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山水画大讲堂 山石画法(八)

 xumanxun 2016-03-31
    此山之轮廓也。勾一遍,皴之半。勾一遍,己得皴之半矣。此后照石文略皴数笔,便有眉眼。

正面山如大人,望之俨然声色不动。

群山一丛,如列辟朝君之象。

《秋高图》 作者 张建文 68x68厘米

一遍者,笔宜燥,燥则灵活。山有头、有面、有背、有脊、有肩、有腰、有足。
   高出为头,向望为面,反面为背,联络为脊,傍起为肩,中路为腰,两分为足。
   勾一遍,谓之轮廓,轮廓之內缕缕分者,谓之石文,石文之后,然后加皴。


《山水画》 作者 张建文 160x120厘米
   山无石,则无脉络,
石无山,则无包含。

   纯山无石为堆,纯石无山为髑髅。石面宜白,不白则与山无分矣。石上不生草木,故曰;土面非草即苔,故宜染墨。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判其黑。

 《青山遇雨浓》   作者   张建文  180x95厘米

画山水,发挥天地之形容,蕴籍圣贤之艺业。如山主静,画时心亦要沉静,立稿时须凝神澄虑,存想主山从何处起,布置穿插,先有成见,然后落笔,使主山来龙起伏,有环抱客山,朝揖相随,阴阳向背,俱各分明。主峰之协傍起者,为分龙之脉,右耸者左舒;左结者右伸;两山相交处可处流泉;峦顶上宜攒簇窠丛,悬崖直壁,势虽崄峻而宜稳妥,矫树垂藤,悬披斜挂,山麓坡脚,须置大树。
   画山最忌山脉不连络,气势不贯串。

右丞《画诀》,有石分三面之说,分则全在皴、擦、勾、勒,皴法又有简、有繁,繁简中又有家数。如大痴善破,皴法可简、可繁;云林似简而繁;山櫵似繁而简。要之披麻、折带、解索等皴,总宜松而活,反是则缪矣。至北宗之大、小斧劈,亦不离松、活两字也。

《云山秋水坐望图》 作者 张建文 68x46厘米

作山峦须分层次皴之,山峰须起伏映带,深厚有情,或间以碎石,或隔以云气,大约始用润笔,继用燥锋,则自然有郁然苍浑之气。皴大小峦头,先将匡骨勾定,静看良久,自然有落笔处。先淡后浓,先润后燥,再加渲染,不患不厚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