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老刘tdrhg 2016-04-02

      安阳府城隍庙,又名威灵公庙、彰德府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鼓楼东街6号。城隍作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府城隍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773平方米,建筑面积2792平方米。布局为四进院落、五座大殿。每院以大殿为主体,配有左右对称的廊房或配房,后院东侧有三座道房,前院有牌楼、照壁、泮池,中轴线上为五座大殿。屋顶有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屋檐分单檐和重檐结构。布局结构严谨,建筑材料均为木质结构,青砖墙面,方砖地面,草白玉檐石,琉璃瓦顶。为安阳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彰德府城隍庙的建筑,基本保持原貌,为研究中国古代汉族建筑艺术和道教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安阳为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地灵人杰,具有极其丰富的汉族民间风俗和民间艺术宝藏。重修后的府城隍庙辟为市民俗博物馆,收藏展示安阳市民间艺术家们创作的农民画、书法、泥塑、根雕、剪纸、剪叶及今人已久违的轿子、执事、手工艺品等。与古都安阳殷墟宗庙遗址的厚重大气相比,城隍庙的建筑制式和民俗展览显得饶有风味。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安阳彰德府城隍庙(国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