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为什么总是人云亦云?“从众心理”

 郑公书馆298 2016-04-02

孩子为什么总是人云亦云?“从众心理”

心理学家阿希,曾做个一个实验。他请了6个大学生自愿做他的试验者,并说试验的目的是研究视觉情况。但他却悄悄地让其中的5个人先到了实验室,并与他们串通好配合作假试验,然后,他们就坐在安排好的地方。当第6个人来到时,看到有5个人都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而且,他一点也不知道只有他自己是真被试验者,而其它5人只是陪伴。

孩子为什么总是人云亦云?“从众心理”

然后,阿希要他们做一个关于“线段长度”的判断。先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看了一下;接着又拿出一张画有3条线的卡片,让大家看。由于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于是这6个大学生都作出了正确判断的。但是,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先来的试验室的那5个学生,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相同的错误答案。

之后,这样的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于是,最后来到试验室的这个真被试者,开始迷惑了:究竟是自己看错了呢?还是别人看错了呢?如果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他们5个人不可能都是判断错误吧?在犹豫不决了一阵子之后,他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从众心理”,选择了与其它5个人相同的判断。

孩子为什么总是人云亦云?“从众心理”

可以看出在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下,一个人很容易在知觉、判断、认识上“随大流”,情不自禁地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言行,从而人云亦云,。

尤其是孩子,更容易产生“盲目从众心理”。如果不及早教导,就会缺乏主见与独立,处处都给别人学。别人学画画他就学画画;别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他就穿什么样的衣服,别人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

作为家长,一定要早些告诉孩子,做事不可随波逐流,遇到事情一定要学会自己拿主意,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平时要多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使孩子逐渐成为一个独立性而不盲从的人。

欢迎订阅“亲子关爱”头条号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