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徽宗赵佶的真身竟然隐藏在此幅画作之中

 激扬文字 2016-03-30

宋徽宗赵佶的真身竟然隐藏在此幅画作之中《听琴图》,北宋,轴,绢本设色,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目前学术界关于此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是否为‘代笔’问题”,对画中主体人物身份的探讨较少。

20世纪以来对《听琴图》主题人物身份的研究主要以杨新、郑珉中、丁羲元三家为代表。

宋徽宗赵佶的真身竟然隐藏在此幅画作之中

柳鸦芦雁图

杨新在《<听琴图>里画的道士是谁?》中对画面进行全面了分析,认为主人公作道士打扮、却又在一个高级的园庭里,说明他不是山林中人物;并且画面中一切人物、布景都是为了烘托主人公,这表示主人公有着的崇高地位。

宋徽宗赵佶的真身竟然隐藏在此幅画作之中

池塘秋晚图

坐着听琴的二人,其装扮显示出是高级的在朝文职官员,而他们却那样地谦恭肃静,烘托出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另外杨新还把清宫旧藏《南薰殿历代帝王像》与弹琴者的面貌比较,认为后者“圆圆的脸、平平的眉、修修的胡须”与前者“真如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并且宋徽宗赵佶十分崇信道教,常以“教主道君皇帝”自称,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道士的摸样”也不足为奇。由此他断定“弹琴者就是宋徽宗赵佶是毫无疑问的”。

宋徽宗赵佶的真身竟然隐藏在此幅画作之中

芙蓉锦鸡图

而郑珉中在《读有关宋徽宗画艺文著的点滴体会》中通过《历代帝王像》中宋徽宗赵佶像与《听琴图》中弹琴者的比较,断定两图人物并不相似,前者“双目较平,双眉有略向下垂之势”,后者“眉目却是画的向上飞扬”。 本人并没有搜集到《南薰殿历代帝王像》中宋徽宗画像,故无法做出判断。不过,宋徽宗及其画院是非常重视写真的。

宋徽宗赵佶的真身竟然隐藏在此幅画作之中

杏花鹦鹉图

郑珉中还认为任何人对于赵佶来说都是“不屑一画的臣民”,“只有为他所信仰的、超然世外的道家方是他可以描绘的对象”,弹琴者是赵佶虚拟的道人,并且“以他平素正座的习惯将道人放在正中的位置上。至于两位衣冠齐楚的听琴之客,则不过是徽宗皇帝平常司空见惯的臣下之装束而已”。由此断定《听琴图》主题及弹琴者不过是赵佶崇道观念的反应而已。此说法使得对《听琴图》人物身份的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即《听琴图》中的人物可能不是真实中的人,而只是国家的一种虚构。

宋徽宗赵佶的真身竟然隐藏在此幅画作之中

瑞鹤图

从现存的赵佶真笔《柳鸦芦雁图》﹑《琵琶山鸟图》﹑《池塘秋晚图》﹑《竹琴图》和代笔《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琴图》、《杏花鹦鹉图》等传世作品看,多是描绘现实生活的题材。即使是所绘《瑞鹤图》有几分表达祥瑞飘仙之意,但飞鹤下面仍是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宋徽宗赵佶艺术极少反映出他的宗教情结,很少有虚构的色彩,往往是强调描绘的真实性。

宋徽宗赵佶的真身竟然隐藏在此幅画作之中

琵琶山鸟图

丁羲元先生从道学、风水等角度分析弹琴者应为宋徽宗,红绿衣大臣为蔡京父子。

由于佐证材料的匮乏,画面中主体人物的身份还有待于更多的资料证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