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义考》卷三鸱尾

 老刘tdrhg 2016-04-01

     吉祥物──鸱尾
    这里有一种吉祥动物也是源于普通的生物神话化的结果。这种吉祥动物是远渡东洋的,它的名字很怪,在中国人之间已经大部分人不懂得如何称呼;而日本人之间却传其神韵失其真相,反而留下了文字的记载和读音。

    日本人叫它古时的名称,叫做“蚩尾”。我们如果用吴音念一念,闽南人对其读音可能不会太陌生,叫xibi,而他们的写法,写成“鸱尾”。读过这种吉祥物的记载之後,现在的我们对“鸱尾”也许亦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这正是“蚩尾”的字眼在唐代演化出的写法。也正是在唐代,鸱尾的历史传统的文化承传,随着日本向唐朝学习文化,东渡日本。

    经过了千百年之後,我们从中国古建筑物的屋脊上,看到中国的鸱尾,很多还是在庙宇宫殿的屋脊上,各自用嘴巴咬住屋脊的边端,而尾巴向上弯翘,使到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从来不是直线的屋脊;另一些鸱尾,干脆不再咬屋脊了,而是以龙头鱼身的姿态,在屋脊左右一对对的对望,成为了鳌鱼。而日本的呢?一对鸱尾各自用口咬着屋脊两端的造型很普通,只见屋脊的左右屋端化为鱼尾上翘的抽象造型也很普遍。

    “蚩”是一种海中之兽,不是鱼类,而是兽类,在汉朝时代,已被用作汉武帝宫殿的装饰品,理由是它的作用是“水的精华”,可以辟火。因此,在没有防火设备的年代,古人造的蚩尾雕塑在建筑物上,今人若宽容的看古人的信仰,也应知其中的道理本来就是聊胜於无。古人却是从形态说明精神,有一套他们宁可信其有的“物像交感论”。他们认为把水精的形状加在屋子上,可以把火神吓住,至少要给水精三分薄面,不敢烧掉象徵水精的塑像。

    而日本人的写法,後来则作“鸱尾”,可见日本人的古代建筑上这一构件,原本是道道地地中国文化,东渡重洋,竟又成为了东洋风味,而且是今时今日要谈日本建筑又或者要仿造日本建筑,就不得不出现的日本特色。但我们不能忘了,中国人是最早喜欢在屋顶加“鸱尾”装饰的。由於这种生物在屋脊上的造型是口咬屋脊的边沿,又是把尾巴上翘,构成屋脊两边翘上的典型形象,中国人又因此称它为“鸱吻”,也就是形象化的指称了它嘴吻屋脊的特色。

    所以,也难怪马来西亚有位敎中文系的老师,有眼不识唐风,看到汝来孝恩园旁的孝恩寺,会开口说,“怎麽是日本建筑?”,这真是离道日远了,只重汉字语法不专历史文化的後果便是如此。其实,不论是中国西安、日本奈良、马来西亚汝来孝恩园,设计时都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唐文化的取向,特徵就是屋顶上的鸱尾了。

    明朝的学者周祈写的《名义考》卷三引用《类要》,提到鸱尾的来源说:“东海有鱼似鸱,喷浪即降雨;唐以来,设其像於屋脊。”

    从这一点来看,鸱尾这种生物原型是生存在海上的生物,又会喷浪,而且喷浪又能如雨水般下降,这倒是不难想到的生物。“东海有鱼似鸱,喷浪即降雨”的说法,令人联想到了现实中存在了人间的一种生命——从海中到陆上都是体积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

鸱尾的原型其实是鲸鱼,现在,我们在马来西亚名地也有这种“鱼”偶尔出现;但真正的鲸鱼少见,蚩尾反而多见。有心人只要多加注意,可以常常看到现代一些庙宇都采用了用北方的鸱尾装饰,也就是左右各套一个扁平的龙头咬住屋脊两端的边沿,而连接着龙头的尾部就典型的向上翘。

我们又可以看到南方代替鸱尾的鳌鱼,也可以见到日本还保持着唐朝风味的鸱尾。

所谓鳌鱼,是龙头鱼身,其实也是鸱尾的演化,人们不只把它们安放在屋背,也把它们安放在殿中的梁与柱的转角处,作为梁柱之间承重和卸力的衔接。当然,把所谓防火之祈望施加於梁柱间,不一定是防火功能就会成功。用鳌鱼防火是否能灵验,现代人多抱不可说之态度,但至少使建筑多添了几份传统艺术的特色。

总之,不管是中国的鸱尾,日本的鸱尾,或者原来的“蚩尾”,它的原型都可能是一只大鲸鱼。大家在海上看到这只喷水如同下雨的动物,就想到它是水中的精灵,希望它在没有防火设备的古代,能够成为防止火灾的吉祥物。结果真正的鲸鱼确实是很少人见过,但传说中蚩尾却加添了越来越多的神奇说法和神话形象。

(文/王琛发,转载自马来西亚《好运周刊》)

鸱尾,是中国古建筑上常用的一种装饰附件。最早的鸱尾形制大约出现在北魏时期,其造型依据是东汉《汉记》提出的“虬尾似鸱”的说法。从鸱尾形制的演变与完善过程来分析,鸱尾的原型来自于佛教中的摩羯造型。

中国古建筑屋脊鸱尾的名称演变

2003年09月04日16:55 北京晚报

  在我国古建筑的屋脊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些神兽的造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吻兽。吻兽是中国古建筑中屋脊兽饰的总称,本文要说的鸱尾指的是正脊两端的这种吻兽,它是吻兽的一种。

  蚩尾


  鸱尾最早的名称应该是蚩尾。唐代苏鹗写的《苏氏演义》中提到:“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可见蚩尾是汉代人的称呼。那为何“今人多作鸱字”呢?鸱,即鹞子,又名鹞鹰、老鹰、鸢鹰。《玉篇·鸟部》曰:“鸱,鸢属。”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隹部》也有解释:“ 即鸱,鸱为 的籀文),俗称鹞鹰。”不管怎么说,可以肯定的是鸱是一种鸟。那这种鸟与水之精灵的蚩尾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是因为正脊两端的吻兽造型略如鸱的尾部,所以人们管它也叫鸱尾了。而且鸱、蚩音同,看来很是合适了。《晋书·五行志》中记载:“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六月鹊巢太极东头鸱尾。”《陈书·萧摩诃传》:“旧制三公黄阁听事置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阁,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还记得《水浒》第九十八回“张清缘配琼英,吴用计鸠邬梨”中的一段吗?“次日,琼英尚记得飞石子的法,便向墙边拣取鸡卵般一块圆石,不知高低,试向卧房脊上的鸱尾打去,正打个着,一声响亮,把个鸱尾打的粉碎,乱纷纷抛下地来。”鸱尾这一名称不但在官私著述中多有记载,而且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所以直至今日鸱尾这一名称还在被广泛地应用。可以说鸱尾是正脊两端吻兽最常用的名称了,而早于它的蚩尾倒是不怎么被人提及了。

  祠尾

  值得注意的是,鸱尾还叫祠尾。北齐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书证》记载:“或问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答曰:‘张敞者,吴人。不甚稽古,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字。’”看来祠尾这一名称是古人不严谨考证,随便讹谬的产物了。

  鸱吻

  后来,大概是到中唐之际,鸱尾又叫做了鸱吻。这一名称的改变是其造型改变引起的。由原来鸱尾前端与正脊齐平变为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称鸱吻。

  唐代刘的《隋唐嘉话》下:“王右军(羲之)《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草……开元初年,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内竹筒中得之。”《旧唐书·玄宗纪上》:“开元十四年六月戊午,大风,拔木发屋,毁端门鸱吻。”

  蚩吻\龙吻

  由鸱吻紧接着就又引出了另外一个名称,蚩吻。蚩吻的叫法是和吻兽张口吞脊的形象有关。明代李东阳写的《怀麓堂集》后稿十二《记龙生九子》记载:“龙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象。”为何在此这种神兽又变成龙的九子之一了呢?这是因为到了明代这种吻兽造型又有了很大变化,它逐步变成龙的形状。所以人们又把它和龙生九子的传说联系了起来。明清两代这种龙形吻兽的造型日趋严整,故又有龙吻之称。

  鳌鱼

  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江南一些地区管这类吻兽叫做鳌鱼。明代陆容写的《菽园杂记》中有载:“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陆容,字文量,号式齐,太仓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一四三六年),卒于孝宗弘治九年(一四九四年)。成化二年(一四六六年)进士。曾授南京主事,后迁兵部职方郎中,终居浙江参政。由此可见陆容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坐官升迁也均在江南。而他的这部《菽园杂记》中记述的掌故也都是江南之事。所以这之中才有了鳌鱼的称呼。那么为什么江南一些地区要这么叫呢?还是先从鳌这种动物说起吧。《玉篇·鱼部》:“鳌,鱼名。”唐代王维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有:“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李白的《猛虎行》中也有:“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由此可见鳌是传说中的海中大龟或大鳖。江南地区地理位置靠海,所以更容易把日常建筑上的这类吻兽与海中神兽联系起来。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鳌鱼这一称呼是否仅是江南地区的专利?江南地区如此称呼是否另有原因?这些疑问还需进一步考证。

  正吻、大吻

  另外,明清时期对鸱尾还有一些叫法,如正吻、大吻,这种吻兽位于正脊两端,故称正吻。明清两代,用于紫禁城建筑上的这类吻兽个头都不小,故称大吻。这些叫法都是俗称,简单得多,也平民化得多。

  我想关于鸱尾的名称演变解释到这里,就可以了。其它的一些关于鸱尾名称的说法过于复杂,就不必赘述了。因为这些名称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肯定有相当多的讹谬(祠尾之说就是一例)。其实这名称怎么叫都是无所谓的,反正指的都是正脊两端的这种兽饰部件,说来说去,都是一码事儿。当然,虽然叫什么无所谓,但也不能作无名氏。所以比较普遍、比较广泛、比较被人认可的鸱尾、鸱吻这些名称便沿用至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