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关清明

 郑公书馆298 2016-04-02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一首《清明雨上》,写出了伤感,唱出了哀思,道出了怀念。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在蒙蒙细雨中,人们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清明那些事。

清明节由来

起源一介子推的传说

事关清明

晋文公昔日为公子流亡国外期间,有一次来到一处渺无人烟之地,饥寒交迫,无力前行,情况危急之际,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救了晋文公一命,这才有其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风采。然而,晋文公在重掌国政,封赏群臣时,却忘记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争功讨赏,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听说后非常羞愧,亲自去请他出山,甚至以火烧绵山相逼,然而介子推不愿下山,最终被烧死,仅留下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起源二节气清明

事关清明

清明节的名称与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最终在唐朝演化出作为节日的清明。

清明习俗

习俗一扫墓祭祖

事关清明

此种习俗与上文所说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战国乃至秦汉,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而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

习俗二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事关清明

此种习俗是清明节吸收上巳节的内容而成。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诗有云:“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唐代大诗人王维有诗云:“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习俗三插柳、植树

事关清明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认为,这是在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认为这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则认为缘起于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事关清明

西咸新区

一个有情怀的国家级新区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