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红莉|添色木芙蓉(10.12.25)

 清风共明月 2016-03-31
远望,她像棉桃里开出的花;近看,则似牡丹,花蕊翻卷,层层叠叠,相依相偎,舍不得分开,既绵软,又稍有厚重之气。现在是晚秋了,却似乎不见寒凉的意思。正午,人,行走在外,微风,拂面,拂发,拂裸露于外的双臂,滑爽,轻盈,让人有恍惚的误会。——再看路边那花,似盛春之景。
  查了一下词典,原来她叫木芙蓉,与木槿、扶桑同属一科。但她跟木槿又有所不同。后者似乎一年四季都在绽放,各有白、紫、黄系列,在路边,覆满尘埃,像闺楼小姐落了难,一身华服徒奈辗转沉疴负重,竟敌不过火房丫头青布粗褂的干净明媚。她不是,年深日久矜持着,华叶满盖,郁郁葱葱,到了晚秋,才突然发了狠,一朵一朵醒过来,醒来秋风里,醒在落日桥畔。
  我每天经过的桐城路桥,桥畔就植有四株。这几日,芙蓉新绽,整座桥也都相应地受到感染一般地醒过来。她开得格外低调,三杯两杯淡盏,不敌晚来风急……这几天,那些花朵好像突然被人叫住,怔在那里,也还有了自省的味道,更像一个人说着话,当四面人声皆寂,忽然不好意思起来,就把到嘴边的句子一把给抹了回去。然后低下头来,陷入到些微的惶恐中。木芙蓉也担得起这个名声。
  始终是隐在华叶满盖里,一年比一年美。合肥的这座桐城路桥,有点来历,人们曾经把它叫作“赤阑桥”。
  我居合肥这几年,在赤阑桥上走过多少来回,到底意难平。有时我骑在电车上,把头歪昂着四处张望,大钟楼的影尖,朱红的亭轩,葱茏如盖的树木,浩荡的风,尽揽眼底,径直有那么一点啸歌的意思在里头。不过,那也是一闪念的恍惚,我不动声色,比较强势地把满腔情怀一把摁住,拽到心里面去,然后,带着一个平庸的人的神色汇聚到车流中……
  实则,赤阑桥畔,是观落日的最佳所在,如今的晚秋,四株木芙蓉伴于桥畔,静静开在落日下,就有了宋词的恍惚了。桥在俗世生活里充当的,不过是过渡的角色,自此岸到彼岸,有通达之意。但桥在文字的审美里,它纯粹就是一个道具,跟亭台楼榭相若,是风景,也是人心的调剂,是曲径通幽,也似作文笔法里讲求的隐与曲。有了它,风神方能立得起来。说白了,桥就是立意的意。
  话说到开头。——木芙蓉作为一种有格的花,没少被文人骚客歌颂落墨。我最喜崔橹的一首,其中一句: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像做人到了一个台阶上,非常的骄傲——只向深山僻处开,你再喊,它都不现,不屑。人,应该这样,只向深山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