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会人物】贺颖奇:对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学方法的体会

 mdm508 2016-04-02

贺颖奇(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


学院自独立举办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项目之始,不仅提出高标准的培养目标,而且提倡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教法研究与实践,通过多年实践,已形成学院特色教学模式。现结合自己所承担的双证及单证MPAcc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和《管理会计系统》这两门课(简称“双管”课)的教学工作,谈点MPAcc教学方法的体会。

1

格物致知,师法之基

作为一名教师仅仅对教学方法的了解乃至精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全局视野下,把握实现MPAcc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程体系及其内在关系,把握某一门特定课程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功能,再把握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应如何传导培养目标的要求。MPAcc教育突出的特点是面向实践应用,强调解决实务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如何在教学环节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首先要对临的挑战。按照学院MPAcc培养方案设定的目标,MPAcc的教学体系的搭建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这种关系结构中,传统思维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往往对“核心构件”非常关注,疏于平台、环境要素的作用。实际上,没有平台和环境要素的支撑,核心构件设计的功能作用就很难理解,其所表达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处于孤立状态,很难传导给目标需求。由此会导致教师所使用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催化教学等流于形式,或者方法创新的动力不足,同时导致学生最终还是停留在为“学分”而学习的状态。

我们的做法是将案例教学法与催化教学法相结合,调动学生所学过的基础平台知识,通过案例情景的重现,把“问题”回归到“环境要素”当中,让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在环境约束下进行传递,在知识技能与培养目标之间搭起“应用”之桥。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即“器”。但是,如何“利器”却非简单和容易之事。首先,应当将“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转换为四个“功能平台”,即系统知识学习平台、实践经验分享平台、师生思想交流平台、校友网络搭建平台。将知识及其应用、学院发展战略及其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社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要素整合在一起,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加以体现,从而大大提高课程的丰富性、互动性和兴趣性,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地思考、体验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过程,调动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做好教学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工作。但有两点常被忽视的问题:

 (1)需求研究环节,重点要考虑单证在职学生与双证应届毕业生的差异,如果在一个课堂中同时有这两类学生,则还需要考虑差异平衡的问题。

 (2)把握好学位教育特点。无论是单证班还是双证班,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学位课程教育的以下特点: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同时要突出应用关键点,在强调科学体系的同时要兼顾实务体系对接的要求,在强调科学逻辑性的同时要关注技术方法应用的孤立性所带来局限,在强调整体教学流程标准化的同时要平衡流程具体节点上的个性化体现、在强调学生预备知识完备性的同时要协调课程定位的层级差异。

3

循序善诱,水到渠成

 教学方法运用成功与否,最终要通过是否有效地达成培养目标来判断。在“双管”课程中,案例教学法是基本方法。但是,由于中国学生受传统以及学习惯的影响,我们无法照搬英、美等国成熟的经验做法。现实教学组织中,一方面教师的讲授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教授的时间占比还不能讲的“太少”;另一方面,还需要组织好案例的互动讨论与分析环节,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会每种管理会计与控制方法的内涵、应用条件和局限性,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蕴育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技术手段的应用之中,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可水到渠成。

贺颖奇,男,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现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会计系主任,管理会计研究所所长,学院教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分会理事、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企业管理顾问。2013年以来,以专家身份参与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调研、起草与修订工作。

教育背景:2001-2003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会计与管理控制、企业财务决策与战略等领域的研究; 2000年获得厦门大学攻读会计学(管理会计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获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6年获河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2010年5月-今: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中作; 2003年7月2010年4月在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任会计研究所党支部书记;1995年9月至2001年5月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1986年7月至1992年9月在河北大学经济系任教。

研究领域与兴趣:长期以来主要在经济学、管理学与会计学交叉领域开展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企业理论与会计学相结合的理论与应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战略决策支持财务理论与应用、管理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等。

主要研究成果:2003年来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中国审计》等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出版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企业并购等书著,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财政部、中纪委、审计署委托课题14项,大中型企业委托课题19项。

主讲课程:为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课程: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战略成本管理、管理控制系统等。为高级培训项目主讲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成本管理模式与控制系统、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控制模式、企业风险管理、企业战略与平衡计分卡、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企业绩效与高管激励、战略财务与大资金(司库)管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