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味药】赤石脂(敛肺涩肠药8)|彭博士带您了解传统中草药

 gupeyu 2016-04-02



赤石脂 Chishizhi


  《神农本草经》

  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Al4(Si4O10) (OH)8'4H2O)。主产于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挖。拣去杂石。研末水飞或火煅水飞用。


  性能:甘、涩,温。归大肠、胃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应用:

  

  1.久泻,久痢。

  本品甘温调中,味涩质重,入于胃肠,长于涩肠止泻,尚可止血,为久泻久痢,下痢脓血之常用药物。治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脱肛等证,常与禹余粮相须为用,如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论》);若虚寒下痢,便脓血不止者,常与干姜、粳米同用,如桃花汤(《伤寒论》)。


  2.崩漏,便血。

  本品味涩能收敛止血,质重入于下焦,而以崩漏、便血者为多用。治崩漏,常与侧柏叶等同用,如滋血汤(《和剂局方》);治便血、痔疮出血,常与禹余粮、地榆等药同用。本品温涩,既可固冲,又可止带,配伍芡实等药,可用于妇女肾虚带脉失约日久而赤白带下者。


  3.疮疡久溃。

  本品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治疮疡久溃不敛,可与乳香、没药、血竭等同用,研细末,掺于与疮口。此外,外用亦治湿疮流水、外伤出血等。


  用法用量:煎服。10~20g 。外用适量。研细末撒患处或调敷。


  使用注意:湿热积滞泻痢者忌服。孕妇慎用。畏官桂。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泻痢,肠澼脓血,下血赤白。”


  2.《名医别录》:“疗腹痛肠澼,下痢赤白,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


  3.《本经逢原》:“赤石脂功专止血固下。仲景桃花汤下痢便脓血者,取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固脱,火热暴注,初痢有积滞者勿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含水硅酸铝,尚含相当多的氧化铁等物质。


  2.药理作用: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消化道内的有毒物质、细菌毒素及代谢产物,减少对肠道粘膜的刺激,而呈止泻作用。对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能制止胃肠道出血,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


  3.临床研究:取赤石脂、白及,用量按1:1比例配制,温开水调成糊状空腹服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0例,总有效率95%(《浙江中医杂志》,1991,6:247)。复方石脂片(赤石脂、枯矾、天仙子)治疗慢性腹泻35例,总有效率为943%(《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3:146)。取赤石脂、冰片,用量比例为10:1,将二药分别研细末。外敷,治烧伤(《四川中医》,1985,8:5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