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中学生给父母的十二条建议

 素颜之屋 2016-03-30



一位中学生在对父母的十二条建议中这样写道: 

1不要我要什么就满足我什么。其实有时我只是想知道我能得寸进尺到什么程度。 


2不要对我大喊大叫。你对我喊叫只会减少我对你的尊敬,同时也教会了我喊叫。 


3不要总是发号施令。假如你向我提出请求,而非发出命令,我会更心甘情愿地去做事。 


4请履行诺言。


5不要拿我和任何人比较,如果你认为我好于他人,有人会难过;如果你觉得我不如他人,难过的会是我。


6、不要一会儿让我做这,一会儿让我做那,使我无所适从。


7请让我自力更生,如果万事皆由你替我完成,那么我将来永远也学不会做事。


8不要在我面前说谎,也别要我为了你而说谎,这样会使我不再相信你的话。


9当你犯了错,请承认错误。你的行为也会教导我承认自己的错误。


10、当我向你讲述我的问题时,请试着理解并帮助我,爱我就要告诉我


11请象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我,虽然我们是一家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成为朋友。


12不要让我去做你自己不做的事。我永远不会做你让我做而自己却不做的事情。


其实处在中学时代的孩子期望父母能够像他们的朋友一样,家长朋友如果看到了这些建议又会怎么做呢?


很多父母对于如何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感到陌生,或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直到完全搞不懂孩子的时候才留意到,与孩子的沟通发生了问题。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听我的话不就是情感的沟通吗?其实并非这么简单,情感沟通是需要看到对方的心理需求,要懂对方。


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当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例如看电视)一边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孩子打个招呼,取得孩子谅解。 


二、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三、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发言。尊重孩子会使孩子尊重自己,教训常常带来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四、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五、家里的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但要分清楚,属于父母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不是父母的“父母”。)


做到了以上五点,相信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会越来越好,从而真正成为知心朋友。

当然,以上的方法只是方向性的,并非完整的情感沟通交流的方法,作为父母,不断的学习并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才能追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或者至少不要让孩子落下的太远,这才不至于让父母的角色当的太累。


NLP心灵治疗师

受大家欢迎的心理公号   微信号:nlpxinl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