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斜塔

 老刘tdrhg 2016-04-01
在苏州古城西北郊的著名风景区虎丘山上,巍然矗立着一座古塔,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斜塔——虎丘塔。 虎丘是个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的风景名胜地。二千五百年前,“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在虎丘建造行宫,死后就葬在山中。《史记》载,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民间还有一说:因“丘如蹲虎,以形名”。虎丘山头山门是虎头,山门前两侧的两口井是虎眼,断梁殿是老虎的咽候,上山的石道是虎背,而斜向青天的虎丘塔则是老虎漂亮有力的尾巴。 虎丘山高仅30余米,却山势雄奇,山景幽绝,旧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说,一年四季,游客如云。但是,在这名闻遐迩的“吴中第一名胜”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虎丘斜塔。因宋代山上寺庙名云岩寺,故塔又名云岩寺塔。 虎丘塔之所以具有令人神往的魅力,除虎丘的知名度外,其本身奇特、丰富的内涵,是它的根本原因。 东晋时,司徒王珣和弟司空王珉在此建别墅,后舍宅为寺。虎丘建塔的确切时间已难以得知,从南朝梁、陈两个王朝的诗文中可知,当时已建有佛塔。陈朝张正见在《从永阳王游虎丘山》中就有“远看银台竦,洞塔耀山庄”的诗句,但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判断,此时的虎丘塔当为木构的楼阁式塔。据古建筑学家刘敦桢考证,直至隋代,虎丘塔还是由中央政府定样建造的木构佛塔,而不是现存的虎丘塔。 现存的虎丘塔,一般认为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即吴越钱弘俶十三年(公元959年),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元至正和明永乐、正统、崇祯年间几经修葺,现第七层为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前后修建的。 虎丘塔是一座七层八面、仿木构楼阁式的砖塔,因历史久远,长期遭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的侵袭,塔的塔刹、平座、栏杆等部位多遭损坏,故目前塔的高度为47.70米,底层对边东西向为13.64米,南北为13.8 1米,塔体重量约为6000吨左右。 虎丘塔又是一座著名的斜塔,通过对塔体及基础的考察可知,塔是建于基岩层上的。虎丘山为西南——东北走势,建在基岩层上的塔也就往东北方向倾斜。但现在倾斜的虎丘塔塔身的第七层却又向西南方向斜了过去,就像是矫枉过正。由此可见,早在建塔之初,随着塔体的增高,塔身的重量也增加,尚未竣工,塔身已经向东北方向倾斜了。为了矫正塔的重心,明崇祯年间修缮时,工匠们有意将第七层往相反方向倾斜,以至形成了今天虎丘斜塔的奇观。至今,塔向东北方向倾斜2.34米。 苏州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不知是哪一个朝代,虎丘塔倾斜得越来越厉害,急坏了土地公公,他想来想去,只能用神威来救虎丘塔。这天晚上,苏州城的男女老少个个做了个梦,梦中被喊去拉绳,拉正虎丘塔。第二天一早醒来,人人都觉得腰酸背痛。据说,苏州吃“撑腰糕”的风俗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虎丘塔虽是一座砖结构的塔,但形制属仿木构的楼阁式塔,这是源于印度的佛教建筑塔与中国汉代兴起的多层木构楼阁相结合的产物。初期的中国佛塔的一种主要形制,即是方形多层的木构楼阁式塔。史载,三国时的苏州已有佛教的塔,从佛塔建造历史分析,此时苏州的塔也当是方形、多层木构的楼阁式塔。江南潮湿,木材易腐,又易蛀、易燃,故在虎丘塔之前的所有的苏州佛塔都未能保存下来,只能从历史文献中觅得一点踪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佛塔的建造材料上,条砖逐步取代了木材,从南北朝开始已用条砖建塔,但真正成熟地运用条砖建塔已到隋唐时代,建于唐代初期而留存至今的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即是确切的物证。特别是大雁塔,也是一座大型、多层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它与虎丘塔有着承前启后的联系。 虎丘塔与大雁塔相似,都是大型多层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它们同为七层,大雁塔现高64米,虎丘塔若恢复其初建原状(即包含原塔刹部分在内),也当在60米上下;它们都以条砖和黄泥为主要建筑材料,都是著名的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物。构成建筑特征的仿木构部分的柱、枋和斗棋等都以条砖砌筑而成,特别是塔壁外面层间的出檐都以砖砌叠涩构作,外伸不远,做法相似,这些都是虎丘塔与大雁塔的相似之处。 但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位处江南的虎丘塔在许多方面又超过了建于唐代初期的大雁塔。 首先,塔的平面形状已由方形过渡到八边形,这在建筑技术上是一个突破。方正规范的四边形建筑,如宫殿、官署、民居等,在传统建筑形式上都是正方形的,改为八边形,构作技术要复杂得多,但防御外力性能也大为增强。虎丘塔虽非第一座八边形塔,但在高层大型的八边形佛塔中无疑是属开先河的。自此以后,八边形塔成为我国佛塔的主要形式。 虎丘塔为套筒式结构,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这样的结构,性能上十分优良,虎丘塔历经千年斜而不倒,与其优良的结构是分不开的。塔身平面由外墩、回廊、内墩和塔心室组合而成。全塔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自虎丘塔之后的大型高层佛塔也多采用套筒式结构。当代世界上的高层建筑也多采用套筒结构,这足以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匠师们的智慧和技巧了。 虎丘塔的砌作、装饰等更为精致华美,如斗棋、柱、枋等已不同于大雁塔那浅显的象征手法了,而是按木构的真实尺寸做出,斗棋已出跳两次,形制粗硕、宏伟;斗棋与柱高的比例较大;其他如门、窗、梁、枋等的尺度和规模都再现了晚唐的风韵和特点。 在建筑功能上,虎丘塔的外塔壁外面出现了平座栏杆,这就使登塔者能自由地走出塔体,扩展视野,从而改变了大雁塔那种只能从塔体门洞内往外观望的小视角状况。在虎丘塔之前的砖塔中,至今还没有发现塔体外建有平座栏杆的先例。 虎丘塔的内外装饰,色彩鲜明浓烈,使仿木的氛围更加逼真。塔壁内外留存的百余幅牡丹和勾栏湖石塑画更是形态各异,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据考,壁间多幅摘枝牡丹,其内容竟源于唐德宗时(公元780-一805年)的画家边鸾的画;而太湖石进入园林成为构景要素也出自唐代,曾在苏州任过刺史的诗人白居易就写过《太湖石记》,推崇赞誉太湖石的作用等。白居易在苏州离任返洛阳时还带走了一些太湖石,可见牡丹和湖石都是唐代后期时髦之物。 虎丘塔在建成后的千余年中,多遭兵火和自然灾害的劫难。清咸丰十年(1 860年)更是遭受了兵火之灾,寺院焚毁,虎丘塔也受株连,平座栏杆、楼梯及塔刹均遭毁坏,塔体残破不堪,倾斜发展,裂缝纵横,渗漏严重,当时寺院为了安全,用砖石将底层各壶门封闭起来,不再放人进入塔内。 虎丘塔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外形,引起了不少古建筑学者的兴趣,早在1936年的8月和9月,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古建筑学家刘敦桢就两次到苏州,专程考察虎丘塔,但均因塔门封闭而未能人内,他见到的是“各层外檐与塔顶亦大部崩圮,唯壁面、额、柱、斗、棋尚保存一部”。刘先生详细考察了残破的塔,还拍了多幅照片,并把考察结果写进了《苏州古建筑调查记》。 至新中国建立前后,古老的虎丘塔似乎再也承受不了历史沧桑的磨难,塔体已倾斜弯曲,浑身裂缝,残破不堪,岌岌可危。1953年的一天,虎丘山寺院住持楚光突然听到虎丘塔东北角的封门处轰然一声巨响,砖石崩裂满地,千年古塔似乎在发出即将倒塌的信号。楚光和尚立即向有关方面报告求救。 苏州政府有关部门在计划抢修之前,首先邀请了刘敦桢先生前来实地考察。为了安全地进入塔内,又特地在塔的南面搭了三层高的竹架子,准备从第三层进塔勘察,以避免从底层进塔的危险。 刘敦桢先生十分高兴能参加虎丘塔的考察、抢修工作,进入虎丘塔,正是刘先生多年的愿望。为了能全面了解虎丘塔各层的结构情况,他坚持要从塔的底层进入,然后逐层勘察,直至塔顶。有关人员尊重刘先生的意见,借来了长竹梯,由底层进入塔内,再通过竹梯,爬上二层、三层。 登上第七层,由于塔刹部分毁坏无存,顶部已变成一个空洞,抬头可以看见蓝天白云。当时一起登塔的人都感到风声呼号,整个塔身似乎都在摇晃,好像随时都会倒塌。而刘先生站立在塔的最高处,仔细观察了塔身的裂缝后判断说:“看来问题主要在塔基。”当登塔陪同人员急着催刘先生下塔时,刘先生笑了笑说:“如果虎丘塔此时突然倒塌,我们一下子都被埋葬在里面,粉身碎骨,也是义不容辞,心安理得的。” 这次考察后,刘敦桢先生于1954年在《文物参考资料》(即今《文物》期刊前身)上发表了《苏州云岩寺塔》的论文,科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虎丘塔的历史和现状,为后人维修和研究虎丘塔奠定了基础。 1956年至1957年,苏州有关部门开始了抢修虎丘塔的工作。首先对塔身进行了加固,即在每层塔身加钢箍三道,并在每层楼面的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加置十字钢筋,与塔身钢筋拉结在一起;对塔体裂缝和塔壁缺损部位喷灌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这次抢修,还在塔的二、三、四层的楼层窖穴中发现了越窑青瓷莲花碗、楠木经箱、刺绣经帙、檀龛宝相和石函、经卷、经袱、钱币和铜镜等一批五代至北宋初年的文物,为研究虎丘塔和五代、宋初的苏州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越窑青瓷莲花碗,碗身和承托都由大瓣莲花图案组成,犹如出水芙蓉,造型精美,釉色滋润,为青瓷中的极品,现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61年,虎丘塔(云岩寺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这次以加固塔基和基础为主,在塔底外围2—2.8米处共打了44个深坑,直至岩石层。再在坑里构筑混凝土壳体基础,力图从根本上消除塔体沉降和倾斜的威胁。目前,塔体稳定,倾斜和沉降的变化都降到了极小的范围。 今天,雄伟的虎丘塔仍然屹立在虎丘山的山巅上,南来北往的过客未到苏州,远远的就先看到了它的雄姿。它是苏州古老历史的见证,是苏州人心中“家乡”的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