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宝知多点:科研立项应该谨小慎微!

 puyunkai 2016-03-30
     科研立项,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前针对具体研究课题进行项目依据、资金、人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预期完成标准等进行设置、论证的第一道程序。这道首要的工序往往影响着以后的每一步工作,因而我们需要谨小慎微,仔细认真的进行规划、设置。那么科研立项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1.研究项目的意义:

研究的项目必须有意义,没有意义的项目不能去搞。项目意义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意义,也就是研究的方向或者说课题,在理论上是不要填补的空白,是不是有些突破,是不是有些创新;第二个是实践意义,我们企业文化研究分会研究的内容与实践联系比较多,与实践结合的比较多。也就是说,我们要围绕这两项内容,也是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论证一下立项的课题的意义是什么。


2.立论的依据:

什么是立论依据,就是出师得有名。立项没有科学依据,如果将来申报更高层的科研项目,也很难获得成功。依据可以是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领导人的讲话,也可以依据科学发展的趋势。


3.项目研究的内容:

我们企业文化研究分会的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围绕研究方向要设一个题目。题目设完之后,应确定研究内容,围绕这个题目要做一些文章。这个文章有开头有结尾,这就是项目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切忌不要和题目脱节,一定要围绕题目去展开。


4.预期达到的指标:

预期就是预测和期望。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指标;二是技术指标。经济指标是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为企业节省多少开支,节省多少成本,提供多少就业,获得多大利润。比如交货期能提前多少,生产周期能缩短多少。技术指标就是减少多少污染,生产率提高多少。

因此我们研究项目要对项目进行预期,即预测和期望,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交待。


5.预期成果提交的形式:

这是指我们这个项目最终提交的成果是什么样的。成果提交形式分这么几种:一是论文形式,它必须是公开发表的,必须有国家正式刊号的刊物;二是研究专著的形式,它也必须是公开出版的;第三是培养人才;第四是写一篇综合报告,即课题研究报告。


6.方案可行性论证:

我们研究课题必须有一套思路。可行性论证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有没有国内外可遵循的先例,就是说你要研究的东西国内外有没有可借鉴的例子;二是在技术上和信息上的支持是否可行,没有可靠的技术和信息支持,研究就无法实现;三是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怎样。


7.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有很多,从理论上、从实践上、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经济学角度讲,常用的有两个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8.进度的安排:
输入标题

科研进度的安排是有阶段性的。从时间上讲进度安排就是什么时间搞什么工作,做什么工作,不能是糊涂账。某个项目给了你之后,不是想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得有进度安排,什么时间做什么工作,什么时间解题,什么时间出论文,什么时间出专著,都要有一定期限。


9.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比如说打井,可能遇到沙岩,也可能遇到塌方,还可能遇到其它种种情况,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预见到。再比方说,资金问题需要解决,资金不够怎么办,解决方法是什么;某些历史资料收集有困难,怎么解决;有些资料上来后,数学方法和模型建立有问题;有些问题在计算上数据太大,如何计算,怎么办,都得有一套思路。


     立项依据的写作除了满足以上的内容之外,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的内容:
  • 题目要有新意,吸引人,既要概括主题,容易懂,又要有些少见的新词或缩写,调胃口。


  • 五千字左右,最多两页,不包括文献,行距字体大小适中。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一定要准确,甚至是中庸,绝不能偏激,不然不同意你的专家会带着逆反心理看你的标书。


  • 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研究意义,则必须说的声泪俱下。应该达到的境界是:连你自己都认为这个课题不做就没有天理。当然如果有实力,可以解决关键的科学性问题,那再好不过。然而课题意义不是最重要的,但常常被撰写得份量过重,课题总体构想、大体实施方案及可能的预期结果才是人们最关心的。


  • 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既要论述充分,写作又要简练,最多两页半(不算文献)。剔除所有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理论和概念,要舍得割肉才行。越简单,出错越少,专家不懂的越少(他们有时确实有知识盲点)。有人主张“要让评委看过之后,感叹您idea的精妙,却不太明白您的理论依据”,我认为在面上项目不太合适,在重点项目还可以。我赞同“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能欣赏”。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看不懂“,这份申请书很危险。


  • 立论依据要非常突出:理论性课题一定要有新观点,应用性一定要实用,与现有理论或方法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总之要让人感觉到有意义。


  • 一定要有可预见的成果,至少画一张大饼,但看上去要象真的才行。


  • 任何重要的论点都要有文献标注,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参考文献要新,最好是当年的。而且一定要引上Science、Nature、AnnualReviews系列杂志的近期文献,增加自己立论依据的权威性。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 一定多让本实验室的人修改,特别是中过基金的前辈,要改15遍以上才行。请外人修改时要“防人之心不可无”。


  • 标书的评委参差不齐,评审意见也差异悬殊。好的标书最容易受到高水平评委的赏识,只要你的题好,这些评委是好征服的。难就难在如何让水平差的评委通过你的标书。我认为除了运气好,少碰到一些这样的评委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看懂你的标书;他是看不下去的;第三就是实验设计在不失科学性、先进性的条件下,尽可能简单,千万别让他觉得你比他高很多,那样你死定了。所以一份好的标书是在高水平教授和低水平教授之间的平衡,写的非常玄妙的标书通常中不了。


来源:SCI科研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