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秦与孟子、圣人何所求?

 炼丹室 2016-03-29

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

在战国的后期,国际上所有盛极而衰的强国,尽是一片纷纷扰扰的局面,都畏 惧崛起西边的强秦,没有哪一国真敢和秦国抗手争衡的。即如孟子所见最大的、最 古老的齐国之君齐宣王,也不例外。那么,苏秦这次的再次出门游说,要想实施他 合纵抗秦的联合国计划,实在也真不容易。不要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如此之难, 即如后世的历史上,以一介平民的书生,毫无背景,毫无凭借,要想掌握整个天下 于股掌之间,成立一个空头联合战线的王国,除了苏秦以外,实在再也找不出第二 个了。

我们读历史,不管从哪种角度来衡量,随便怎么看不起苏秦的作为,但他毕竟 还是有他对当时时代贡献的功绩存在。他后来能够南北奔走,把国际间联合战线组 织成功,身佩六国相印。在私的方面,果然耀武扬威地让他家人和嫂子们羡慕不已。 在公的方面,他也着实作到了吓阻强秦而不敢轻易发动侵略的战争。因此而使当时 战事连绵的天下时局,能够由他手里一直安定和平地过了二十多年。不但当时的六 国诸侯深受其利,间接地使当时天下各国的人民,能够喘息安居,半生免于战争戎 马的祸患,实在也是很大的功德。虽然他只为现实利益,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但 是他所造成事功的伟业,岂可轻易地抹煞。事实上,孟子在当时,也有所未能。

如照孔子评论管仲等人物的语调,假如孔子迟生在苏秦之后,也许会给他一句 “可谓能矣”的评语呢!

历史的是非,到底也有公论,我们只要看一看刘向著《战国策》的序言,便可 知苏秦的确也有可贵可爱的一面。如刘向所说:

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放效。后王师之,道 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 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

故孟子、孙卿(荀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 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苏秦的小弟)之属,生纵横短长之说,左 右倾侧。……

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 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荚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 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 君之所能行,出奇荚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我们要注意,苏秦第一次游说的失败,是先走强国的路线。这一次他再度出门 游说,经由赵国,先到北方的燕国。燕文侯被打动了心,最后对苏秦说,愿意把全 国的力量托付他,以便从事南北联合阵线的合纵工作。并且给他足够的活动资金, 又为他装备豪华的外交马车。如《战国策》所记:

燕王曰:寡人国小,西迫强秦,南近齐赵。齐赵强国也。今主君幸教,诏之合 纵以安燕,敬以国从。于是赍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

从此苏秦便一路顺利地到了赵国来游说赵肃侯。结果赵王也和燕文侯一样,愿 意把国事全部付托给他,而且比燕王更加倍地供给苏秦活动资金和外交排场。

如所记:

赵王曰:寡人年少,莅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今上客有意存天下, 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封苏秦为武安君,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绵 绣千纯,以约诸侯。

你看!这一下苏秦的神气更大了。他到了韩国,结果韩宣王又是说:“敬奉社 稷以从。”

接着,他到魏国来说动了魏襄王,也就是孟子批评他“望之不似人君”,看不 起他,施施然而去之的魏襄王。结果他也同燕赵韩一样,完全听命于苏秦。

等到苏秦再到齐国来见那一位向孟子请教过,结果是话不投机的齐宣王,也是 “敬奉社稷以从”,向他拱手拜托了。

最后,他到南方说动了楚国的威王,楚王当然也是以“谨奉社稷以从”作结论。 到此,司马迁写《苏秦列传》便说:“于是六国纵合而并力焉,苏秦为纵约长。” “纵约长”,相当于现在所谓联合国的秘书长。“并相六国”,同时兼任当时国际 上六个国家——燕、韩、赵、魏、齐、楚的辅相职务。

这个时候的苏秦,神气可大了。现在美国出了一个小小的基辛格,哪里能够与 苏秦相提并论。

不过,最有趣的,是《战国策》中,首先在《秦策》里所记述苏秦那篇的结尾 一段,他写实的描写,也和司马迁在《史记》里所写的一样有趣。虽然我认为《战 国策》里对苏秦的一段结语,正好为他作盖棺论定的画龙点睛。不过,为了文章安 排的次序顺畅,我们还是采用了《史记》的一段,更为条贯。

苏秦组织联合战线的合纵计划,由北到南;一路外交活动的成功之后,他必须 回转北方,向开始发起的燕赵报告。在北上的途中,必须经过他的故乡洛阳。这一 路行来,后面侍从的车驾阵势,非常浩大。随行的行李和卫队,当然也可想而知, 真是威风十足。更何况各国的诸侯都派遣了特别使节来欢送他。那种神气,简直就 相当于当时执掌政权的诸侯王者一样。

因此,搞得当时在洛阳的中央天子周显王,听了这种情况,心中也有点惴喘不 安了。因为苏秦本来是他中央直辖治下的平民,并且在他第一次出来游说时,也曾 先向东周提出过意见,结果被打了回票。所以这次周显王更显得有些难堪了。因此, 只好派了专人为他清理还乡的道路,又加派了一位代表远到郊外去欢迎他。如: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 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

苏秦的书生本色

现在我们继续看苏秦回到故乡后的记述,不但是很有趣味的历史故事,同时也 可以启发我们对人生观的哲学思想,以及作人处世,在义、利之间的取舍,非常值 得注意。先看这一段绝妙的原文:

苏秦之昆弟妻嫂侧日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 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 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 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 得富贵,以百金偿之。偏报诸所尝见德者。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 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 是以后子。子今亦得矣。

这段原文接在当时中央政府的天子周显王也派特使出来欢迎之后。

苏秦当时那种威风荣耀,比起唐朝的士子们,考取了进士便自比做登仙而升天 的情景,远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时候,他的父母兄弟妻嫂,全家人都出动到郊外 去欢迎他。等到苏秦的全副仪仗到家以后,他的兄弟、太太、嫂子们,都不敢拿正 眼来面对着他,只敢低着头,偷偷地拿眼角瞄视他,而且都弯着身子,用半跪式的 姿态侍候他,等着他来吃饭。

苏秦看了这种情景,就笑着对他的大嫂说,你在我当年失意回家时,不肯为我 做饭,现在为什么又这样地多礼呢?我们读了苏秦这句“何前倨而后恭也”的问话, 果然觉得他也未免有点小气。但要知道,这是人之常情,除非真正的圣哲,可以淡 忘过去的嫌隙。不然,任何一个平常人,都会有这种介意的心理存在。只是耿耿在 心的介意,没有采取难堪的报复做法,已经算是第一流的豪杰之士,何况苏秦还坦 坦白白地用笑脸说出他的幽默话呢!好了,理论少讲,我们快看这一幕家庭闹剧是 怎样地演出。

他的嫂子听了苏秦类似讥讽的幽默以后,挂不住了,生怕苏秦会拿权势来报复 她,干脆便一跪到地,扑下了身子,正如后世所谓的“五体投地”的拜倒在地,一 面向他道歉,一面说了一句非常坦白的良心话:因为我现在看到你官位又高,钱又 多,所以我要对你好好地巴结了!这句“见季子位高金多也”真让人拍案叫绝,如 果也用金圣叹批小说的手法来讲,可批:“好个苏大嫂!可以浮一大白。”

苏秦问得讥讽、幽默。苏大嫂答得也真够坦率,真够心直口快,说出了千古人 情的真话。

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礼敬,是要极高度的学问修养才能做到。否则,绝对纯朴, 没有学识的人也能做到。除此之外,人与人相处的礼敬态色,不是为了权势的高位, 就是为了你有多金值得重视。如果既有高位,又有多金如苏家的老三,当然会有人 向他拍马屁了。

季子,是苏大嫂在家里叫苏秦老三或三叔的口头语,并不一定是苏秦的名字。 不过,古人的口语,记之于文字,后来往往便把它当作了文词。

我想这种人生滋味的经验,在每个人的心史上,或多或少都有过记录的。只是 在苏秦这里,叔嫂两人的对话中,坦白地说出了人情世态的真相,便觉得够刺激! 够痛快!

也由于苏大嫂的坦率,便接着引出苏秦对人生观的哲学言论。当然,那个时候 还没有新闻记者来访问他,所以不是要记者发表的私人意见,更不是他代表合纵政 策的联合公告(一笑)。当他听了他大嫂的话,便很感慨地说:唉!当年落魄回家 的苏秦,也就是现在的我,同样的一个人,当你富贵的时候,亲戚朋友都畏惧你, 敬重你。当你贫贱的时候,人们就轻视你,把你看成不值一顾的人。像我苏秦这样 的人,对于人生的遭遇,也深刻地体验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味道,何况平 常的一般人呢?注意!我们要特别注意原文中“况众人乎”这句话的语意。为什么 呢?苏秦的语意是很坦白地说,像我苏秦这样有出息的人,虽然有一半是运气,但 是也算难得了。至于一般平常的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有这种努力的成果,有这种 好运的机会。因此,世界上那些注定要受委曲的人们,还不知有多少哩!这便是苏 秦的哲学观点,苏秦的书生本色,的确明通世故,透达人情到了极点,所以他的成 就,也并非偶然侥幸得来的。

但是,这一段文章里的“况众人乎!”也可以照一般的解释,是说像我的家人 亲属们,在我失意的时候,也是那样地鄙视我。现在在我得意的时候,又这样地巴 结我。至亲骨肉尚且如此,何况一般毫无关系的外人呢!

这还不算,最可爱的是苏秦接着说出他的坦率话。他说:假如我当年自己手里 有靠洛阳城郊的好水田二百亩,那我宁可在家里享受田园之乐,在农村社会作一个 小小的富家翁,享享福,谁又愿意出去奔走四方呢!不过,我苏秦真要有那种好的 家庭环境,那么,我今天哪里可能一身掌有六个国家的辅相大印?

所以人生的福祸都很难说,我们如果从道德果报的观点来看,便有后世宗教家 们所说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如果只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便符合“塞翁失 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至理名言。

讲到苏秦所说人生哲学的道理,使我联想起现代史上一位名公巨卿的故事。当 他少年时,开始出来学军事,当小排长的时候,他的同袍看到他日记里写着,如果 他有五百块大洋,可以回家买几亩地来种田的话,实在不想这样辛苦。他哪里想到 后来居然成为国家重镇,在历史上留名呢?同样情形,在唐末的乱世中,吴越王钱 鏐,原先也只想在贩盐的行业里,多纠集些人手来保护自己,他哪里又预料到后来 能屏障东南,做到了“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的封王局面呢?再说, 朱元津要不是因为当小和尚碰到荒年,出去化缘也难得温饱的话,他也不会去投军。 当时他更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后来竟然当上皇帝。当汉光武刘秀还没落在民间的时 候,他的最大希望,只想做到帝都卫戍司令的职位,然后讨到阴丽华来做老婆,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就志得意满。哪里又想到竟然作了汉代中兴 的令主呢?诸如此类历史人物的类同故事很多,不再多讲了。

不过我们要知道,像苏秦那样的人物,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仍然能不失书生本 色。播然憬悟到人生哲学的道理,总算不太容易。但是,苏秦是属于豪杰之士的人 物,豪杰也是凡人,不能以他的一个人生,来偏盖一切的人生观念。另外如孔孟一 系的儒家圣哲们,他们的人生哲学,一开始发心立志,便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如各个大宗教教主们的救世淑世主义者, 当然又比苏秦的人生境界,超越了许多。其他如道家的隐士们,那种遗世独立的情 操,又是另一种人生类型的风格。

因此,我们在现实的人生社会里,必须有独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 “位高金多”的俗世之中。例如宋人陆仲微有一段对人生观的名言,实在可作为热 衷于富贵中的清凉剂。他说:“禄饵可以钓天下之内才,而不能啖尝天下之豪杰; 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猴士,而不能陆沉天下之英豪。”

苏秦的义利之辨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 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 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地,有器度,有见识的 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 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苏秦是豪杰之士,所以他在憬悟到人生的正面和反面,人性的美好和众生相的 丑陋以后,便慨然拿出千金,普遍散赐给宗族和朋友们。同时还报过去穷困时对他 有恩惠的人。当他第二次出门到北方去的时候,有一位乡邻,借给他一百钱做路费, 他便加十倍的回报,还了他百两黄金。这种举动,看起来、说起来很容易,事实上, 到了自己头上,要痛痛快快、慷慷慨慨地做起来,就真不容易。还有太多的事例, 在此不多作讨论。

原文中接下去,另一小节的记载,很好笑。当苏秦在家乡正做这样豪举的时候, 有一个乡亲是当年跟他到北方燕国去的,可是苏秦这次却对他没有什么表示。这个 人干干脆脆,自己直接向苏秦说,我跟你没有功劳,也总有些苦劳,为什么你不给 我一点好处呢?苏秦说,对不起,其实我没有忘了你,只是你太过份了,当我在艰 苦的时候,很需要你跟着我,帮忙我到燕国去,可是你看我当时在赵国没有什么成 就,所以在我渡过易水要到燕国去的最困难关键上,你再三想离开我,不肯再帮我 了。你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正是我困难得要命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和 鼓励。可是你却很势利,真让我痛心极了。所以现在我故意把要给你的一份摆在最 后,也是给你一点教训的意思。好了,你现在又当面来要求,当然有,这一份便是 我为你准备的,现在你拿去吧!

在《史记》里,司马迁写《苏秦列传》,把这样一件小事也记载上去,这正如 现代的我们写白话传记一样,在一件小事上,一个小动作上,特别加以叙述,此中 往往衬托出很重要的观念,要读者好好去思辨,好好去体会。

最后,司马迁写着:“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 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但后来刘向在《战国策》的序言上,却说:“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 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

这里与《史记·苏秦列传》所载相差十四年的问题在哪里呢?司马迁说的十五 年,是苏秦手里的事。刘向说的二十九年,包括了苏秦、张仪、苏代等当政的年限。 张仪是他同学苏秦一手计划培养的,故意造成反对派势力,帮助秦国破坏了苏秦合 纵以后的计划,另创一个连横的联合战线,与苏秦的原计划相抗衡。其实,都是他 们两个同学的袖里乾坤,故意一正一反来玩弄诸侯,摆布天下。同时因苏秦的影响 和培养,跟着又有他的弟弟苏代、苏厉等,也是走他的老路,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国 际局势之间。

反正总结起来,都由于苏秦一手的创作,而减弱了当时国际间的连绵战争,维 持了二、三十年大体上还算和平安定的局面,虽然最后苏秦还是在齐国被人行刺而 死,但是这个历史上的功绩,却不能不归之于苏秦的谋略。

生死之谜

可是,最近我听人说,又有新的出土资料,足以证明苏秦当时在齐国并没有被 刺死,可能只是受伤或是的装受伤,他是道道地地的功成身退,归隐去了。后来还 活到相当氏的岁数。

我是没有亲眼看到这些资料,到现在还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假如是真有其事, 那么我们对于苏秦的评价,还要高得多了。这样一来,范蠡的逃名归隐,虽然独步 于先,后来的这个苏秦也很高明,他使写历史的人,更并不清他的下落,岂不是比 范蠡逃名得更有趣,真不愧是鬼谷子的弟子了。后世道家的神话传说,当苏秦功成 名遂之后,便回去找他的老师鬼谷子,学道修仙去了。

不管如何,苏秦一生的作为,在历史文化上,很明显地可以看到,他是位非常 高明的豪杰之士,他既不想做英雄,当然也谈不到圣贤的作为。但也不能像过去学 者们的成见一样,只把他打入谋略家,好像他只懂得纵横捭阖的阴谋策略,完全忽 略了他对当时历史时代上,的确已经做到了挽救战乱危机而措置和平达二十多年的 贡献。有多少人的生命财产,都在他的一念卵翼之下而安享了天年。只要我们仔细 研究一下战国末期的战史,包括国际性、地方性的大小战争来看,便可知道过于轻 视苏秦的功劳,那也是很不公平的。

那么,为什么又说他不想作英雄呢?这很简单,在他后来左右逢源、摆布整个 国际天下在他指顾之间的时代,他没有一点野心,想走那三家分晋,或者田氏篡齐 的作为。就如他在燕国,以及他在赵国,受封为武安君那段时期,也没有过分地干 扰弱国之燕、赵的实际内政。再拿他得志回家,分财施人的作风,来对比研究,便 可想见苏秦书生本色的个性,的确有过人之处。

如果新近的传说属实,真有新出土的资料,证明苏秦后来是逃名隐遁了,又安 享余年,还活得不算太短的长寿。那么,就要对他高明的人生哲学观点另加评价了。 或者,在他经历上,对于人世间的历史哲学观点,确如范蠡他们一样,另有独到之 处。在这里,使我想起了明代苍雪大师一首题画诗的哲学意境:“松下无人一局残, 深山松子落棋盘。神仙更有神仙着,毕竟输赢下不完。”倘作如是观,那他岂不是 更神奇了吗?

再说,司马迁特别为苏秦写了一长篇的列传,不厌其详地为他记述合纵的情形, 也实在有他的深意存在。关于苏秦死后的传说,究竟如何?他也有点怀疑,只是资 料不足,不敢写得太过分。但是他对后世一般人对苏秦的看法,也不太同意。不过, 不能说得太明显,恐怕后来的人,不讲道义,只想学谋略,画虎不成反类犬,那就 不好。我们只要读一下他在《苏秦列传》最后的评语,便可知道了: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问 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 苏秦起间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 恶声焉。

我们在讲述《孟子》之前,花了不少时间来讨论孟子时代战国末期的情势,又 附带地多讲一段苏秦故事,用来衬托出孟子特立独行的立身处世的圣贤之道,究竟 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我们生当此时此地,现实世界的局势,就如春秋,就如战国,尽管时代有 不同,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形势都有不同,但在大经大法、大原则、大原理的变 化之际,国与国间,人与人间,古今中外,并无例外。所以特别提醒注意,希望年 轻的同学们,为国家的将来,为自己,都能花些精神,多去读《春秋》、《战国策》 这些书,只要能够善于读它,必定会有用的。的确是“其智有过人者”,例如苏秦、 张仪两位同学,故意制造了正反相妨,而又相辅相助的反复阴谋,便使整个天下, 在他们手里玩弄,使天下在他们手里安定。由此而知,今天世界上的故唱和平,实 力倡乱的反复阴谋等等,只要你真正懂得《战国策》的策眼,便可一觑看穿,不会 上当的。

同时,我们这次讲《孟子》,正好看看孟子与苏秦等人先后都见到的齐宣王、 魏襄王他们,当时的国势和他们的内政国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孟子要这样说,苏秦 和齐魏两国的王者,又要那样做,这是什么道理?在《孟子》本书上找不出相反的 资料,而在《史记》、《战国策》上,却可以找出一些道理来。所以我采用了这个 研究方法,不但不会使苏秦“独蒙恶声”,也可将《孟子》读得活活泼泼的,富有 生气,因而更能领略得亚圣之所以为亚圣也。

戊子三十六年,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摈秦,以苏秦为纵约长,并 相六国。

己丑三十七年,秦以齐魏之师伐赵,苏秦去赵,适燕纵约解。

壬辰四十年,宋公僵逐其君剔成而自立。

癸巳四十一年,秦张仪伐魏,取蒲阳,既而归之,魏尽入上郡,以谢秦,以仪 为相。

丙申四十四年,赵式灵王雍元年,是岁秦称王。

丁西四十五年,苏秦自燕奔齐。

戊戌四十六年,秦相张仪免,出相魏。

庚子四十八年,王崩子定立。

辛丑元年,卫更贬号日君。

壬寅二年,孟柯适齐。

癸卯三年,楚赵魏韩燕伐秦,攻函谷。

甲辰四年,苏秦已死,魏请成于秦,张仪归,后相秦。

乙已五年,秦代蜀,取之。

丙午六年,王崩,子延立是为赧王。

丁未元年,齐伐燕取之,醢子之,杀故燕君啥。

戊申二年,楚屈匀伐秦。

己酉三年,燕人立太子平为君。

庚戌四年,秦使张仪说楚、韩、齐、赵、燕、魏连横以事秦,秦君卒,诸侯复 合纵。

辛亥五年,秦张仪复出相魏。

壬子六年,张仪死,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癸丑七年,秦甘茂代韩宜阳。

经史合参

我们这次研究《孟子》,是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所谓“经”,就是《孟 子》七篇的本经。所谓“史”,就是指孟子所处的时代——如齐梁等国当时约略可 知的史料。除了《孟子》本经之外,同时配合战国当时相关的历史资料,来说明孟 子存心济世的精神所在。

过去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读《孟子》,往往觉得很枯燥乏味,只是为了传统的要 求,作教条式的信仰,填鸭式的记诵,或多或少,总存着不是绝对信服的心理。如 果把学力加上年龄,再加上对世事的经历和观察,慢慢到了年事老大,才会觉得孔 孟之学在人道的立场上,的确是有它圣之为圣的道理。但学力加年龄加阅历,说来 只是一句话,实际上却是一段漫长的路程,同时夹杂着许许多多的甘苦。所以我认 为针对现代情况的需要,用经史合参的方法来认识孟子,也许有很多方便。

讲到这里,顺便想起一个历史上有关孟子的故事,那就是明太祖朱元津的趣事。 朱元漳当了皇帝以后,大概也和我们年轻时的心情思想一样,非常讨厌孟子,他认 为称孟子为“亚圣”,把他的牌位供在圣庙里,实在不配,因此取消孟子配享圣庙 之位。晚年他的年事阅历多了,读到《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节, 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认为孟子果然不失为圣人,是亚圣,于是又恢复了孟子配享 圣庙之位。

这个故事表面看起来很可笑,蛮好玩,实际上也正好说明了我们研究孟子的中 心关键。同时也是英雄与圣人、王道与霸术分野的道理。

梁惠王的先世

现在我们手里拿的这本《孟子》,第一篇是《梁惠王》即孟子见梁惠王。关于 他们的对话,原文俱在,暂时搁在一边;我们现在先要把梁惠王当时的魏国情势, 作个简单的了解。

梁惠王便是魏惠王,因为他当时迁都到大梁(河南开封),所以一般习惯,又 称他为梁惠王。

战国时期的魏国,是和韩、赵两国一样,他们的祖先原来都是晋国的重臣。到 了春秋末期,在晋昭公之后,便衰弱到“六卿强,公室卑”的情势。魏国的祖先, 也是晋国后期的重臣——六卿之一的魏桓子,他和另外两家晋国的重臣韩康子、赵 襄子,共同阴谋灭了苟家的智伯以后,便三分其地而据以称强了。这个阶段,也正 是孔子的晚年时期。

跟着,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战国时期开始。魏国出了一位名王魏文侯,他是孔 子的名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子夏的学生,接受孔子经学的熏陶。孔子过后,子夏 讲学河西,便是这个时期的事。魏文侯另外还有一位高明的老师田子方。又向当时 有名的高士段干木谦虚请教,他和段干木是师友之间的交谊,有很好的感情。因此 他把魏国打好基础,变成战国初期的一个文化强国。在政治方面,他起用了历史上 有名的名臣西门豹,主管河内(今河北及陕西、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政治史 上内政修明的典范之治。

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武侯继起,在文化的成就上,当然比不上他的父亲, 但在武功上,则更强大。他用了历史上名将吴起,同时与韩、赵灭掉宗主国的晋国, 而三分其地。

魏武侯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干脆直接称王,叫魏惠王,也就是孟子所见的梁 惠王。

梁惠王当然比不上他的祖父魏文侯,而且也比不上他的父亲魏武侯。同时,他 所处的时代环境,比起他父亲、祖父的时代,又更复杂困难了,这也是事实。不过 历史上的名将孙武子的孙子———孙膜,打垮他同学庞涓的一场著名战争,那个庞 涓,便是魏惠王亲信的大将。在这以前,魏惠王也曾有过赫赫的战功,打败过韩国、 赵国、宋国。而且还能威胁到鲁、卫、宋、郑等国来朝,和他建交。同时也一度和 秦孝公在外交上建立短暂的和平。

商鞅和梁惠王

可是魏惠王在历史上,却有一件很滑稽的遗憾,也可以说是很滑稽的损失,那 便是把一个在他手里的人才,轻轻地漏过溜掉,使他后来在霸业的企图上吃了很大 的亏。这个人便是使秦国变法图强的商鞅。

商鞅,卫国人,所以也叫卫鞅,又叫公孙鞅,因为他的本族姓公孙。在当时宗 法封建的社会里,他是不受人尊敬重视的一个青年,因为他的生母不是元配,在宗 法社会里没有家族地位之故。

商鞅从小就爱好法家刑名之学。因为在他本国不得志,战国当时的国际之间, 又正是人才交互外流的时代,他便到魏国,作了魏国的辅相公叔痤的门下士。公叔 痤知道他有才具,还来不及向魏王推荐,他自己便生病快要死了。梁惠王去看公叔 痤的病,问他说:“假如你的病好不了,对我们的国家前途,有些什么话要吩咐?” 公叔痤说:“我的门客,有一个卫国的流亡青年公孙鞅,虽然年纪还轻,却是一个 奇才,希望你重用他,绝对信任他,接受他的意见。”梁惠王听了,门声不响,也 不表示意见。到临走的时候,公叔痤便叫所有的人退出去,又单独和梁惠王说: “如果你不肯用公孙鞅,便解决了他,不要叫他出境。”梁惠王听了只好点点头, 表示知道了。

梁惠王走了以后,公叔痤马上叫商鞅进来,对他说:“刚才惠王要我推荐我死 后的辅国人才,我推荐了你,他的意思不肯接受。我的立场,先有公,再有私。先 对国家贡献是事君之道,再来对你讲私话,是尽到我人臣之道以后,才来讲你我之 间的友道。”

这点要特别注意,在我们上古的历史文化里,尤其在春秋、战国之间,常有这 一类历史故事的例子,充分表示一个人的人格作风,对公对私的道义界别。表面看 起来好像很阴险,在说两面话。事实上他是光明磊落地说明对君道、臣道、友道之 间的各别立场,都须要有所交待,才是不负此心、不愧此心。如果说他是阴险,也 有阴险的道德,等于后世写的武打小说,明明要用暗器伤人,但在发出暗器的刹那, 还要公开叫一声“看打!”通知了以后,你能不能逃得过,就要看你自己的智慧和 本事了。

因此公叔痤便接着告诉了商鞅:“我的心,对公对私都要尽到最大的力。所以 我后来对惠王说,如果不用你,便杀掉你。他似乎同意了我的意见。你赶快想办法 走吧!迟了,就要完蛋。”商鞅听了,对公叔痤说:“你放心吧!他既然不肯听你 的话用我,哪里又肯听你的话杀我呢?”换句话说,商鞅了解梁惠王的心理,根本 没有把他商鞅这个人当一回事。所以他还是暂时留在魏国不走。

梁惠王从公叔痤的家里出来以后,便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公叔痤真是病得昏 了头,他叫我把国家大事交付给那个卫国来的流亡小子公孙鞅,那是多么荒谬的想 法!真是可悲之至!”

后来商鞅投奔到秦国,三次游说秦孝公,秦孝公接受了他的计划,变法图强, 富国强兵,奠下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过了两三年以后,商鞅又说动了秦 孝公,出兵打魏国,用诈术欺骗了魏国的前线指挥官魏公子印,打了胜仗,使魏国 割让了河西之地求和。才逼得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时候,梁惠王才深深悔恨自己当 时没有听信公叔痤的话。公孙鞅也因此而受秦国尊封为商君。所以后来通称他为商 鞅,便是由这个历史故事来的。

再过十年以后,秦孝公死了,他的儿子继位,也称惠王,这便是苏秦见过的秦 惠王。商鞅失了依靠,在秦国的政坛上失败得很惨,有造反叛变的嫌疑,因此又逃 亡到魏国,但被魏国拒绝了,最后走投无路,被秦国追捕回去,受车裂之刑而死。

虽然说历史上的因果报应,毫厘不爽。但魏国割地迁都这一幕,到底都是导自 梁惠王的失策,没有君子之度的领导长才,糊里糊涂地写下了历史上这一出滑稽剧 本,徒留后人扼腕长叹。

孟子见梁惠王,也便是梁惠王最悲愤难受的阶段。他与齐国一战,损失了大将 庞涓,同时太子申被掳。又与秦国一战,损失了公子印,割让了河西之地,迁都大 梁。实在是他心里最难过的时候,所以他想网罗礼聘外国的人才,例如在齐国闻名 的客卿驺衍、淳于髡等人,也都受过他的邀请。尤其他对驺衍的莅临,曾经亲自到 郊外去欢迎他,很隆重地待以上宾之礼。他是受到商鞅这一件事的刺激,很想找到 一个振作图强的能臣,来恢复他父祖的光荣局面,甚至能进而窥图霸业。

不管他是什么心理,也不管他是哪一类的领导人物,至少他当时的作法,的确 是有迫不及待的求才若渴的意图。

我们先了解了这些简略的历史资料,再来研究孟子见梁惠王的一段,才能找出 孟子学说思想的精彩所在,而不觉枯燥乏味。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