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姐姐、姐夫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出国游,目的地泰国。原以为区区一个小国游15天,回来肯定满是抱怨和牢骚,“什么破地方呀,又脏又乱,除了人妖就是购物”,这是我已经设计好的对白了,没想到回来后令我大吃一惊?“老姐,说说你们泰国游的感受呗。”我坏坏地笑着问道。怎么说呢,“也许我们没有去过其他国家吧,总之我觉得挺好”,“哪里最好,人妖?”我调侃道。“不是,是那里的人特别讲规矩。”讲规矩?老姐,好与时俱进呀,真的。你比如说,人行道上如果是红灯就算没一辆车,也没有一个人会走过,再比如,如果过马路有车,司机肯定会停下等行人走过,再比如,我们问路,虽然语言不通,他们会用手机输入英文问你去哪,然后送你到下一个路口。
其实,老姐说的种种,我也是能深刻感受到的,那种规规矩矩做人做事的态度渗透在社会的每个阶层,香港的出租车司机永远都是那么客客气气,不多话,不多事,有问有答;新加坡的服务员自动补位永远不慢待进店的每一位客人;北欧的咖啡馆内妈妈看着外面婴儿车上晒太阳的宝贝永远是那么安逸祥和。
是呀,讲规矩,纵观家里家外,身边的诸多是是非非不都是由此而引发的吗?先说夫妻关系吧:如果两人在一开始就懂得经营、懂得亲密有间,不要急着把你的变成我的,允许各自保留一些空间,互相尊重彼此的过去,互相善待对方的宠爱,永远清醒地知道,天底下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你不是公主,他也不是王子,两个平凡的主儿就互相多点包容吧,也许就不会那么快地分道扬镳。
再说婆媳关系:如果双方心里始终自知,婆婆不是亲妈,儿媳不是女儿,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凑一起不要马上就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的一切都与我相关,规规矩矩地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不越位,不干涉,老有老的自知,少有少的分寸,也许就不会那么快反目成仇。
还有职场关系:如果大家初入职场就学过,对上以敬、对下以慈的道理,不要那么急功近利、不要那么飞扬跋扈,做好你该做的事,管好该你管的人,别没事总对别人的领域指手画脚,不要既要、又要、也要、还要,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了。
其实,规矩感不光只适用于人际关系,更适用于儿童的基础教育。从小告诉他,驹走驹路、马走马路,驹如果走马路会怎样,马如果走驹路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赏识教育固然很重要,但在现如今这种4+2的体制下,难免出现赏识过头的情况,那就极容易教育出一代驹不知自己是驹,马以为个个是天马的怪物来……所以,从儿时教他们认清自己,告诉他你是谁,你爸爸、妈妈是谁,他们能帮你干什么,不能帮你干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你适合干什么,你能干什么;再问他,你想干什么,你想怎么实现?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好高骛远了。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从今天起,从我做起,不该问的不问,不该想的不想,不该做的不做,不该管的不管,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设计一条悦心从容的精致之路,在懂你的人群中尽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