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人笔记

 宛平2008 2016-04-02

    兰州杂记

我们从上海乘飞机到兰州机场时已是黄昏,来机场接我们的兰州国际旅行社一位女导游,姓张,约二十五、六岁模样,一米六十多一点的个儿,身材瘦弱,脸看上去显得有点粗糙,不像南方的大多数姑娘那样,皮肤细腻而有光泽,但也不难看,在路上走,同西北其它普通的姑娘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上了汽车,张导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和司机,以及甘肃的一些情况。她给人突出的感觉是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很悦耳。据说这位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小张,是甘肃名导。

    后来在整个甘肃的旅游过程中,我感到这位导游对家乡无比的热爱,知识渊博,观察事物细致,使我们结束了甘肃的旅游后,对甘肃这个区域位置并不突出,旅游条件比较艰苦,景点开发比较落后的西北内陆省份,留下了非常深刻、美好的印象,这都应归功于这位深深挚爱家乡的张导。甘肃之旅遇到的这位女导游,也成了我至今为止多次外出旅游碰到的最优秀的导游之一。

汽车离开机场,沿着一条盘山公路向兰州城内前进,窗外是连绵延伸的低矮的小山坡,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西北的黄土高坡,与南方的山峦完全不同,山上除了黄土,就是石块。山上偶尔也能看见几株树,但到十一月已很少有叶子,枝杆细细的,长长的,就像老态龙钟的老人,没有一点生气。汽车不断地向前行驶,窗外的景色也无须多看,都是千篇一律,十分单调。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经过了一天的车马劳顿,我们大多开始闭目养神。汽车进入兰州市区,我往车窗外张望,只见马路两旁路灯已亮了,但桔黄色的灯光显得并不十分明亮,往车前看,前方有些许的霓红灯在闪烁,但不耀眼,路上也较冷清,很少有人来往,大概这儿是兰州市的郊区吧。

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是黄河流域唯一的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她又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地,在古代它就是中国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的交通要道。

 古“丝绸之路”,唐僧西去印度取经,马可.波罗探险游历以及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兰州是必经之路,且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记。特别是古丝绸之路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因此,兰州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的最佳地方,又因为黄河穿兰州城而过,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文化。兰州的历史文化积淀应该是很深厚的。

 汽车到我们下榻的饭店,已是晚上七点多钟,在房间里随便冲洗了一下,我们几个就下楼去逛兰州夜市,因为在兰州只有一天的时间,明晚就走,所以总得浏览一番。出门一看,才八点多一点,大的商店就已关门,路上行人不多,叫了一辆出租汽车,叫司机载着我们,绕兰州城走一圈,最后到小吃摊停了下来。

其实我们对兰州的风味小吃不懂,知道的就是舟山都有的兰州牛肉拉面,到了兰州就想吃一吃正宗的兰州拉面,所以每人都要了一碗。面师开始拉面,我们一边欣赏他象杂技表演,又象舞蹈演员挥舞彩带的动作,一边和他闲聊,从他那里知道了正宗兰州拉面应该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即汤清、面白、辣椒红、香菜绿、黄油黄。面师煮好了面,配齐调料,一看碗面上色彩斑斓,煞是好看,令人垂涎欲滴。我挑起面条就吃,吃进嘴里,感觉味比我们舟山的拉面浓得多,但色泽、佐料却比舟山的正宗,大概舟山开的兰州拉面店,为了适应我们的口味而刻意改变了做法。

第二天除了参观一所学校,主要游览滨河路绿色长廊。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路面宽广笔直,两边花坛、苗圃、草坪星罗棋布,在这里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摆渡,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古韵,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黄河漂流。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是黄河枯水期,偌大的黄河只是河底有点水,所以只能欣赏滨河路旁众多的精美雕塑了。

在滨河路中段,我们看到了黄河母亲雕像,这是一尊表现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精美雕塑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整个雕像有“母亲”和“男婴”组成。母亲秀发披肩,双眸慈祥地凝视孩子,身躯颀长,曲线优美,微微含笑,仰卧于纹波之上,给人以圣洁庄重之感。她的右侧偎依着一个裸身男婴,头微微左顾,举首憨笑,表现出在母亲的环抱中幸福快乐的情景。雕塑象征了黄河母亲不屈不饶地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以及在她的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呈现出黄河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对面是连绵的群山作衬托,使雕塑更显大气。
旅人笔记——甘肃篇一:兰州杂记照片翻拍后效果不好
   
在滨河路东段,我们还看到了“筏客搏浪”雕塑,再现昔日黄河上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属兰州黄河文化的主要内容。另一个“芳洲思雁”雕塑,由大小不等的三只不锈钢大雁组成,这些大雁离水展翅奋飞,寄寓了兰州生态恢复平衡,大雁重返雁滩的愿望,从雕塑中能使人联想到大雁从孕育到雄飞的生命演替过程。

在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滨江路南段,看到了丝路古道雕塑,截取了旧丝路古道上的一峰骆驼为核心,由花岗石雕成,高约6米,长大约7多,重百余吨,集中反映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盛况。一只骆驼上满载丝绸,背上骑着一个披着披风,右手搭凉篷的长者。右前方里一位深眼窟,满脸虬髯的胡商牵缰而行。骆驼的右后方是一位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在呼喊后续的驼队。雕塑构图古朴,整体凝重,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滨河路绿色长廊的雕塑,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黄河周遭及古丝路上发生的历史,呈现出这里昔日的辉煌和那个时代所拥有的开阔胸襟、恢弘气度。虽然几千年过去了,河西走廊也渐渐沉寂了,但这些雕塑又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帝国的兴衰,繁华与荒凉。

                    记于20048月,修改于201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