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作欣赏(沈周《东庄图册》王羲之《奉橘帖》、《何如帖》、《平安帖》)

 无尤轩主 2016-03-31


为了创造优质的学习条件,本公众号将每周在名作欣赏板块提供高清晰历代名画的原图下载,同时也会扫描近现代名家作品分享,以便于使本专业同学与广大道友欣赏与临习画作的每一个细节。(注:文章底部有具体下载方法)


在公众号内回复:第五期名作欣赏便可获取本期名作下载地址。






明 沈周 东庄图册 纸本设色高28.6厘米宽3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全册画面二十一开,分别为:振衣冈、麦山、耕息轩、朱樱径、竹田、果林、北港、稻畦、续古堂、知乐亭、全真馆、曲池、东城、桑州、艇子洴、鹤洞、拙修庵、菱豪、西谿、南港、折桂桥

册前有王文治、张崟、潘弈隽、孙尔准、顾鹤、罗文池等人题跋十五页。

此画描绘其师吴宽家的庭园景色。吴宽官至礼部尚书,是沈周的老师和挚友,多有诗文唱和。东庄是吴宽的庄园,也是江南士大夫经常聚会、吟诗、品茗的地方。后人盛赞沈周的《东庄图册》,“观其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奇绝,笔法复纵宕,虽李龙眠山庄图、鸿乙草堂图不多让也。”

东庄系沈周密友吴宽之父孟融所居的庄园。 《东庄图》画的就是吴宽家东庄中的景色,原二十四帧,明万历时已失三帧,现存二十一帧。此册画法严谨精到,用笔圆厚,设色浓丽,是沈氏中年所作,为其传世作品中的佼佼者。册中画作均无款印,对幅有李应桢小篆书景名。后有董其昌、王文治、张崟、罗文池、潘奕隽、李宗瀚等十一人题跋。收藏印记有“吴伯荣氏”、 “张则之”、“曾藏潘健盦处”、 “虚斋至精之品”等。《须静斋云烟过眼录》、 《虚斋名回录》均有著录。此图‘湾清溪,茅屋隐隐约约,掩映在疏林修竹之间,前景的山坡蜿蜒曲折;皴擦点染,一方面是书法用笔及其平面构成法的展示,醇厚苍劲的笔墨,宽博伟岸的布局,另一方面是层叠渐进的空间意识的体现,错落穿插、润泽深茂的写实之风油然可见。整幅作品极富诗情画意和笔墨趣味。观此图,再读题跋评语,董其昌 “观其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奇绝,笔法复纵容,虽李龙眠山庄图、鸿乙草堂图不多让也。”王文治: “此石翁动心骇魂之作,荟萃唐宋元人菁华,而以搏象之全力赴之。”顾鹤庆: “此册蕴藉骀宕,全以韵胜,脱尽先生平时峭厉本色。”这些赞誉之词,可以说沈周当之无愧。


《奉橘帖》、《何如帖》、《平安帖》王羲之 东晋 唐代摹搨 纵24.7厘米,横46.8厘米

《平安帖》

原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注:帖文部分字迹残损,释文根据《王羲之志(附王献之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补出。

用笔:《平安帖》用笔峻利,沉著潇洒,俊宕清健,体势丰满,尤其是尖笔的起讫牵带,丰富多变,饱满完整,实为行书楷则。

造型:明项穆云:“天圆地方,群类象形,圣人作则,制为规矩。…‥古今论书,独推魏晋,然晋人风气,疏宕不羁。右军多优,体裁独妙。”在王羲之行书的字里行间,能感到静谧、和谐、清逸之气。

《何如帖》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大意:王羲之告:不知阁下身体近来又怎样?(此事)等待一段时间再奉告。由于我身体受寒不适而无可奈何,(此事)探究后再告知。羲之告。

《何如帖》笔画清劲,雅静宜人。整篇作品气息静谧婉丽,无一丝渣尘。用笔练达爽峻,如铁削泥,显示出一种肯定与从容的意态。线条虽细,但筋、骨、血、肉无一不全。用笔多有侧锋,然并无扁薄之病。结体秀长飘逸,已完全脱去隶书的痕迹。简远、高贵、不激不厉的魏晋风度于《何如帖》表露无遗。

《奉橘帖》

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大意: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

《奉橘帖》虽聊聊数字,但各各不同,有的方折,峻棱毕现,有的圆转,圭角不露,视若轻盈,实则厚实,墨色湛润,神闲态浓,中锋、侧锋并用,聊聊数字,令人回味无穷。


高清图下载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