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好课的标准

 bangjh 2016-04-02

再谈好课的标准

文 面向太阳

几年前我曾谈过一节好课的标准,今天我又有些想法故在这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认为一节课好与不好要看三个方面12个字就行了,即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测评。下面我就分开的来说说这三个方面12个字。

一、教学目标

所谓的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后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学目标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长期目标也可以叫做教育目标,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达成,中期目标也可以称为课程目标就是学完某一门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我今天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指短期目标或者说就是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立要以学生的原有学业水平为基础,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经过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业水平达到新的层次。切记教学目标一定是指经过学习以后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认知水平,而不是教师怎么的教学过程。我经常发现有的老师不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不知道为什么而教,或者说就是为了教而教。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认知规律,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可知,认知的过程有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教学目标的达成一定要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来完成,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可知,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所谓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是用一些行为动词把相关知识与认知过程联系起来。例如“让学生记住楞次定律”与“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是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

所谓的教学环节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当然了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原则,例如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等。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式等等教学方法。

今天不想过多的谈以上的这些内容。我所要强调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否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我常发现很多老师课堂设计的教学活动不能很好的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例如:如果教学目标设定的是理解楞次定律定律,那么你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提问同学让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楞次定律或者让学生用楞次定律推断一个现象或者用楞次定律解释一个物理现象等。如果你设计让学生回忆或者默写楞次定律那么这样的教学环节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简单讲这样的教学环节就是失败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测评

所谓的教学测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或者教学结束以后对学生进行的检验,看看教学是不是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测评有过程性测评和终结性测评,我这里强调的是过程性的测评,通过测评能及时的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对原设定教学环节的修补或改变。因此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认知过程设计不同的评测试题。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来诊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且通过诊断能知道学生在什么地方存在问题。如果你设计的诊断性问题不能很好的反馈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那么这样的诊断性的测评就是没有意义的测评,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评测。

以上就是我对一堂课好的一个评价标准,如果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测评三者做到有机结合或者说达到了内部的一致性,那么这样的课就是一个好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