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析长茄生产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美美的添 2016-03-29


区别对待不同时期发生的僵茄
搜索


茄子僵果是指茄子坐果后果实膨大缓慢甚至停滞,果肉变硬,果皮光泽度差,着色浅,失去商品价值。据当地菜农反映,近年来茄子僵果发生较为普遍,从开花坐果开始,一直到拔园,所有时期都可能发生。

不同时期发生的僵茄,其原因是有很大差异的,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僵茄的发生。


1.开花坐果初期


在“四门斗”上下,茄子的僵果较多,是僵果出现的第一个高峰。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僵茄在开花时即可看出:形成僵茄的花小,花瓣上常有变白或变紫的小点,花柱短,不能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茄子发育过程中不能产生生长素、赤霉素等,茄子虽然坐住了,但生长受限,容易成为僵茄。


一大茬长茄育苗时,正处于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茄子苗期容易收到温度过高、干旱等恶劣条件影响,尤其是在定植不及时,茄子控长过度、苗龄期过长的条件下,极造成前期花芽分化不良,从而形成较多的僵茄。而早春茬茄子育苗时,则是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时候,尤其是拱棚中,苗期一直处于低温条件下,花芽分化同样不好,也容易出现僵茄。


防治措施:要减少该时间段发生的僵茄,关键育好苗,选好苗。若是自己育苗,则应提前确定好定植时间,提前做好定植准备,据此安排育苗流程,避免控苗时间过长,确保花芽分化正常。若是购买成品苗,则应选择根系洁白,毛细根多,叶片厚实,无病斑、害虫,新叶黄绿,茎秆嫩绿的苗子,而不要选择叶片浓绿,根系黄,一看就是老了的苗子。来苗后,要及时安排定植,若棚内未准备好,需要较长时间,则应进行一次移苗,不能继续放在穴盘中,而应更换大的育苗钵,确保苗子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老苗。


2.结果盛期


一些菜农的大棚中,在环境条件正常的结果盛期也会出现较多的僵茄。很多菜农搞不清楚到底什么原因。其实,结果盛期发生的僵茄多是在点花上出了问题。


一是点花时间过早。俗话说“早僵晚裂”,点花时机把握不好容易造成果实发育不良,花蕾期其耐药能力较差,若点花过早,药剂都集中到花朵里,容易对组织造成损伤,也就是菜农说的把花“烧”了,会抑制果实发育,出现僵果。


二是点花药浓度过大。点花药配方和浓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温度降低,点花药浓度也需要增加,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有的菜农盲目增加点花药浓度,认为在低温寡照条件下,浓度越大越好,采访中有的菜农在半斤水中兑2支2,4-D,10毫升的赤霉素,最后导致花朵内药量过大,对组织造成损伤,抑制了果实发育,出现僵果。


三是茄子激素中毒,影响花芽分化。部分菜农的点花药浓度高;还有些菜农生怕点花后坐不住果,点花时来回涂抹,用药量大;追肥时生根剂用量大,激素含量高……时间长了,就容易造成植株体内激素不断积累,造成激素中毒,茄子生长调控紊乱,影响后期的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导致僵茄发生多。


防治措施:要根据品种不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点花药配方和点花时机。702、大龙等长茄品种,本身茄子就长,赤霉素可不加或少加;765、布利塔等虽然也是长茄,但茄子较短,点花药配制时就可以多加赤霉素,一般夏季每斤水可加2-3毫升,冬季可加6-8毫升。


点花时机把握上,夏季花朵发育迅速,可以在花朵半开时即点花,而冬季植株生长缓慢,在花朵刚开放时点花最佳。此外还要注意点花时的温度,应以25-28℃为好,超过30℃就会影响点花效果,在35℃以上会大大增加僵茄、畸形果等发生几率。


3.早春期


深冬期棚内温度低,光照弱,湿度大,环境条件较为恶劣,尤其是遇到深冬期连阴天时,棚内陆温低,光照极弱,根系活性差,养分长时间供应不足,加上坐果较多,养分消耗大,就容易影响花芽分化,导致早春阶段棚内僵茄多发。此外,深冬季节病害发生多,农药喷洒次数多,用量大,尤其是防止灰霉病、菌核病的部分药剂,很容易出现药害,影响花芽分化。


防治措施:加强棚内温湿度调控,老棚可在墙体上覆盖玉米秸秆、薄膜,增加保温被或草帘厚度等措施,提高棚室保温性,分段通风,合理浇水施肥,注重叶片补充营养。注意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遇到连阴天时,要提前补充营养,提升地温,提高植株抗逆性。


茄子锈皮屡治不绝,不妨换个时间用药
搜索


据当地菜农反映,这几年茄子锈皮果发生越来越严重,且发生后常常屡治不绝,都知道是蓟马为害,可喷洒了多次药剂,隔了没几天锈皮果又多起来了,让很多菜农束手无策。


由于蓟马个体小,不注意观察很难看到,而且蓟马怕光,是昼伏夜出的害虫,田间管理时不易被发现,因而菜农朋友常疏于防范。一旦发现,往往已经发生严重,再按常规用药防治难度很大。尤其是很多菜农防治蓟马时,仍然按照喷洒其他药剂的习惯,多选择上午用药,而此时蓟马正隐藏在花朵、嫩叶、地表裂隙、地膜下等处,药剂难以直接喷洒到害虫身上,防治效果较差。


而从防治蓟马的药剂来看,常用的多杀菌素、氟虫腈等,多数触杀效果好,而内吸性较差,或者内吸后仅能随水传导,从而集中在蒸腾作用剧烈的叶片上,蓟马为害重的花朵、幼果、嫩梢等部位,因气孔少,蒸腾作用弱,内吸后的药剂分布少,从而影响药剂的使用效果。


因此,想要防治住蓟马为害,除了选择合理的药剂外,还要特别注意喷药时间和部位。最好选择傍晚太阳落山后,蓟马出取食活动时再喷药,并且重点喷洒蓟马为害的作物幼嫩部位,如嫩叶、嫩梢、花和幼果等,以及蓟马藏身的地表裂隙、茎秆等部位,从而全面杀灭蓟马。这样连续喷洒2-3次,间隔4-6天,就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钙肥光靠叶面补充可不行
搜索


活动现场,不止一位菜农提到,近年来茄子缺钙症状越来越多,表现为生长缓慢,顶部新叶边缘皱缩干枯,叶脉间变黄褐色,果实出现脐腐症状,顶裂果增加。然而,菜农连续叶面喷洒钙肥后却收效甚微;还有菜农冲施硝酸钙等钙肥,也没有起到好的肥效。很多菜农搞不明白,这钙肥咋就这么难补呢?


说起缺钙,实际上以前在北方地区是很少发生的,为何?因为咱们北方地区大多属于石灰质土壤,PH值偏碱性,土壤中不缺钙。同时,北方地区多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而地下水大都硬度较高,直接表现为烧水时水垢多,表明其钙含量是很高的。


那是不是北方大棚蔬菜就不会出现缺钙症状呢?不是,其原因有二:


首先来看看蔬菜对钙肥的需求特性。蔬菜为喜钙作物,尤其是部分茄果类、瓜类、叶菜类,如西红柿、黄瓜、白菜、芹菜等,对钙肥的需求量特别大,基本与氮肥相当,有些甚至要超过氮肥,仅次于钾肥,位于养分需求量的第二位,可见蔬菜对钙肥需求量之大。同时,钙肥又是所有营养元素种类中最难被根系吸收利用的,不但容易被土壤固定,难以在土壤中移动,根系吸收困难,而且进入植株体内后,钙肥也是仅能通过导管随水传导,使其更容易集中到蒸腾作用剧烈的叶片上,而生长点、果实蒸腾作用弱,钙肥传导少,出现缺钙时首先表现在生长点和果实上。


再来看菜农的施肥习惯,不管是底肥还是追肥,少有专门补充钙肥。其中,底肥以鸡鸭粪肥为主,其中钙肥含量在1%左右,复合肥主要以氮磷钾为主,钙含量很少;冲施肥中,因钙容易与磷酸根、硫酸根起反应沉淀,全水溶性肥料中难以复合添加,故冲施肥中几乎没有钙肥。蔬菜属于忌氯作物,想要补充钙肥,只能单独冲施硝酸钙,去农资店看看就知道,各种各样的全水溶性肥料琳琅满目,而硝酸钙在很多农资店都找不到。


因此,种植5年以内的新棚鲜有发生缺钙症状的,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尤其是种植10年以上的老棚,土壤中钙含量逐渐降低,仅靠地下水中的钙肥难以补充蔬菜生长所需,就容易出现缺钙问题。想要补钙,因其需求量巨大,单靠叶面肥补充不靠谱,追肥冲施也难以快速起效,最好的办法就是底肥中补充。建议菜农将钙镁磷肥、生石灰等钙肥(每亩用100-200公斤),与粪肥一起铺撒到棚内,随粪肥一起翻入土壤中即可。


戊唑醇防病控旺,换茬后出药害
搜索


冬季,茄子叶部斑点病害特别多,如褐色圆星病、早疫病、褐斑病等等,常见的就有十几种。尤其是遇到阴雪天气,植株坐果较多,抗性较弱的时候,叶部斑点最容易发生。要防治叶部斑点,可采取摘叶、摘果、降湿、用药等综合措施。


药剂防治中,戊唑醇具有杀菌谱广、防治效果好的优势,是防治茄子叶部斑点病害的特效药剂,使用非常普遍。戊唑醇为唑类药剂的一种,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控旺作用。当地一个菜农连续喷洒戊唑醇后发现,茄子不仅病害少,而且节间短,叶片厚,雌花多,产量高。此后,该菜农就把戊唑醇当作了常用药,按照500-800倍喷洒,即控旺又防病,几乎在茄子全生长期使用,据说效果很好。


然而,让该菜农没想到的是,早春茬苗子定植后,本来很好的苗子,栽上后却迟迟不长,全成了小老苗。菜农着了急,找到卖肥料的经销商,怀疑是肥料的问题,可肥料不是他一个人买的,别人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试验也排除了肥料问题。本报专家刘良琪到棚里实地考察并详细咨询该菜农后,确认是上茬喷的戊唑醇积累造成的药害。

戊唑醇、多效唑等唑类药剂,性质大都较为稳定,在土壤中存留是时间较长,有些甚至在数月以上。而冬季换茬时间短,通常1-2天就完成了,特别容易出现上茬作物积累的药剂为害下茬苗子的问题。建议菜农控旺防病应以物理、农业措施为主,化学措施为辅,尤其是蔬菜生长中后期,尽量不要再用控旺药剂。


来源:北方蔬菜报 作者:刘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