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与黑的绝世风华

 板桥胡同37号 2016-03-29



山西漆器有三宝,平遥推光、稷山螺钿和新绛剔犀。相比平遥推光漆器的大名鼎鼎和五彩明艳的稷山螺钿漆器,新绛剔犀漆器算是养在深闺的三姑娘。附着于胎上的红黑二色漆层层相应,灿然成纹,经雕刀剔过的地方形成简练流畅的云样,回旋生动,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比剔红技艺更显古朴、简练。这就是剔犀,在山西新绛县被发扬光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源自宫廷的技艺




制作剔犀器漆需要5个基本步骤,分别是制胎、髹漆、描绘、剔刻推光。其中,髹漆最耗时,一件剔犀器的漆胎至少要5个红层和5个黑层,每个漆层至少要髹10遍以上,而每髹一遍漆后都要在地下窨房里用24小时自然阴干,因此,光是髹漆一道环节就需要百余天时间。如果说髹漆是“慢工出细活”,那么剔刻则是“手上见功夫”。剔刻时使用的工具是特制的“掀”和“挠”,下刀要稳重,刀口要平滑,纹路要灵动。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剔刻出的云纹,能让观者在不到3秒的时间里产生祥云飞腾的错觉。




其实新绛并非剔犀的发源地,这种宫廷技艺在清朝末年流入这里。当时的新绛正处于工商业的繁荣期,城里店辅林立、商贾云集,有“七十二行城”之美誉。落难的宫廷剔犀艺人纷纷聚集于此重操旧业,到上世纪30年代初,这里的剔犀作坊竟有上百家。但如今走在新绛的大街小巷,早已看不到昔日剔犀作坊鳞次栉比的辉煌,它们化身成大大小小的工厂,散落在汾河孕育的这片土地上。




黄河云雕工艺厂的何俊明在工厂新修的四层厂房旁的空坝上,架着一口大锅,正熬制着大漆。“大漆是制作剔犀漆器的主要原料,为了保持这项工艺的纯正,还得用古法来熬制。”何俊明抹去额头上的汗水说。锅里咖啡色的漆液在他的搅动下,欢快地跳跃着,冒出缕缕青烟。此时的何俊明就像一位正在精心烹饪美食的大厨,认真地把握着火候。大约一刻钟后,何俊明观察漆液的双眼突然一亮,“好了!”话音刚落,火也随即关闭。




路过推光区时,几位女孩手里的漆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漆器上没有推光的部分粗糙古拙,而推光后的部分则光洁如新。经何俊明介绍,原来用来打磨推光的细粉是用从老房子上拆下的灰砖碾成的。细腻的砖粉,掌心的温度,适当的力度和无数次打磨,才会在漆器上留下莹润的光泽。



推光前后对比


神奇的是,这种光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润泽,历久弥新。“推光通常都是由较胖的女孩子来做,一是因为她们手上的肉比较厚,二是因为掌纹细,所以推光的效果会更好。”


改变的与坚守




旧时的剔犀漆器主要以杯、盏、罐、盒等小器物为主,且纹样单一,它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只雕线条简练的“云纹”,因此剔漆工艺又被称为“云雕”。不过,如今的剔犀漆器早已打破传统的窠臼,从大小、造型到纹样都与以前大不相同。



剔犀咖啡杯



剔犀手拿包



剔犀花瓶


在黄河云雕工艺厂宽敞的产品展示厅里,除了传统造型的器物,从咖啡杯、手镯、台灯,到茶几、沙发、电视组合柜,一件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剔犀漆器让人觉得既新鲜又亲切。细观这些作品,有的漆层由原来的红黑两色变成了红白、黑白等颜色,有的在纹样中加入了心形、汉字、图腾等新图案,并且线条也不再一味地追求以往那种光滑流畅,而是注重粗线变化、疏密相间和长短搭配。




毫无疑问,改变已成为当前新绛剔犀漆器行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市场的通用方法。在一切求变的热潮驱动下,为了降低成本,行业里有不少人打起了原材料——大漆的主意,用人造腰果漆代替大漆,打破了剔犀漆器领域大漆“一统天下”的局面。由于近年来新绛旅游业的发展,这种以腰果漆为原料制作的剔犀漆器,在山西各大景区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以几十元到上百元一个的价格卖给游客,颇受欢迎。




然而,行业里仍有一些人坚持使用大漆,比如何俊明,他笑言自己不像一个商人,制作剔犀漆器时从不考虑成本,先把东西做出来再说。对于同行使用腰果漆制作剔犀漆器,何俊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发出“清理门户”的呼声,他十分平静地说:“腰果漆制作的剔犀漆器有它的低端市场,只要不欺骗消费者,我是不反对的。不过,使用大漆制作剔犀漆器是我的底线,关于这一点,我有我的坚持。”


我是手工君的广告线



有一种生活,叫民宿,有一种旅行,叫文创。2016年4月,我们即将开启《中华手工》「第八届台湾工艺之旅」台湾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读,在一次又一次地奔赴中,我们在享受中触摸手工艺的灵魂。报名倒计时5天,这一次,是你和我们同行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