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珠手串的收藏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崔竣豪 2016-03-30

佛珠手串的收藏与保养有很大的讲究,一旦保养不好再好看的佛珠也会失去原来的光彩,下面佛珠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各种材质的佛珠如何保养注意事项

佛珠手串的收藏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一串佛珠拿在手中,首先注重的是保养,在收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特殊养护处理,方可放心入藏。佛珠的品质虽多,若依保养方法来看,计有宝玉石类、竹木果实类和象牙、犀角、珊瑚等有机类三大类别。一般来讲,宝玉石类最怕相互碰撞,行内人士讲玉器最怕“说话”,指的即是此理。宝石的硬度很高,而一般玉石的硬度则很低,二者若不注重保养,轻则磨花了,影响美观;重则会刮出伤痕,不可不注意。表面若有灰尘、污垢或油渍时,应先用软毛刷清洁,以温热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如果长时间存放,还应置于专用袋或囊内,并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竹木果实类佛珠的保养方法,需要十分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温度条件以20℃,相对湿度55%?60%为宜。温度过髙,会加快材料的化学和物理反应速率,容易干裂或脆化;湿度过高时,质材的水分含量增加,导致体积膨胀,微生物与害虫易于吸取材料的养分而大量繁殖。平日预防应先将器物上之微生物淸除干净,尔后可用蜂蜡、亚麻仁油等防水剂刷涂表面,以作保护。湿度过低对器物亦有损害,因竹木类材质为吸水性物质,原含有本身重量14%?15%的水分,如含水量低于比例,水分蒸发将会导致佛珠体积收缩,并受机械力的作用,而扭曲变形、开裂。除湿度外,强光线中的紫外线与蓝紫等色的可见光所产生的光解作用,也能够破坏竹木等物质组成分子间的结合链,改变分子结构,从而引起有害的化学变化;引起佛珠内部水分蒸散而逐渐老化、脆裂、扭曲、变形或毁坏。

竹木类佛珠表面附着的灰尘,可用驼毛刷或羊毛刷淸除。若竹木质地较坚实,如染污后,需以肥皂水或盐水淸洗,洗净后马上擦干,涂上擦光腊或亚麻仁油抛光。木珠应尽量避免水洗,以防木材吸水膨胀,应以湿布或选用淸洁剂来擦掉污垢。竹木佛珠若有裂纹不宜填物修补,以免裂纹加剧,如遇断裂或呈薄片开裂掀起,当用易干且具防水作用的硝酸纤维素胶粘结。缺失的部分,需要环氧基树脂掺木削或塑胶木屑充填,并修饰及涂装填补部位,使其与周围未修补部位的纹饰与色彩一致。

佛珠手串的收藏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象牙、犀角、珊瑚均属有机物,象牙、珊瑚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犀角为角质素,这些有机物制品十分脆弱,除了需要防止碰撞、拌落、火烧、浸水等人为损坏外,还要注意因长时期置于忽冷、忽热或过干、过湿气温以及较强光线环境里,受自然因素侵害而引起的褪色、开裂、脱片、变形、老朽以致粉碎等。

保存牙角类佛珠的温度以5℃?10℃偏低为佳,相对湿度55%?60%较为适当。温度升髙会加快有机物质的物理与化学反应,日久将促使佛珠开裂,造成老化及脆化;如湿度忽升忽降,也易对佛珠造成损坏。牙角类佛珠平时对湿度的升降变化尤为敏感,因其不仅自身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且具吸水性,会随外界湿度的升降而吸收或放出水分,令器物体积膨胀或收缩,湿度忽髙忽低、变化无常,器物就将因过度胀缩而龟裂或变形。最好的方法,是在储存处放置一杯清水。牙角类佛珠应置于软襄盒中,放些防蛀药块。如其表面粘结了灰尘,可用毛刷刷除,但如弄上了污迹、油垢则应以温肥皂水洗之,不可浸泡,洗后即擦干,以防佛珠起翘开裂。原已有龟裂,当用干洗液清洁,如酒精或三氯乙烷,将其涂刷于佛珠上,待溶液挥发后,可用抛光腊抛光,使其原有光亮得到恢复。象牙佛珠如变黄时,则不宜清洗或做漂白处理,因自然变色代表年份,且有古雅之意。

气候温湿加剧,可引起佛珠翘曲和龟裂,但随着气候情况的转变,有些裂缝或许会重新合拢,故不宜于缝内加填料修补,不然可能会使原有缝隙开裂扩大,或使其周围部位造成更多裂纹。牙角佛珠的开裂部位可用快干且适度的防水防热的硝酸纤维素胶粘结,这种合成胶适于修补精细部位,使用方便,而且容易被丙酮溶剂溶解洗除。佛珠的表层如有薄片开裂掀起及将脱落,可用PVA合成树脂注入开片之处,使其牢固结合。

佛珠手串的收藏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