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蔬菜科普】清明时节清明菜

 369蓝田书院 2016-04-01

清明时节清明菜

   

清明的传统习俗,既有扫墓、祭祖之沉重,又有踏青、郊游之轻快。它由祭祀扫墓和踏青游玩这两大节俗组成,历千年而不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深深根植于民众的文化心理。在这个生与死对话的节气里,人们走向自然,从追逝之沉重体悟生之信仰以及对生活的欢愉和期待。如果在清明祭祖、踏青之际,能够再品尝一下清明菜,那意义会更加非凡。


其实,清明菜在前面已为大家介绍过了,也就是广东人俗称的“田艾”,明朝《本草纲目》中,将田艾叫“清明菜”,又叫“寒食菜”,亦名佛耳草,白芒草、黄花曲草等。


清明菜春后一小篼一小葩地散落在山野间,状如缩小小的玉兰,白中蕴碧,厚实的叶面上像有一层淡淡的绒毛,摸一摸有金丝绒般的手感。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香糯可口。


《本草纲目》谓清明菜“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现代药理研究,清明菜还具有扩胀局部血管、降低血压、治疗消化性溃疡、镇咳、镇痛等作用,清明节前后食用,更有利于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妨在踏青之际,一起去找寻清明菜吧……




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