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潇:我们为什么换工作|现在开讲

 timtxu 2016-04-01


王潇

励志品牌“趁早”创始人

《时尚COSMO》前主编

人称“潇洒姐”


我们为什么换工作?
这个问题要靠自己回答。

今天我只有一个资格,就是讲讲我曾经为什么换工作。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成长环境不一样,价值体系不一样,父母的期望和自己对自己的塑造也不一样,因此换工作的动机也不可能是一样的。我没有办法真正的回答“我们为什么换工作”,这个问题要靠自己回答。但是我至少可以站在我37岁的立场上回顾过去十几年——大家知道我换过好几个工作,简直不是工作,是行业。我在好几个行业之间跳来跳去,可能刚刚才确定了我的人生方向。所以今天我要讲“我们为什么换工作”的前提,是咱们必须一起来思考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为什么工作”?只有知道了“我们为什么工作”,才能知道我们为什么换工作?所以我先说我是为什么工作的。

特别福利:

求职招聘类有道云协作联合沙龙实录合集


工作的三个阶段:
工作解决了我的什么问题?
我能给我工作单位提供什么价值?
我能够给这个社会提供什么价值?

我总结出来三个工作的阶段,或者说三个工作的需求。第一,工作解决了我的什么问题?第二,是我工作以后,能够给我工作的这个单位、系统和组织提供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三,在我解决我自己工作需要的问题基础上,和在我能给我工作的体系能提供价值的基础上,我能够给这个社会留点什么?第三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三层是非常高级的。在我过去的岁月中,我觉得我几乎只围绕工作解决了我什么样的需求来思考的。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能力,只能开始思考自己最早的一个需求,就是工作能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我是1997年大学一年级,2001年毕业于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系。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家可以看到PPT上我当时播新闻的画面,看来比我现在还要老。可见当时的发型、容貌都不是我自己决定的。可见我当时所说的每一句话自己能决定吗?不能。

刚刚进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很风光的,因为你化了妆,在镜头前可以直播,虽然只有五分钟,但是全国人民会看到你,如果我持续播下去,那个时候说不定会有很多人认识你,那时候能极大的满足少女的虚荣心。

我想换工作的愿望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播新闻之前是要配音的,每天我都要坐在那里拿着稿子面对麦克风给新闻配音。那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编辑同事,他可能是文字编辑工作者,每天下午要把配音稿子送给我。很奇怪的是,他从来不跟我说话,也没有眼神、文字交流。他拿着稿子到我办公室,摔在我面前,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但是他日复一日的摔。于是那样的下午成了我最煎熬的日光,等着别人把稿子摔到我面前。直到有一天,他摔完稿子时把门带上的时候手机响了,我听到他说,这些刚进公司的女生,除了长的好看,什么也不会。我就明白他对我这样做的动机了,那是我人生一个阶段最大的一个侮辱。我觉得凭什么这么说我?我真的不会吗?但是我想,我当时除了把普通话说的字正腔圆外,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向外界证明我会什么的证据。如果没有,你从无名小卒做起就要受到别人的指摘和评价。但是那一刻我是不是应该证明我有什么。这是有可能的,这就是我第一次换工作的动机。我想如果我念稿子播新闻下去的话,我五年、十年后是不是还是被人评价我没有大脑。但是我是有的,我还是要找到机会用它。

事实证明,现在十几年过去了,那时候我有大脑吗?没有。但是我希望自己有大脑吗?我希望。我只是希望自己有大脑,或者被认为有大脑,被认为是有才华的,想给自己开拓一片新的疆土,去到其他地方能证明它。所以那时候我离开了中央电视台,不再播新闻了。我写了一段话:“我不要只做播稿的人,我要成为在新闻里的人,我要参与到时代的洪流里。”因为那时候都读一行一行的稿件,但是我并不知道谁在里面做了什么,这些事为何而发生?感觉不爽,不激荡。

特别福利:

求职招聘类有道云协作联合沙龙实录合集


每个女人都能结婚生子,但不是每个女人都能考上人大硕士。

我去了CBD,那里有国贸一座、二座,当时的中国大饭店……我是当时的一个小白领,去一个美国的顾问公关公司当小助理,真正的生活又开始了。我在那里面做了很久,2002年到2004年,这期间我过的非常高兴。

我在第三年的时候出现了职业倦怠期。我给大家讲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对我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个故事,如果没有遇到这个同事,我也不会是今天的我,我也不会站在这里跟大家讲。我在工作到第三年的时候,有一个女同事和我一边大,也是1978年出生的,她长的很漂亮,平时也不和我说话。我想,一般年轻女性在公司里大概有两个状态:要么是敌人,要么是朋友。她既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我的敌人,她不理我,她对我置若罔闻。我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比较喜欢说话,喜欢跟别人交流。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我的外企同事在一起我会说个不停。有一天她坐在我对面,听说她要辞职了,我也没在意。我继续跟同事说笑着,她突然对我说:“王潇,你就这样没心没肺过下去吧,十年后你看看你什么样,我什么样。”我那一瞬间有点吓傻了,饭还在嘴里。我就那样看着她,我突然明白她为什么不理我?因为她想过十年后她是什么样,我没有想过。她对自己有规划。燕雀安知鸿鹄志,我就是那个燕雀。所以那个时候,我想十年以后我要成为谁,长什么样,干什么。那一年是2003年,那一年我25岁。后来就跟我们现在在的地方有关了,我就想无论我干点什么我得先有点文化。我学播音的时候我受到的系统教育不够,让我不能看到更好的平台,我就参加了2004年1月10号研究生入学考场,考场就在人大,那天还飘着雪花。我当时在这儿考研,考了四门,考上了,然后我辞职了。

考上了以后,其实我心中挺忐忑的,我是七十年代末出生的,意味着如果这个时间有传统价值观作祟的话,如果你爸,你妈,你七大姑八大姨跟你说怎么还不结婚的话,那个时候压力比现在更大。我也受了影响,因为那个时候我一直在探索,我不知道我选的是不是对的,我不坚定。就是大家会以为我选择的每一步都很坚定,不是这样的。我就去问我考研的导师,我说,导师,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我2004年考上人大的,我挺高兴的。考上人大那年我26岁,意味着三年以后我人大硕士毕业我29岁,我刚刚硕士毕业,再次回到社会怀抱,再去工作,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我说我29岁了,我妈,我姨,她们说结婚生子这些问题我怎么办?当时我导师回答的一句话特别受用,她说每个女人都能结婚生子,但不是每个女人都能考上人大硕士。没有人一辈子是你导师的,时时世世都能仰仗,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给我提出人生方向的人都是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想成为的样子。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人大的导师,今天我不知道他在不在校园,如果在的话我会拜访他,他长的超帅。在我创业的时候他也给我提了很多质疑。

以上就是我去了外企,又去考了研的经历。这算一个职业选择吗?它算。因为它让我又告别了一个职业,又扑向了、又跳上了一个未知,只要跳上未知都算职业选择。

特别福利:

求职招聘类有道云协作联合沙龙实录合集


创业一定是先解决你自己的需求和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我再讲讲接下来的故事,在人大里我住在学知楼。我是在游泳馆的四层有一个工作室,因为我上的是艺术设计系。在工作室下面是游泳池,这是我每天的生活。到研二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上学上的很高兴,我觉得我慢慢有文化了,有文化让人有自信,看书让人有自信。只要前一天晚上看了书,第二天醒来我都觉得比昨天多一点,厚一点了。上一年学感觉不错,但是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感觉不好,因为之前毕竟在外企工作了三年。所以研二的时候我要解决收入的问题,我要买裙子和化妆品,粉底对我很重要。有一天我外企的同事给我打电话,她说你能不能接一些会议设计的小活,5000块钱接不接?我想5000块钱,能买多少粉底呢,我说接。于是我就开始画稿件,一稿一稿的改。然后她觉得我物美价廉,又好沟通。过了一个星期她又把第二个单子给我,她还告诉她的同事。我每天就做这样的小单子。所以等到我研三的时候,如果我同事有三个一万块钱的单子,我会跟我的同学说如果我有一万块钱的单子,你帮我做设计,我教给你方法,给你5000块钱,你做吗?她说我做。当时在人民大学这个地方,我是进行过创业的。

我为什么今天来这里?我就是要原封不动的告诉大家,都说创业“关乎梦想,影响世界,改变许多人生活”。我觉得不是的,创业一定是先解决你自己的需求和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自己的生活方式、需求没有解决,怎么影响那么多人呢?这就是我创业的前缀,我就想买化妆品开始的。但是这不丢人,刚刚说了,我们选择职业首先满足自己的需求,第一个,温饱。第二个,存在感,安全感。再往上才叫自我实现。任何人都要从低到高发展。只有两个除外,要么你是富二代,要么是艺术家。

总之,我在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和我的同学做这个小的工作室;第二,注册公司,好好的做下去。我还记得我做这个决定那天,我和米歇尔我们两个出去看一个展览,我们坐着公交车,我的手扶着公交车栏杆,我的印象特别深,到今天还能想起来,那是八九年以前,我记着我扶着栏杆,我记着我的视线透过我的手臂,那个阳光怎么洒的。我记得那是我人生的一瞬间,每次做人生重大的选择,如果你犹豫不决,说明那个瞬间还没有来。那个瞬间的感觉是,你会有两种感觉:一种是热血沸腾,一种是社会终于安静了。同时存在,很难解释。那个时候就想,我就这样,我决定创业,或者说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平台、组织孤独的活着,我试试。不然呢?有很多这样的对话,然后我做了决定,就注册了公司。这就是2008-2013年我做平面设计公司,现在我不再做这些了。当然我在做了几年公关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做设计,做公关这个行业,看上去很美是经验表现,你的美好要必须在自己身上先行实现,客户才相信你有能力将美好也在他的产品活动上呈现。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现在回忆,无论是我学播音,还是考人大,到做公关,对我后来都有帮助。

特别福利:

求职招聘类有道云协作联合沙龙实录合集


先积累才有资格做减法,上来就做减法,那是无能者说的。

我是从2014年6月10号开始做《时尚COSMO》主编的,做了十四个月主编,非常短暂。我选择了这个行业,后来又放弃了它。这个故事我也写在了《时尚COSMO》卷首语和我的新书里。当时为什么决定去?就是在我35岁的时候,等于说我又转了一个行业,到了时尚出版界。这是很大的跨越。当时苏芒跟我聊说,就是在我35岁的时候我明白了世间很多道理。我说我已经35岁了,我尝试了很多行业:播音、设计、公关,我现在选的应该是我后面认定的,或者说是我最擅长的,35岁尝试这么多了,我人生不应该做减法吗?苏芒说:“你拥有什么,你就可以做减法?你不配做减法。”我说我现在有自己的创意公司,我同时在做主编,有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家。我很忙了,时间可能没法儿分割。苏芒说:“雷军投了11个公司,难道他累死了吗?”我是天蝎座的,生平就怕激将。没办法,这是天性。这个天性在后来的很多事情里,它是双刃剑。它给了我一些很好的成果、体验,也给了我不好的东西。

我刚刚所说的一切故事不代表对,只是我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要研究自己的天性。你在什么时候会热血沸腾?你在什么时候会绝望?你失恋了,究竟是暴躁,还是自杀?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在聊了这段天以后,我就选择去《时尚COSMO》做主编,在当时写到遇到能力的边界,先积累才有资格做减法,上来就做减法,那是无能者说的。苏芒在时尚圈20多年,建立了一个帝国。别人的道路你是没有办法复制的,那是因为符合她的天性,她的天赋,努力和运气。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发掘自己的天赋,做我们自己最有效的努力和运气。我特别讨厌傻白甜的鸡汤,咱们从来聊的都不是鸡汤,聊的是怎么办?鸡汤是用来给人擦眼泪的,擦干之后事情没有解决,问题还在原地。鸡血也没有用,兴奋两天还是会过去。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热血才有方向。所以努力就会成功,我经常看到朋友圈转发很多鸡汤,说一个人如何努力和坚持,我觉得这很奇怪,这不是对的。还有一句话说“自己选择的道路,跪着也要走完”,我就不懂。

特别福利:

求职招聘类有道云协作联合沙龙实录合集


真正的生活是一直在充满问题的,一直在解决问题的,完美只在一些瞬间出现过。人生的常态就是现在的生活。

我们选职业、选工作,会选错、迷茫、失望,阶段性的,环境都换掉,都没关系。我庆幸的是,我到了35岁,我离开《时尚COSMO》,到今年37岁,我才真的大概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等于我大学毕业之后16年,都在校正我自己。我很羡慕一种人,就是见到一个男生、女生谈恋爱就能一见钟情,一发而不可收,然后白头偕老。很多人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做一生。我不是这样的人,我没办法,我也一直在找,一直找不到,但是现在我觉得“找到”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不确定我以后不会换,没有人能确定的。

还有就是做到现在,我有一个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总把生活粉饰成一些美好的一直按照标准运转的生活。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总是假定,生活是对的,好的,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是在状况外的。但是我现在觉得,真正的生活是一直在充满问题的,一直在解决问题的,完美只在一些瞬间出现过。所以这是我觉得要重新校订的是,人生的常态就是现在的生活。今天不高兴,明天客户又出问题,后天老板不喜欢你,这是常态。这十多年来我能遇到美好的,完美的瞬间并不多,但是有。但是当你发现你越接受常态,越适应运转的时候,这些完美瞬间出现的会越频繁,当它们密集的时候你觉得生活好了起来。可能需要长期的等待和积累才能出现。但在职业选择来说,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那一天就不会来。

为什么2015年我8月10号离开了《时尚COSMO》呢?因为8月10号我的公司A轮融资了,融了2000万人民币。这样我要交作业,我作为创始人必须专注在自己的创始公司上,所以投资人要求一定要离开另一份工作,尽职尽责。我虽然选择了创业,因为它符合了我的天性,我喜欢动荡,我喜欢下一个电话不知道谁打来,会给我带来什么,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不一定值得过。我觉得现在天天号召大家创业,我觉得是把创业妖魔化了。怎么可能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呢?它真的是极少数的生活。喜欢岁月静好,喜欢做全职太太,这都是对的,像一边倒的说创业好是不对的,像说自由意志一定是对的。你做的选择都是分析之后做的决定,后面好坏一定要自己承担。如果别人替你选了,你过两年不爽会反过来说给替你选的人。我想任何时候绝不鼓吹任何一种生活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价值的?持续学习是有价值的;持久变好看、在健康的基础上变好看是有价值的;多赚钱,一定是有价值的。灵魂、肉体、钱这三件事——灵魂更纯粹、肉体更健康、钱更多会有价值,其他都不在此列。

特别福利:

求职招聘类有道云协作联合沙龙实录合集


我也是一个网红,传播一些语录的网红。

当投资人问我,说,我知道你在微博上是一个大V,我在领英也有一个V。他说你必须告诉我,你和那些在微博上的网红有什么区别?我是这么回答的,我说,大家有没有看过萨特的存在主义的著作,他是哲学家,大家不用看太多,因为哲学看到最后会把人陷入到痛苦的思考。但是朴素的哲学素养要有。我说按照朴素的哲学,有一派哲学叫存在主义,这派哲学它基本上是不相信宗教的,因为它不相信前生和来世,它是基于唯物主义的,就是人生有限,只有一辈子可活,就是在座的结果都一样,体验不一样。我们是怎么决定的呢?就像萧红在《黄金时代》里写的,我不能决定我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但是我能选择我怎么爱,怎么活。大概如此。在这个系统里尼采提了一条,叫超人。什么叫超人呢?就是希特勒在纳粹延用了这个理论,认为有的人可以能够发散和传播权力意志,营造一个价值观让大家来接受。我说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的职业女性中,是有小小的超人的,因为她们的生活活法代表了我们接下来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我认为我目前也许是一个小小的超人。

投资人由于没看过尼采,没听懂。我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一个女孩是靠网红买衣服的。我也是一个网红,传播一些语录的网红。我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如果在一个村庄里,可能有一个漂亮的李寡妇,她在村头卖豆腐,因为她长的漂亮所以卖豆腐了。我说我不是,我是村西头过路的小神仙。为什么?小神仙告诉大家明天怎么过,怎么活,那是有道理的。只有小神仙才不担心自己容颜老去。因为在小范围传播大家都相信的真理。这是一个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之前跟投资人讲不明白,跟很多人讲不明白,但是今天我能讲明白,就是我只代表众多活法中的一种,尤其是女性的,因为女性在这个时代要冲破价值观的束缚依然更多。

我刚刚的几个故事大概讲完了。这句话是我在好几本书里写过,基本上算是在“趁早”的理论体系里,我必须相信的一个,叫做“扮美些,强大些,尝得更多,走到更远,爬起跌倒,在镜中注视自己苍老,好好活过,不辜负这一场”。我觉得每当我们真正选工作和伴侣的时候有一个好办法,不是说当时当下怎么选,怎么活,只要在温饱解决之上,最棒的活法就是你重新来过,看到你的人生是有限的,你是要死的。如果我们现在85岁、90岁,在我们弥留的一刻你觉得人生应该怎么度过,你会做这个选择吗?这个方法特别好,你睁开眼,你又年轻一次,你可以重新选择。

希望大家能够从我刚刚简单讲的几个人生选择的转折,找到一点借鉴的经验。



本期内容整理自有道云协作联合活动

“赤兔·焦点:职场选择——我们为什么换工作”


更多有关“我们为什么换工作”,尽在:

求职招聘类有道云协作联合沙龙实录合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