅,好像吃得饱饱的大字一伸躺在沙发吹冷气那种享受。


高音调整

Sasha Series 2的高音可以做20阶的细微角度调整,上一代只能做四阶调整。


低频控制收放很好


这张「Siltech 1」 听过,Sasha Series2的高、中、低频段表现与美处已经显出十之八九,我感受到的高、中、低频衔接更圆顺,更完整,以往稍带刚性的高频段柔软度增加,中频段人声的宽厚清晰兼具,能够显出不同嗓音的不同宽厚高亢或甜润,辨识能力更强。而低频段的表现一直是WATT/Puppy的强项,Sasha Series 2也不例外,动态范围宽广,承受大功率能力强,不容易崩溃,而且低频解析力高。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If You Believe Sasha - Dedicated To......

接下来我听Yarlung Records那张David Howard所演奏的「单簧管二重奏、三重奏、五重奏等」 ( 78874) 。一单簧管从低音阶一路往上吹到高音阶,声音圆润甜美有水分不说,管状气柱浮凸,演奏者手指按键的细微杂音与吹气吸气的感觉都很真实。而钢琴琴键的弹性也可以听得分明,好像可以看到踏瓣压放琴弦一般。从单簧管与钢琴的音质音色表现中,我可以感受到Sasha Series 2的音质表现真的越来越好,音色则是中性带点暖。再来,钢琴的触键铿锵感觉实体,琴弦振动的泛音丰富,但钢琴并不会过份庞大,这说明Sasha Series 2除了细节很多之外,低音收放控制得很好,不会产生多余低频,造就钢琴过于庞大的错误。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God Only Knows Seamus Blake Quartet;Seamus Blake;David Kikoski;Ed Howard - Echonomics

第二首加入小提琴,此时的小提琴清丽凝聚,线条刻画深而清楚,但又不失委婉软质。而单簧管与钢琴同样维持该有的形体,圆润的管状气柱体现了Sasha Series 2中频段的丰润,但却不会过度。就跟钢琴的低音键一样,形体该多大就多大,完全再生录音时的模样,不会自己刻意膨胀放大。在这首曲子中,小提琴、单簧管、钢琴低音键也刚好代表Sasha Series 2的高中低频段,当那三条旋律交叉盘旋时,音响效果真是美啊!


由于是现场录音,音乐厅中观众的咳嗽声营造出非常大的空间感,这又再度体现Sasha Series 2细节丰富的特性。有些人可能误以为细节只存在于高频段,事实上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空间感的细节更多是存在于中频段与低频段,读者不可不察。


01. 整个Sasha Series 2的体积比上一代要大一点,不过肉眼看不出来,高、中音网罩也分成二块。


什么进就什么出,很少加料


接下来听Marten Recordings的「 Supreme Sessions 1」 。第一首女歌手嗓音一出,会让人有在现场听没透过麦克风声音的错觉,因为平常加在录音中的那些香精色素通通不见了。接下来Bass的扣弹与钢弦吉他也有如没透过麦克风一般那么的直接。而第二首的萨克斯风跟套鼓的真实感更是让人直呼过瘾,透过Sasha Series 2的再生,录音时有没有加料一览无遗,不!应该说一听就能清楚分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你喂Sasha Series 2吃什么?他就吐出什么,自己很少加料。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Allegro ma non troppo Tokyo String Quartet -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4, D810

一路听下去,Sasha Series 2所展现的直接无隐与中性特质不断出现,那收束快又带着弹性的脚踩大鼓噗噗声,那硬调的Bass扣弹声,那钢弦吉他的手指滑动杂音,再再都是那么的直接。来到第十轨「死与少女弦乐四重奏」 ,弦乐的直接又吓了我一跳,真的就像站在四重奏团旁边听演奏,没有多余的弦乐尾音,没有加上去的味精甜味,耳中听到的都是这四把琴的原味。此时突然感觉Sasha Series 2的乐器形体大小特别的真实,没有夸张,没有膨胀。这跟我听「顽皮豹」 时的宽广庞大音乐规模感真的是强烈的对比,其实这种该小就小、该大就大的音场表现充分体现了Sasha Series 2的中性、传真特质。


02. 高雄创世纪音响聆听室全景。


能分辨各种化妆


接下来听Dynaudio新出版的测试片「 Kissed By A Song」 。第一首女歌手深深吸一口气开始唱歌,马上套鼓跟Bass跟上,很明显的我又听到加了味精色素的录音,但我必须说加得真好,这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就好像加了香精的杏仁粉,闻起来那么香,冲泡起来那么柔润好喝,让人不愿面对那是假的的事实。第二首的慵懒女声以及温润的钢琴、庞大的弦乐伴奏又让人沈浸在高明的美妆中,世上少有丽质天生的美女,我们现在所建立的美女标准其实都是巧妙的化妆术下产生的。Sasha Series 2让我们享受到这种化妆后的美女,但也清楚告诉我这不是丽质天生的,这就是它的真假辨识能力,也是乐器音色的辨识能力。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Waltz-Scherzo, Op. 34 Sarah Chang - Simply Sarah

连续几张流行音乐之后,我拿出EMI那张「 Simply Sarah」 ,为的是测试小提琴与钢琴的宽松程度。一般较差的系统会把这张CD的小提琴唱成尖锐紧绷,钢琴则是光泽甜味与水分不够,入耳的会是单薄尖锐的声音。而Sasha Series 2呢?小提琴声音线条圆润,拉到高把位也不紧绷,琴音的光泽甜味与水分都很足。而钢琴的音粒凝聚不松散,触键铿锵有力,形体不会过于庞大,其比例跟我们在音乐会现场所听者接近。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小提琴或钢琴都是高度传真又具有自然美感的表现。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Mr. Paganini Ella Fitzgerald;Meridian String Quartet - Essential Jazz Ballads, Vol. 2

再来是Tacet那张「 What About This,Mr. Paganini?」 。当第八轨温柔温润甜美又细致委婉的小提琴一出,真的会让人觉得Sasha Series 2是千面女郎,原本录音是什么面貌,它就忠实的呈现出来。此处的小提琴委婉美感与钢琴丰富的低音弦振泛音会让人误以为Sasha Series 2一直就是这么的温柔。


03. 当天搭配的数字讯源emmLabs CDSA SE SACD唱盘。


既高度传真又美感尽显


当我播放Esoteric那张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Glazunov「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Abbado指挥柏林爱乐,Maxim Vengerov小提琴)时,庞大的管弦乐气势又回来了,而小提琴的委婉温柔、充满纤毛的擦弦质感更不用说,Sasha Series 2此时显出既高度传真又美感尽显的特质。还记得Wilson Audio更改中音与高音单元的初衷吗?不就是想要展现更接近现场音乐会的感觉吗?毫无疑问,Sasha Series 2做到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Glazunov: Concerto for Violin in A Minor, op.82: Moderato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Glazunov - Mendelssohn / Glazunov: Violin Concertos

再来一张钢琴协奏曲吧,我挑的是Zimerman自己指挥演奏的肖邦「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 DG 289 463 563-2) 。前奏开始,Sasha Series 2就呈现出庞大的管弦乐规模,此时弦乐的丝丝缕缕清楚异常,管弦乐内声部的木管铜管旋律进行也能清楚浮现,尤其木管的和声真是美极了。从这段管弦乐中,可以听出Sasha Series 2在各频段的音量平衡性很好,都是饱满的,没有贫弱不足的感觉。等到钢琴突然弹出那强劲的一击,更让人感受到那琴键的触键扎实感觉。接下来钢琴的演奏力度有如狂暴的台风不断拍打着琴键,Sasha Series 2都能够清晰带过,而且演奏者运指力度的强弱变化很清楚,显然Sasha Series 2的细微强弱对比与庞大的强弱对比都表现得很好,使得整体音乐的动态范围表现到一个宽广的极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 1. Maestoso Krystian Zimerman;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Orchestra;Carlo Maria Giulini - Chopin: Piano Concertos Nos. 1&2

最后我还是以「音响论坛」 300期纪念那张「 DG黄金录音精华」 来做最后的总体验收。这张CD虽然具有测试目的,但Sasha Series 2却听不到一丝卡关,每首曲子都是轻松掠过。小提琴的光泽丰富、线条饱满,大提琴宽松带着黏滞感与漂亮的鼻音,人声更是饱满有劲,钢琴的音粒晶莹、木头味足,任何一项「音响二十要」 都难不倒它。整张听过,我认为Sasha Series 2那个软凸盆高音单元与7吋中音单元除了让音乐更为和谐之外,同时也更添几分光泽与甜味。


04. Gryphon Athena前级扩大机。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无敌 林一峰 - Oh My Goodness

性价比真的无敌


认识Wilson Audio老板Dave Wilson多年,对他实事求是的精神五体投地的佩服。光是一个箱体,他们就可以持续几十年做研究,为的就是做出共振最低的箱体。而近年来对单元的研究也不遗余力,以至于造就出全面提升的成果。就我这次听Sasha Series 2的经验,真担心上一级的Alexia销路会受到它的影响。毫无疑问,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考验,Sasha Series 2仍然会是他家销路最好的型号,因为它的性价比真的无敌啊!


05. 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立体声后级扩大机。


器材规格


类型:三音路四单元落地低音反射式音箱

推出时间:2014年

单元:

1吋软凸盆高音单元×1

7吋纸盆中音单元×1

18吋低音单元×2

带宽:20Hz~27kHz /-3dB

灵敏度:92dB

分频点:250Hz/2,000Hz

平均阻抗:4欧姆

外观尺寸(WHD):1146.1×355.6×562.4mm

重量:93.89公斤(一支)


参考器材

讯源:emmLabs CDSA SE

扩大机:Gryphon Athena前级

Gryphon Antileon Signature后级

Wilson Audio Sasha Series 2



焦点

①从第一代升级到第二代,端出大块牛肉,不仅高音单元改为跟XLF一样的CST软凸盆单元,高中音箱体也从一个单一斜面改为二个斜面,高频聚焦更精准。背后的高音角度调整也从原本的4阶改为20阶,使得定位更精确。再来高中音箱体侧面造型也改过,箱体也更大一点。

②动态范围宽广,从最细微的声音到最强大的低频都能清楚展现,不会崩溃。

③个性中性,音色辨识能力强,同时兼具中性与自然之美。

④性价比高,值得购买。


建议

①虽然规格上灵敏度92dB,但最好还是搭配大功率晶体机,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低频控制力与宽广的动态范围。

②音箱投射角度与高音的聚焦角度要仔细调整,才可获得最浮凸的定位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