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教学:从“谈文色变”到“越俎代疱”

 江山携手 2016-04-01
作者EMAIL:ahhg@sina.com
从“谈文色变”到“越俎代疱”
赣州市第七中学     邱红
 
关健词:激发热情,培养习惯,落实教学
主要内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比例高,难度大,因此,它成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有些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改革课堂教学,善于点拨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最终形成能力。
 
一、解读“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把握中考作文试题的命题特点。
2001年秋,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根据作文教学的规律,提出了四项改革要求: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或真切的体验,反对假话、空话、套话。2、写作要有创新,力求有创意表达,力求文章有新观点,新信息。3、写作要善于想象和联想,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4、多写话题作文,少写命题作文,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给学生写作发挥广阔的空间。
纵观课改后的中考作文试题,在命题上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命题范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2、写作内容具有开放性;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试题形式多样性。
3、凸现人文性,注重创新意识。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中考命题内容趋势更向高考靠拢,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等横向探索,转向对中学生内心世界、思想品德、审美情趣的纵深揭示。从而使我们明确了作文学习的方向。
二、改革课堂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认为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青春;一堂好的作文课应该是一首诗,应该是一幅明丽的画,应该是一曲动听的歌。使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上作文课时,先以轻松的话题引入课题,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再用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展现出来。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灵气飞扬、火花闪耀、才情焕发。从而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2、更新评改理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作文的评改具有鼓励、导向和制约的作用。改革评改方法,构建创新作文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1)、多鼓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评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2)、评价标准不要求统一。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班里的几十篇作文,既违背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写作热情。(3)、形式活。可采取小组互批互改、自改、教师改等多种方法。
3、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但滔滔不绝的说教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仍屡见不鲜。这种说教留给学生的往往是被动的接受。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语文是交际工具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让学生开口说话,学会表达。我首先规定自己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每堂课设置5分钟口语训练或讲故事、说成语、赏析一段文字等;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经常设计有争辩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每周必上一节语文实践课,内容包括语文知识抢答赛、辩论赛、讲故事大赛等,使学生充分展示口才。在作文课上,我经常安排学生先说作文,再写作文,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各种说话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从以上三点看,学生基本上改去了“谈文色变”的毛病。
三、实施系列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观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了系列化作文教学。
(一)、积累材料,专项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作摘抄、作笔记,作周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1、搜集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歌词、谚语、歇后语、成语故事等。
2、摘选诗词佳句、文章妙语。
3、赏读名作,摘录简介。
以上各项每一周可侧重做其中一项内容进行专项作文语段训练。落实中,可用一两节课时间,搞一些比赛如:歇后语、成语故事比赛等,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他们热爱写作,并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二)、培养观察习惯。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时才会挥洒自如,而观察是我们贮备材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我鼓励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观察的乐趣,并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1、观察事物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2、观察事物要有序。3、观察事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三)、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做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靓丽的标题。话题作文要求在以话题内容为范围的前提下自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要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采用如下方法:
(1)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语等做文章标题。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句)、《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站直了别趴下》(影视名)、《问君能有几多愁》(词句)这类文题醒目,易引起读者共鸣。
(2)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例如《面具》(比喻)、《诚信出走》(拟人)、《我的痛谁来抚—一条鲸鱼的日记》(拟人)。
(3)幽默式。有些记叙类作品内容风趣、语言诙谐、格调轻松,这时可以相应地拟一则幽默式标题,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从而获得读者的第一青睐。例如《老班趣谈》、《哥们,悠着点》、《“赞比亚”的难堪》。
(4)标点式。标点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以标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使文题新颖独特,引发读者要看个究竟的兴趣。例如《?!》、《1+1>2 ?》、《我!?》。
2、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一篇文章能否写出真情实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是说写好文章的秘诀在于写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1)、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人真事。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感受才真切,体会才深刻,写出文章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受感动的事情才可能去感动别人。如:《长大的感觉有的涩》一文,小作者选取了自己初中生活中一段独特的经历,为自己歌,为自己泣,真切感人。《第一次亲密接触——初识“中考” 》一文,小作者选取了自己面临中考时的一段独特的经历。
(2)、说真话,不随意夸大。冰心说:“写文章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认真诚实,实事求是,没有科学的态度,一定写不出真挚感人的文章。”因此,在写作时,切忌内容虚假,无病呻吟。
(3)、抒情要真切。对自己所描述的事物有足够深厚的感情,而不是故作深沉,哗众取宠;要能驾驭自己的笔来抒情,使感情浓淡相宜,而不是矫揉造作。
3、如何使文章富有文彩。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文彩,力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1)、融诗词佳句、文章妙语入文。在作文中,恰当的引用诗词佳句或文章妙语,可提高文章的品位,增添文学情趣。比如《追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一蓑烟雨任平生”,经历过“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伟奇绝,“细看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凄清情思,苏轼,一位在华夏文化上不可缺少的人物,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里行走过了,最后所追求向往的不过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2004届学生陈锦仁的《情系河畔——记美丽的滨》一文中用杜甫的《绝句》作为第一节的小标题。这二段文字,恰到好处地引用诗句,为文章平添了动人的魅力。
(2)、将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入文。生活中,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词等都很富有生活情趣,我们把它灵活的引进作文中,可使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新颖独特。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作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使苍白的文字披上绚丽的色彩,使语言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
(4)、善于捕捉心中的感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点点滴滴的感悟,幸福也罢,痛苦也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悟,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情感源泉。如果能善于捕捉它们,那么,情文并茂的文章将出自你的笔下。
4、凤头展彩,豹尾余响——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元代著名散文家乔梦符提出作文之法不外乎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这就是说文章的开篇要俏丽,先声夺人。而结尾应醒目有力,余味无穷。
怎样开头才是“凤头”呢?
(1)、开头简洁精悍,切入文题。这种作文方法入题快,气势强,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
(2)、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开篇巧设悬念,会使文题曲折跌宕,易调动读者阅读全文的胃口。如:《泪·魂》一文中,小作者用日记体的形式写三天来亲眼看着母亲为他做的一切,文章最后一节才点明他已命丧黄泉。
(3)、抒情开篇,真情感人。开篇就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表达出来,使语言抒情色彩浓厚。如:《秋叶的月牙儿》一文的开篇是这样写的:“秋夜,月牙儿刚爬上枝头,撒下淡淡的、朦胧的光,轻轻柔柔的,一缕飘进果园,舔着静谧的夜,吻着挂满果实的枝丫,吮吸着收获,阵阵愉悦的醉人的笑语,时时从果园深处飞出,回荡在月色里,浸透在茫茫的沃野。”开篇将自己对故乡的一片真挚情感抒发的飘送悠远,读来是一种惬意。
怎样结尾才是“豹尾”呢?
(1)、结尾要扣题。这样会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全面又明确的认识。
(2)、结尾要含蓄,耐人寻味。峰回路转的风景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委婉含蓄的语言易拨动读者的心弦。令人思考。如《冬绪》的结尾:“又一阵风吹过,那片不肯落的叶终于还是落了,这也是必然吧!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5、善用创新出美文。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作文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立意上创新。写文章要有独特的见解,别人浅见我深见,让人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立意才能深刻而有教育意义,才能给人以其训练方法是:(1)、模拟考试作文。(2)、排除干扰训练。(3)考前教师帮助学生调整启迪。
(2)、形式上创新。形式上创新主要表现在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如书信、日记、寓言、童话等;说明文可采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记叙文可用拟小标题的形式等,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的选材运用与众不同的形式。
(3)、语言上创新。鲜活的语言可以为文章注入新内涵,使读者产生新感觉,触发新感悟。如,可采用词语的反常搭配法,例如《野炊》中:“不在乎/吃什么/只是/嚼嚼阳光”这种反常规的搭配方法,能产生“失落浪起”的审美效果。
6、整体训练。在前一段时间里,通过专项训练,同学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方法,但这些知识还比较零乱,还需要教师把这些知识连成线,穿成串,进行整体训练,使局域网变成广域网。
四、精心设计复习方案,强化作文训练。
作文是中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抓好中考复习应该根据中考的考点要求,分步落实,分层训练。
(一)、专题训练法。根据中考方向,我实施了专题复习法。我们设立了“记叙文”专题、“说明文”专题、“议论文”专题、“散文”专题、等。
(二)、提纲训练法。此法的目的是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教师可多提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只拟题纲,不求成文,此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多角度立意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思维,同时在写作效益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考试热点话题训练法。鼓励同学们多关注当今话题,并针对当今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坚持下去,不仅能掌握大量鲜活的写作内容,还可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心理素质训练法。此法的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考场反干扰能力,心态
(五)、学生互批法:此法目的是在于让学生就有打草稿的习惯,学会寻找他人作文的毛病,如字词,语句,修辞等,又能更好的体味到他人作文风格特色,如形式上的创新,新闻采访式、话剧式、诊断书式、人称互换式等新颖形式。这一法又被我称为“越俎代疱”法,即学生代替老师批改作文。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能让学生在作文方面从“谈文色变”转变为能“越俎代疱”的小老师,这一切都与平时的训练分不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