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捕虫堇之后,感觉真的萌萌哒!喜欢食肉型植物的盆友应该了解它,捕虫堇也是大自然的小虫子捕手,但是对蚊子却没有吸引力,苍蝇之类的才是它的食物,但是可以搭配驱蚊草呀!真是相得益彰呀!(*^__^*) 嘻嘻……
 捕虫堇的艳丽花朵,易于招引昆虫,当飞来的昆虫落到叶片上时,就会被粘液粘住。
 捕虫堇品种多分布较广,种植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都喜欢明亮的光线,不能暴晒,怕热,多数需用碱性基质。




















11巨人捕虫堇

12墨兰捕虫堇

 因捕虫堇生长环境的不同,对盆土介质的要求差不多,要考虑品种的习性合理调配。
 例如:墨西哥捕虫堇为代表的种群多数生长在石灰岩山区,需采用碱性或者中性的基质配方,一般使用多种矿物质基质进行混合,也可填加少量有机质基质,如可用2份珍珠岩、2份蛭石、1份石膏、1份沙,1份椰糠或泥炭进行混合。
其它种群可使用酸性基质配方,如可用1份泥炭、1份珍珠岩进行混合。  使用低矿物质浓度的水源,不要直接用自来水,要放置几天,或者用雨水、井水之类,生长季节可保持基质较高湿度,适合采用盆垫底部供水,植株不宜经常喷水,以免冲淡叶片上的粘液。
有休眠习性的品种在冬季休眠期需停止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每周腰水(将盆浸在水盘中至盆腰的高度,直至看到盆表面土壤湿润才取回,浸约十五分钟)一次就足够,切勿从头顶而下般浇水,这样容易引致植物中央积水,因而引起烂心病。
当看到盆子表面的土壤干涸,就可以腰水。  捕虫堇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上,一般种植的环境都可以满足,无须特别加湿。
避免让土壤长期完全干燥,除非你想让它们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如果你是健忘型,用种兰花的网盆种植你的捕虫堇是个好方法,这些盆子是设计来保持土壤湿润而不会太湿。我用了这些网盆来种很多品种的捕虫堇,他们一直都能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生长适宜温度一般在20-30度,冬季可保持在2-10度,多数可在2-35度下存活,个别品种可承受0度的低温或38度的高温。  墨西哥等高山地区的品种喜欢日夜有较大的温差;温带种群以欧洲地区的品种为代表,生长适宜温度10-20度,多数可在0-25度下存活,个别品种可承受-3度的低温或30度的高温。
 捕虫堇喜欢明亮的光线,也能耐半阴,适合种植在窗台等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也可接受柔和阳光的照射,但须避免强光暴晒。
6施肥 在生长季节,可使用通用复合肥等稀释五千倍喷施叶面,每月1-2次。不宜投喂食物的方法提供养份,以免影响观赏性(高手忽略)。
 夏季高温容易烂茎,环境良好的通风、降温、较大的日夜温差都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一旦发现茎部已有部分腐烂,一般很难救治,可截取未感染的叶片进行叶插,以使它得到延续。  捕虫堇也会受到蜗牛的攻击,有时一夜之间会吃掉一大片叶子,小棵的植株甚至会只留下根茎,可使用罩子、水盘等把植株进行隔离,再等夜间“凶手”出没时将它侵获吧!
 一般小编觉得繁殖是一些养花老手的事情,但是我也是很乐于去尝试的,成功之后的成就感爆发呀!
 把整片叶子从母株上剥下,斜插或平放于洁净的基质上,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约2个月左右可长芽。
2分株: 有些品种的捕虫堇会在根茎部、叶缘端(P.primuliflora等)、匍匐茎(P.calyptrata、P.vallisnerifolia等)长出新芽,当长到足够大时,从母株上分离,单独栽培。
 以温带种群为主的一些品种,在冬季低温的刺激下,莲座状叶的基部会长出一些珠芽,俗称冬芽。
等珠芽成熟后会脱落,这时可将它取出,底部朝下轻轻压入洁净的基质表面,等春季气温回暖的时候会长出新芽。  一般捕虫堇都需要进行异花授粉才能结种,可选择开花两天左右的花朵,用牙签等器具粘上花粉后涂抹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如授粉成功后一般1-2个月蒴果成熟开裂,散出细小的种子。
 播种时可直接撒于洁净的基质表面,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约一个月发芽。
 一些温带种群的种子需要冷藏一个冬季才会发芽,也可在冰箱冷藏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