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地震,我们的认识误区丨科通社

 青木森森 2016-03-31

  对于地震,虽然它不再陌生,但是它依旧神秘,对它的认识我们还存在着很多误区;而在震后救灾方面,由于多方面误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救灾的效率与效果。


 

  逃生的误区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如果科学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避震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的生命或者避免受到伤害,但是在现实中,地震发生时,惊慌失措的人们没有科学选择避震举措,从而加大了伤亡的发生,而部分误传的方法甚至会让伤亡变得更加严重。


  “生命三角求生法”不靠谱


  在所有的避震误区中,“生命三角求生法”是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上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称地震来时,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位置躲藏,例如地震发生时在床上的则要翻身下床趴在床边,在室内活动的人要到桌子、冰箱、沙发旁蹲下等,理由是当倒塌物压到这些物件上时,三角形的空间可以让人幸存或减少伤害。

  但一些地震学专家认为, “生命三角求生法”并不靠谱。因为房屋受到地震波袭击时,可能发生各个方向上的平晃,而其坍塌也分成房顶平塌、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向下弯折几种。在观察地震废墟时,尽管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不过,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发生的方向,也就无法知道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三角“求生空间”。


  地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对记者表示,这种“生命三角”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伪命题,因为床、桌子、汽车等一些原本你指望用来支撑“三角”的支撑物在地震中可能很快就倒下、被压扁或者滑到他处了。另外,在“生命三角”形成之前,你可能早就被飞来的各种杂物砸伤。


  黄金12秒如何科学避震?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地震逃生与救援培训教官何红卫表示,一般说来,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不会马上倒塌,要间隔10多秒左右才有可能发生。所以地震救援领域也存在着“黄金12秒”的说法。

  统计发现,地震发生时,在一楼和二楼的人只要充分利用“黄金12秒”,绝大部分都能够逃到室外远离建筑物的空地上。而对三楼及三楼以上人的外逃就不是一种有利的选择方式。

  “在救援中,有些三楼以上人外逃躲地震,容易在楼梯上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是死亡,楼梯是建筑物中地震时最薄弱的地方,那里的风险更大。而利用电梯同样也是非常危险的逃生行为,因为在地震中,电梯很容易就毁坏了。” 何红卫说,对三楼及以上楼层的人来说,就地选择躲避地震是最可行的方式。

  在躲避地震时,随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以选择躲在抗压能力强的桌子下面,也可以用靠垫护住头部,不要靠近外墙,外墙比较脆弱,容易垮塌。

  不过何红卫也表示,利用房屋里墙的三角区域,倒是避险时一个比较安全的选择,因为就是房屋垮塌,这里一般也会留下让人能够生存的空间。

  许绍燮则告诉记者,在地震中,房屋的空间越小,其安全性越高,因此也可以将卫生间作为作为避难的场所,并且卫生间有水,关键时刻还能维持生命。但是,如果卫生间在外墙位置,则不在此列。另外,虽然厨房也是较小的空间,并且有水,但是一般厨房中都有煤气,在厨房中避震则会更加危险。


  救援的误区


  地震发生以后,救灾是压倒一切的要务,但是根据多次地震救灾经验的总结,在救灾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很大的误区。


  震源以及领导和媒体关注的地方受灾最严重?


  地震发生时,震源垂直上方区域是地震破坏力最强的地方,因此地震发生之时监测出震源位置至关重要,它将为救灾提供指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震源上方垂直位置有时并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附近人口更密集的地方常常受灾更严重,有时就是震源位置受灾严重,也不能忽视其他地方受灾可能更为严重。

  地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对记者表示,大型地震发生时,除了大事件,往往在其两边延长的断裂带上还有子事件的发生,而很多时候,子事件也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地震救灾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人常常会以为只有领导人和媒体去得最多的地方才是地震最严重的地方。其实有时社会公众能看到的重灾区,都只是媒体和官员最容易抵达的地方,而在他们视线之外的地方,受灾有可能更严重。


  越快赶往灾区就越好?


  地震发生以后,时间就是生命。现在很多人往往也将政府在震后多快的时间内能够赶往灾区作为政府救灾能力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旧。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将速度和效率混在了一起。

  地震发生之初,哪里是震中,哪里受灾最严重,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就盲目派出大量部队和救援人员,有时会造成方向性的错误。例如,在汶川地震时,当地震局监测到震中在映秀镇时,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那里,最开始大量搜救人员也都集中赶往映秀镇,但是外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伤亡最惨重的是在北川县城。因此地震以后,尽快搞到准确的受灾信息比先派大部队更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统筹安排,提高救援效率。


  救人重速度,但是忽视科学方法


  在地震受伤人员的救治上,伤员被救时间越早,死亡越少,这是震后救援的一个基本常识。但是快必须要讲究科学与方法。否则救人越快,产生的副作用越大。

  例如有些人盲目求快,但是没有使用正确的挖掘和救治措施,从而使一些本来可以抢救的伤员失去生命,一些轻伤员也变成了重伤员。按照要求,绝对不能用力拉脊柱伤者或者让其脊柱弯曲。另外,对这些人在搬动过程中切忌采用横抱、“一人抬胳膊一人抬脚”等方式,因为这可导致骨折的脊柱对脊髓造成损伤,继而致使伤者截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怀疑有颈椎骨折时还应立即用颈托固定。如果伤者所处地形无法使用担架,也应尽量将伤者“背朝上抬出来”或一人托腰部以避免腰部突然弯曲。


  有一些受到挤压的地震幸存者在刚刚获救时,很多人精神状态还很好,有的甚至还能行走,但是如果受挤压严重,就是没有外伤,没有医生在场急救的话,这样的人就可能发生挤压综合征,严重者甚至还会死亡。因此,对于受到严重挤压的地震幸存者,急着救助出来往往并不是最佳方式,必须要有专业急救人员在现场进行处理。

  另外,盲目动用大型挖掘设备,无法听到废墟下幸存者的呼救或者动静,也会导致其意外死亡或者受伤更严重。正确的方式是先用搜救犬或者探测设备发现幸存者的信息,发现有人后,首先通过缝隙或者打孔的方式给予其水、食物或者必要的治疗,然后再挖掘救治。

  地震伤员一般以机械性损伤为主,但是除此以外,常常还有火灾、水灾、化学毒物泄漏等次生灾害,或者续发灾害导致的烧伤、淹溺、化学品灼伤、中毒及其他伤病,有时其他伤病甚至会成为主要伤害。而在寒冷的冬天发生地震,灾民无家可归,往往冻伤、伤寒感冒就会成为主要伤病,另外在夏天发生地震时,因为环境污染和尸体腐烂,甚至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因此,救援时必须要根据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灾情,尤其是次生和续发性灾害所导致的伤病,充分做好救治准备。夏天或者其他较热的天气时还必须要做好防疫准备。


  志愿者盲目涌入灾区


  很多次地震后,由于没有统筹,信息不畅通,导致灾区甚至出现了志愿者比受灾者更多的局面,而志愿者的吃喝住宿则成了新的负担,导致“天灾”变成了“人灾”。

  在另外一个方面,由于有些志愿者没有接受任何震后救灾培训,几乎没有任何救灾经验,仅凭一腔热血就进入灾区,结果进入灾区以后找不到北,自己倒成了被救助的对象。

  另外,很多志愿者、民间机构在地震救灾过程中不和政府合作与打交道。其实,在救灾中,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无论在任何国家,政府在基础信息、机械装备、动员能力等方面,都是民间机构不可能比拟的。民间机构若要提升救援的效率,还是得尽量获取政府的支持。而广大志愿者,更是要听从政府的统一调度和安排,才会让自己的救援发挥出很大的效率,从而避免盲目涌入灾区或者成为负担的局面。



  当然,政府也急需改进官办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并应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整合信息,并与各大民间机构联络对接。政府也有义务给民间机构和广大志愿者提供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平台和衔接机制,从而让民间救援发挥出很大的效率。


  忽视地震次生灾害


  大型地震之后,常常伴随着长期的次生灾害,尤其是在山区发生大型地震,次生灾害就会更加严重。但是在很多时候,次生灾害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芦山地震以后,在救灾的同时,必须要关注该地及附近区域的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率先进行相关分析和评估,并做好应对次生灾害的办法,及时监测和预警,将损失降到最小。


  食品防疫的误区


  在灾情发生后,媒体上报道最多的肯定是抢险和救治伤员的新闻,镜头当中穿白大褂的都是在抢救生命,而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很少成为报道对象,这给公众造成了一个印象,即食品和卫生是小事,不会成大问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急与监督技术部研究员、副主任计融认为,地震之后第一时间看不到防疫人员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救人是第一位的,卫生队伍中首先出现的肯定是临床医生,但救人有个急重期,比如黄金72小时,过了72小时就要转到关注灾民的居住状态上。在历史上,大灾之后很容易出现大疫,而且这些大疫所造成的人员损伤甚至会超过灾害本身。

  灾区救援是个复杂的过程,也是社会各方面的联合行动,其中很多环节都是交叉的,对卫生防疫来说,控制重点包括公共卫生、环境、食品安全、水源及个人卫生问题,如果没有控制这些关键点,可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

  计融曾经参加过98抗洪、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他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灾后卫生防疫都有规范化的文件,而各个国家的政府也会对救援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事实上,每次救灾抢险队伍后面都会跟进很强的防疫队伍,由于相关措施到位,中国近年来的几次灾害都没有发生大的疫情,甚至是没有疫情。

  灾区往往是一大片区域,每个地方的情况都有不同,卫生防疫队伍会对现场做快速评估。比如有没有水,卫生状态怎么样,会不会发生大的疫情,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列出来的,提醒大家注意。后面会不断评估,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计融认为,卫生防疫工作相对复杂一点,需要专业知识。对于综合防控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哪个系统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供水的继续供水,管水的继续管水,负责食品安全的,平时怎么储藏、怎么防雨、怎么索证索票、怎么防虫,还是要坚持这些方案。他也特别提醒赴灾区的救援队伍和志愿者,他们所面临的食品卫生风险和灾区群众是一样的,要注意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同时按操作规范来做,有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心理疏导的误区


  在震后救援中,及时安慰关怀和帮助幸存者,给他们必要的心理救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但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瑞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研究员暨北京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霞等心理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不注重科学的方法,往往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一些幸存者不领情别人的帮助,有的甚至还会反感、拒绝来自他人的帮助。


  安慰语言表达方式不恰当


  地震刚刚发生时,看到亲人遇难,幸存者痛不欲生,安慰者让其不要伤心、不要哭泣,还有社会及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其实这些都无法取代遇难者在幸存者心中的地位;不知具体情况就肯定地告诉对方家人安全,或者答应对方一定帮助他找到失散的亲人,给他极强的心理预期,这样一旦不能兑现,对其心理伤害更大。

  因此,看到痛哭者,不要轻易劝止,让其痛哭,这是一种很好的发泄和疏解压力的方式,救助者可以拉着对方的手,年长者甚至可以拥抱对方,抚摸或者轻拍其后背,在这种情况下,亲密接触有时是最好的方式;不要试图以他人的关心代替其失去亲人的痛苦,亲人始终是无法取代的;不要盲目给受害者心理预期,尽量告知对方亲属的实情,不要许诺一定帮助其找到;对于生命垂危者,有时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撒善意的谎。


  反复扒开受害者伤口


  媒体记者、心理援助人员通常会要求地震受害者回忆当时的情形,反复扒开其心理伤口。另外在地震初期,专业心理救援人员在对严重地震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援助时一般都使用“暴露疗法”,即让受害者述说地震情形和痛苦,释放自己的压力,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没有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同一个受害者被多拨专业心理援助者实施“暴露疗法”,造成“暴露疗法”过度,心理伤害反复被撕裂。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反感这种心理援助。

  对严重地震心理障碍患者,媒体记者要少打扰,不要一拨又一拨让其重复地震经历,对于不愿回忆现场情景的人,一定不要强作要求;专业心理援助人员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严重心理患者实施心理救援,一人对一个患者。另外这样的群体心理救援应该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暴露疗法”。第二阶段是对其实施“行动疗法”,引导、建议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地震救灾工作,可以舒缓其压力和痛苦。第三阶段是“意义疗法”,让其认识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不要光想着解脱自己的痛苦,要认识到自己还需要承担的责任。


  施救者以强者姿态出现


  有的帮助者、援助者在对地震幸存者进行帮助时,无论是在穿着打扮、说话和做事方式时都给人感觉是一种强者的姿态,让受助者感到自己是受人怜悯、可怜的对象。这让一些受助者就会对他人的援助产生反感,甚至是拒绝援助。

  其实,不管是谁,在对地震幸存者进行帮助时,一定要保持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态度,要引导其自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够救自己。同时,对于震后出现的孤儿,应该按照对待正常人的心理抚养和对待他们,并予以严格要求,不纵容,不溺爱。


  地震科普,为何总从零开始?


  没有发生地震的时候,时不时有人会被地震谣言蛊惑,地震发生时,由于不懂科学逃生及避险,大幅增加了人员的伤亡,而在平时,强烈的防震意识依旧还没有深入民众的头脑。

  而这一切,意味着我国的地震科普依旧要从零开始。


  一些地震教育主要是象征意义


  “当前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缺乏针对地震的危机教育,广大普通民众对地震并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缺乏地震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的学习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一个地方发生大级别的地震,就会造成异常严重的后果。”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孙进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在很多城市,每年时不时有一些社区、学校或者其他一些单位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和地震救援、逃生的有关演练,但是一般都是在科普日等一些特定的日期才这样做,平时则很难看到这样的普及。

  “目前我们在科普日进行的一些地震教育,其主要是象征意义,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孙进忠表示,实际上,要很好地对民众进行地震教育,就是要让地震教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成日常的事情来做。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荆曾经在日本东京都和神奈川县留学11年,日本的地震应急避难演习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在日本,教育系统一直有旨在教育青少年防备地震的应急避险和逃生演习,在每一座幼儿园和小学、中学里,每个学期都要至少进行一次。并且在每次举行演习之前,老师都会十分严肃而详细地讲解地震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和避险、逃生时的注意事项,另外演习的每个环节,也都尽可能模拟“地震来临”的紧张气氛。由于长期坚持地震防灾演练,绝大部分日本国民在学生时代就有了良好的地震救援与逃生意识。等到他们成年,依旧会保持这样的意识习惯。


  演习要真实


  目前国内学校的一些地震演练和日本仍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张荆说,尽管国内的一些学校有时也会组织一些地震演习,但是演习时,往往很少向学生们说明演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们不容易紧张起来,令演习难以做到“拟真”,甚至成为学生们眼中的一项新游戏,很多人在演习过程中也是嘻嘻哈哈,因此往往很难达到应用的效果。

  张荆表示,在日本,由于演习逼真,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的12年间,日本的青少年每年都能“亲历”地震,并感受到被保护的安宁感,到成年时,便不会再对地震感到恐惧。

  不仅如此,按照日本的有关规定,无论是防灾演习还是地震真正来临,教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发出“隐蔽”或“撤离”的指令;教师有责任等待全班的学生都隐蔽(或撤离)之后,再设法保存自身。这种牺牲精神会让学生有被保护的感觉,当他们成年并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会承袭这种精神去保护其他人。

  而在学校定期组织针对地震的避险和逃生演习之外,日本由各个城市的消防队管理的地震模拟车,也承担起了帮助青少年和成年人复习这些技能的责任。这种模拟车一般都是在车厢里营造一个近似居室的场景,让人们在其中体验地震。每逢节假日,这些地震模拟车几乎都会出动,停放在公园空地、商厦门前或是其他人流密集的场所,全天供人们体验地震。并且模拟车每次启动之前,随车的消防队员,都会向所有观众介绍地震中的自护方法;体验结束之后,消防队员会仔细讲评每位体验者在“地震”中的表现,让在旁边观看的人也一样能受到教育。


  地震救援与逃生培训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何红卫表示,地震中很多死于非命的人如果平时进行一些地震救援训练,或许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但是目前国内的情况却很让人忧虑。“很多人没有地震时的防护和救援意识,地震来了大家都不知所措。”何红卫说。

  中国地震局现场评估专家贾群林表示,他们曾进行过统计,在地震发生以后,逃生出来的人员中,有高达97%的都是在自救或者互救中逃生出来的,而真正能够被救援队救出来的人只有3%左右。贾群林告诉记者,自汶川大地震以后,我们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对普通人地震救援培训的重要性,目前全国很多中小学都已经开始进行地震安全教育。

  “地震救援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进行逃生技巧和救援技能方面的培训,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地震发生后,就可以迅速进行逃生或者展开营救;另外,要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在地震这样的巨大灾害面前,人们常常感到惊恐并且惊慌失措,如果提前有相关的心理训练,他们就要镇定得多,而这也将会增加地震后的逃生机会。”贾群林说。


  建筑规划要科学


  “在将来,在进行相关城市规划和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断裂带的分布和走向,一定要科学地规划。”孙进忠表示,一般而言建筑物建在断裂带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活动断裂带两侧的一定范围内都不能规划重要建筑,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将重要或者大型建筑跨建在断裂带上。

  孙进忠表示,现在房地产开发商等,在进行相关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到地震断裂带的分布,购房者在购置房产时最好也要予以考虑。而对其进行地震科普,提高人们的防患意识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文节选自《科技生活》周刊,编辑/颜润泽。欢迎个人转发,机构转载须得到授权。合作联系微信:科通社)

 欧阳自远院士推荐值得一读的科普书

 过度医疗,并非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小南海之困:与珍稀鱼类的生死“博弈”

 《实测告诉你:高压电附近究竟有没有辐射

 《每月“科学”流言榜3月榜单》


科学通讯社科通社 scipress)

提供每日新鲜科学与生活资讯

组织各类有趣活动


主办:北京科技报社|北科传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