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履拖发展史(东方红履拖大事记) ★1955年6月,成立底盘车间和装配车间筹备组。 ★1956年12月,第一装配厂的前身,即底盘和装配车间成立。 ★1957年12月,将底盘车间和装配车间合并为底盘装配车间。 ★1958年7月20日,极具象征意义的新中国第一台“东方红”履带拖拉机在这里诞生。 ★1970年9月,底盘装配分厂解体,原冲压车间改为冲压分厂,原底盘装配车间改为75装配分厂。 ★1980年,创下了年产24015台的历史最高纪录。 ★1984年3月,75装配分厂更名为装配一分厂。 ★1984年,实现履带拖拉机底盘部分二十项技术改造, 75型履带拖拉机获省优产品称号。 ★1989年,研制成功802K宽履带、低比压拖拉机。 ★1994年,确定了“短、平、快”的新产品开发原则,短短几年时间,开发出东方红75DTJ、802DT、802KT、802DB-1等10大类、19个型号的履带拖拉机。 ★1995年,东方红802RT橡胶履带推土机、802RTW橡胶履带推土挖掘机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1997年,更名为第一装配厂。 ★1997年,通过ISO9002质量贯标体系认证。 ★1998年9月,完成履带拖拉机总装配线技术改造。 ★2002年3月,东方红64S、80、100系列自行电站研制成功。 ★2002年12月,成立了液压机械工程部,开始涉足挖掘机领域。 ★2005年,整合了产品型谱,开发C系列产品,形成了40~60马力、70~90马力、100~130马力以及150马力以上的履带拖拉机系列平台。 ★2006年6月,东方红1302履带拖拉机投入批量生产。 ★2007年2月,东方红C1602履带拖拉机完成试制。 ★2007年10月,完成了75后桥分装线和末端线的技术改造,标志着70~130马力履带拖拉机后桥全部实现上线装配;完成了1002后桥壳体加工线技术改造,具备了年产3000台100~140马力履拖后桥壳体的能力。 ★2008年6月,完成了75~90马力后桥壳体加工线的柔性化改造,实现了75~90马力后桥壳体柔性化的生产,提高了后桥加工精度。 ★2008年10月,完成了东方红LHC30沙漠绿化车的样机生产。 ★2010年6月,东方红1402履带拖拉机投入批量生产。 ★2010年6月,完成了东方红1802E的样机生产,此机型采用扭杆减震系统、电控悬挂系统等高端技术,标志着一装厂已具备了新一代大马力履带拖拉机的生产制造能力。 ★2010年7月,东方红CF1304、东方红CF1404全架式农用轮式拖拉机样机试制完成,为一装厂开发了一个全新的产品领域。 ★2011年10月,LX904东方红半履带拖拉机样机试制完成。 ★2012年5月,YZDZ80-3直联型全液压电站投入批量生产。 ★2013年9月, CR2002橡胶履带拖拉机样机试制完成。与卡摩拉公司合作技术生产;最高车速30km/h;大功率差速转向机构,方向盘操纵;液压张紧,高寿命、无芯铁摩擦驱动橡胶履带行走系;电控悬挂系统,电子控制耕深;实现履拖技术平台升级。 ★2013年12月, 第二批100台YTO-C1402履带拖拉机发往乌兹别克斯坦,YTO-C1402履带拖拉机实现批量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