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下”给为官不为者敲警钟

 圆角望 2016-03-30

    能上不能下,是困扰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期难题。中央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以来,全国各地持续跟进。近日,北京市拿出落地动作,印发具体《实施办法》廓清了在北京为官“能上能下”的具体情形。

    新陈代谢,是一个生命体保持旺盛活力的前提;一个政党,一个在大国长期执政的政党更是如此。疏通“能上能下”的渠道,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流动性,本质上是寻求人员与岗位的最佳匹配度,推动干部资源实现最优配置。通过系统性的规范,塑造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整个干部队伍的效能将得以最大化发挥。在这方面,北京作为首都,当有首善标准,树立首善意识。

    从现实情况看,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在“下”。北京此次的动作,一大指向便是对没能力、不合适的人喊出“下”的口令,将剑锋指向“为官不为”。近年来,从严治党步步推进,法律红线愈发清晰,制度笼子愈发紧密,“乱作为”势头有所收敛,“不作为”苗头却凸显出来。确实有那么一些人,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乍一看没什么太大过失或并无违法乱纪,较真一瞧却尸位素餐、无甚功劳。如此庸懒散拖浮,轻则贻误工作,阻碍干事者的上升通道,重则败坏党内风气,影响党的事业和发展前途。对这些“带病”在岗者就要毫不留情,该降职降职、该调整调整、该清理清理。

    恪尽职守是基本的职业素养,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任何一个岗位都不会欢迎混日子、吃闲饭的人。党的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同时又是引领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掌握着相当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更应在其位谋其政。当前,北京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呼唤想干事者、能干事者、干成事者。在京为官,来不得半点犹疑观望,必须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必须拿出前所未有的奋斗精神,为引领首都发展履好职尽好责。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接触中国共产党人,便断言中国的未来将掌握在这些人手中,因为他发现这些人身上有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和力量。80年过去,我们如今大力疏通“能下”渠道,归根到底就是要继续倒逼出那么一股“向上”的精气神。治庸治懒的过程,不仅是健全干部管理体制机制的过程,也是重塑干部队伍价值观、权力观、是非观的过程。明明白白地警示投机取巧、安逸享乐者“此路不通”,提醒胸怀理想、勤政为民者“舞台很大”,将从根子上引导大家自觉校正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把牢了、拧紧了,行为做派才不会漏风,也才能激发出踏实奋行的无穷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