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白釉划花花卉纹椭圆形枕 金代。长27.7厘米,宽18.7厘米,高11厘米。椭圆形,枕面稍稍出檐,两端微翘,侧壁近垂直。划花。直白釉,木光。黄土胎。枕面随形划三周边框线,边框线内划花卉纹,稍显草率。底有横式卓栏“张家造”窑戳。 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187、白釉划花“明昌六年”出檐长方形枕 金代。长28厘米,宽16.5厘米,高9.5厘米。枕面出檐,四侧壁皆为素面白釉。枕面以四条直线为外框,以两条蓖划线为里框,里框内有蓖划地及折枝牡丹花。底部有横式长方框“张家造”窑戳,并墨书“明昌六年六月二十日……”款。 磁县都党乡冶子村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金代。台座长10厘米,宽17.3厘米,总高米(枕面端部)12.8厘。卧童枕。在一椭圆形台上,一童子侧卧,手抱花束,用手和膝托顶荷叶形枕面。黄白胎,细而疏松。枕面印花,缠枝牡丹纹,印纹极浅细。童子托座模制。 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口径17厘米,足径7厘米,高8厘米。圆唇,敞口,深腹,腹壁斜曲,高圈足,挖足过肩,碗底有砂堆支烧痕迹。白袖,木光,施釉不到底。青灰胎。白地褐花,内底绘双圈,内书“王”字,是元代磁州窑典型器物。 1976年磁县南开河村元代木船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口径17.2厘米,足径6.6厘米,高8.2厘米。方唇,直口,斜直壁,矮圈足内高外低,足心有旋凸,内底有一圈形凹陷。无支烧痕。黑釉铁锈花,釉色漆黑光亮,施半釉,以下施酱黑色护胎釉,护胎釉施至底足。灰褐胎,坚致,有肉眼可见的气孔。内壁近口部用棕色酱彩有规律地画两排竖道纹。 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口径16.7厘米,底径6.5厘米,高3.5厘米。平沿、曲腹。盘内墨书草体“酒”字。字体一气呵成,纵情放逸,颇具唐代“颠张醉素”之风。 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口径15.4厘米,底径6.5厘米,高3.6厘米。宽沿,浅腹,短圈足。盘内心竖写行楷“一色好酒”四字。字体拙中见巧。 1987年磁县观台窑遗址发掘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口径17。1厘米,底径6.6厘米,高3.5厘米。板肿唇内敛,斜腹微曲,矮圈足。盘内和外壁上半部施白釉,泛黄,开细碎片,木光,盘内有砂堆支烧痕迹。外壁下半部至圈足施黑褐釉,裹足刮釉。灰白胎,坚致。白地褐花。盘内书写“清净”二字。书法随意自然。 征集。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194、白地黑花书“缟使”盘 元代。口径18厘米,底径9.7厘米,高2.5厘米。圆唇,宽沿、浅腹,矮圈足。盘内满白釉,盘外沿以下满黑釉。盘心行书竖写“缟使”两字。 征集。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口径17.8厘米,高4厘米。胎灰白,白釉,敞口,圈足,背面施黑釉,盘边有黑线为框。器内有三道弦纹,竖排行书:“清风细雨,黄花红叶。”字体俊秀,隶楷相融,潇洒流畅。 1976年磁县南开河村元代木船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口径12.5厘米,底径6.2厘米,高3.3厘米。圆唇,曲腹,矮圈足,施半釉。盘心三圈内绘花卉纹。 1976年磁县南开河村元代木船一号船出土。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197、白釉书“内府”梅瓶 元代。口径5.6厘米,底经12.9厘米,最大腹径18.5厘米,高33.5厘米。小口,口沿外翻,唇部施黑釉,短颈,丰肩,上腹较鼓,下腹内收,隐圈足。肩部斜书“内府”两字。体形丰满,曲线优美。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石区文物保管所收藏。
元代。口径5.8厘米,底径14厘米,高34.4厘米。小盘口,口沿外翻,短颈,丰肩,长腹,上腹较鼓,下腹内收,近足微外侈,隐圈足。小盘口及瓶内为黑釉,颈至底为白釉,肩部斜楷书“内府”两字。造型丰满,大气端庄。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二里沟窑址元代层出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收藏。 199、黑釉划书“内府”梅瓶 元代。口径6厘米,底径11.8厘米,最大腹径20厘米,高35厘米。通体施黑釉。小口,口沿外翻,短颈,丰肩,上腹较鼓,下腹内收,隐圈足。肩部划书“内府”二字。造型端庄,体态丰满。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元代。口径14厘米,底径22厘米,高51.5厘米。圆唇外卷,口较大,短直颈,圆肩,上腹鼓,下腹斜内收,圈足稍外撇。肩颈间贴宽大叶片状四系。上腹施白釉,两面相对圆弧形开光,开光内绘翘尾展翅飞翔的凤凰;下腹及圈足施酱釉。体形硕大,绘画大气豪放,是一件颇具元代草原风格的典型器物。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出土。河北省邯郸市博物馆收藏。 201、白地黑花书【山坡里羊】散曲四系瓶 元代。口径7厘米,底径8.2厘米,高36.1厘米。瓶体略呈橄榄形,圆唇,口外侈,短束颈,溜肩,下腹垂,斜内收,圈足。肩颈间贴四叶片状四系,其间绘花草纹。上腹部墨书元代陈草庵【山坡里羊】散曲一首:“晨鸡初报,昏鸦争噪,那一个不在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下腹及圈足施酱釉,上腹白釉泛黄。红褐胎,坚硬。虽书写潦草,与陈草庵【山坡羊】散曲原文略有不同,但保存了元散曲实物资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出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收藏。
元代。口径4.8厘米,底径8.8厘米,最大腹径14.8厘米,高16.7厘米。瓶体呈橄榄形,唇口外敞,短颈,肩附叶片状四系,溜肩,圈足外撇。上半部施白釉,下半部施黑釉,肩部褐彩绘双圈,上腹部褐彩行书一周“远浦归帆”四字,为《潇湘八景》之一,字体厚重有力。瓶体黑白分明,瘦巧纤小,质朴无华。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出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收藏。
元代。口径4.7厘米,底径9厘米,最大腹径14.5厘米,高27米。瓶体呈橄榄形,黑色唇口外敞,短颈,肩附叶片状四系,溜肩,圈足外撇。上半部施白釉,下半部施黑釉,肩部褐彩绘双圈,上腹部黑彩绘散草纹一周。造型挺拔,绘画粗犷随意。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中街出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元代。口径46.1厘米,底径25.2厘米,高13厘米。敞口,宽卷沿,斜直壁,浅腹,凹平底,隐圈足。内壁施白地黑花。其中沿面饰多条弦线,腹壁上绘两条弦线,下绘两组对称的图案:一组为缠枝花卉,另一组为喇叭形,内绘满蝌蚪纹。底面双弦线边框内绘有两个人物:一人牵着毛驴,一人手拿鞭子骑在毛驴背上。在白釉盆上画人物是极为稀少的。 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直径44厘米,高12厘米。宽平折沿,沿端上翻,斜直壁,平底。白地黑花。外施黑釉,底部露胎。灰白胎,坚致。盆沿黑彩绘水珠和旋纹;盆内壁绘三开光,内绘慈姑叶,水波纹为地,开光间填充荷叶;盆底绘对蒂荷花两朵和一片大荷叶及似蓖纹间以慈姑叶,水波纹为地。花纹突出,色彩鲜亮,绘画生动自然。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元代。口径46.6厘米,底径25.3厘米,高13.5厘米。敞口,宽沿微卷,斜直壁,浅腹,凹平底,隐圈足。内壁施白地黑花。腹壁上绘两条弦线,双开光内绘两组对称的图案:一组为喇叭形,内绘两朵半幅花卉;另一组为细密的水草。底面双弦线边框内绘飞翔的大雁,雁首前伸,双脚后扬,叠层描绘,水藻随水流动而漂动,呼之欲出。 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直径46厘米,高15厘米。宽外卷沿,斜直壁,平底。白地黑花。里施白釉,外施黑釉,底部露胎。灰白胎,坚致。盆内壁三开光,内绘满竖向水草,开光间填充简笔荷叶;盆底画游鱼逐食水草。黑彩色泽深沉,黑白对比强烈,鱼儿和水草动感十足,活灵活现。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私人收藏。
元代。口径47.5厘米,底径26.7厘米,高12.5厘米。敞口,宽卷沿,斜直壁,浅腹,凹平底,隐圈足。内壁施白地黑花。其中沿面饰多条弦线,腹壁上绘两条弦线,下绘两组对称的缠枝花卉和半幅花朵,底面双弦线边框内绘鱼藻纹图案。 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
元代。直径36厘米,高15厘米。宽外卷沿,斜直壁,平底。白地黑花,里施白釉,外施黑釉,底部露胎。灰白胎,坚致。盆沿黑彩绘水草和水珠纹,盆内壁饰上、下两组双弦纹和大面积细密曲线纹,盆底画游鱼逐食水草。形象生动,富于装饰趣味,黑花色泽淡雅。 1982年河北省广平县东张孟村窑藏出土。河北省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收藏。 版权申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