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战役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英明领导下,浴血奋战,首歼黄百韬兵团与碾庄,继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再歼杜聿明兵团于陈官庄,历时65昼夜,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为了纪念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的伟大胜利,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们的革命精神,1959年国务院决定在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1960年奠基,1965年11月6日建成。纪念塔高38.15米,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

淮海战役的5位总委塑像(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
淮海战役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建在淮海战役纪念塔的东南,1965年落成开放,陈毅元帅题写馆标。淮海战役纪念馆老馆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馆顶覆琉璃瓦,中间是庑殿重檐门廊,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馆藏1.5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79件。

2007年7月17日,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经过三年建设,全部完工并免费对外开放。新馆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陈展面积1.2万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

新馆陈列厅分为四个板块,分为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全景画馆七大部分,上下两层。展厅内共展出珍贵的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近3000件,比原先增加了近一千件,生动展示了淮海战役胜利的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