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山麓元山寺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6-04-01
元山寺古称玄山祖庙,位于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玄武山麓。占地面积为3356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当地乡民在玄武山置一小庙,供奉“北极真武玄天上帝”,香火颇盛。

  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碣石建卫,二十七年(1394年)建城,遂将小庙重建,定名为玄武庙。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碣石卫总后侯继高主持规划扩建,建筑格局为多组四合院对称式宫殿群体,坐北朝南、卧岗面海,依山递筑的寺院。其建长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计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厅堂、院落、左右庑廊、方丈厅及僧房等建筑九十九间。寺间供奉玄天上帝、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弥勒、达摩等佛像。并置寺田岁租,居僧礼佛(详见本书第四章之“新建碣石玄武山碑记)。同时在寺后置福昨塔,始称为玄山寺。后因避清代康熙(玄烨)帝讳,改“玄”作“元”,故有“元天上帝”、“元山祖庙”、“元山寺”之称。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于寺前百米处置建戏台,与寺宇、福星塔形成三点一线。

元山寺于明清,几度修葺,至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起例定十年一度进行维修重光。由于定期维修,保护完好。至今仍使元山寺保留着重斗叠拱,雕梁画栋,各种木雕、石雕、花鸟鱼虫,千姿百态、巧夺天工,宫殿庙顶,高脊飞瓴。寺内的各式各样铜铸、玉雕、陶器、泥塑神像,无不形神兼备,工艺精湛。使人感受到富丽堂皇,又肃穆端庄的明、清年代的建筑风貌和工艺珍品艺术造谐的独特风格。

  元山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古代碣石卫的历史息息相关,她不仅是闽南语系海内外信众所敬仰的宗教圣地,也是古代粤东海防军事指挥中枢。历经明清两代,数百年间,沧海桑田,大量珍贵藏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记载着中华民族特别是广东沿海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辉煌史绩。碣石设卫之后,元山寺更是朝廷钦差、官员和名人贤达到这里防务、聚会、游览、观光、朝山瞻奉之地。至今玄武山及元山寺周围仍保存有历史名人留下的诸多摩托车崖碑刻,题匾。有明代嘉靖四十三年抗倭名将俞大猷的题石“万世太平”,万历十年巡兵备道姚龙因等的题碑“三台保障”,清光绪十六年镇碣使者邓万林的题石“山不在高”等;更有清道光十九年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题匾“灵声满道”,以及其他提督、总兵官和名人贤达等题匾多面奉挂于元山寺内。其中林则徐和刘永福的题匾被列为中华名匾。这些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均具有高度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同时也证明了碣石卫海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玄武山元山寺驰名海内外的宗教信仰地位。

  元山寺是一处古建筑颇具规模,文物保护较为完整的名胜古迹。1989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