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吃饭不加盐,“虐待”还是呵护?

 岑迪迪 2016-04-03
 
上周参加一个饭局,一位阿姨当了奶奶,一直在愤愤不平又义正言辞地向我们控诉对现在年轻小夫妻的不理解,尤其是在不给宝宝吃盐这件事情上。“说什么1岁以下不能吃盐,每天做饭还要分开做,哪有这么多讲究啊,我们那个时候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说法!不吃盐的话饭菜哪有味道!”另外一位长辈也附和说:“孩子100天的时候,要每样食物和味道都给他喂一点,这样长大才不挑食。”

好了,这绝对是普遍现象,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应该都知道,对于婴幼儿,甚至大一点的宝宝来说,少盐少糖都是绝对没错的,但具体怎么说,要怎么做?

槽点一
说句不好听的,加盐才是“虐待”

就像荷兰妖麻麻(PS:荷兰妖麻麻的健康饮食文即将发布哦)说的:“孩子爷爷奶奶确实是经常不理解,不给孩子饭里面加盐就觉得是虐待孩子。”但说句不好听的,加盐才是“虐待”。这是因为婴儿的肾脏还无法处理大量的钠,这也是为什么动物乳汁都是低钠的原因。过早摄入食盐有各种风险和隐患,食盐是氯化钠,钠摄入过多会增加今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般来说,1岁以内都不应该摄入食盐,就算1岁以后,也应该采取少盐少糖的饮食,记住日常饮食已经含有宝宝所需要的钠,如果是从身体所需考虑补充食盐完全不必要,如果从口味考虑则更加不应该。

根据最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岁以内婴儿不建议使用任何调味品,1-3岁的幼儿每天也才1克多一点,“考虑上天然食物本来含有的钠,也就需要一克盐”(观点来源@营养师顾中一)。那么一克食盐是多少?也就相当于一个黄豆粒大小,所以真的是很少的量。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家庭成员配合支持,在3岁以前都可以不摄入食盐。


槽点二
不吃盐就没劲?敢问你是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吗?

“宝宝不吃盐,以后学走路就没劲。”老人这样说。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一般干体力活的人口味都很重,如果在一碗酱油捞饭和鱼生盖饭之间做选择,他们恐怕还是会选择酱油捞饭,否则感觉自己就没吃东西一样,就干活没劲。这个说法首先是跟一代人的心理作用有关,插播一个小川看过的写周星驰的文章,里面讲到周星驰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那个时候他觉得酱油捞饭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在过去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的年代,食物匮乏,如果有重盐调味,就能一口菜就几大口米饭,这种饱腹感带来的是幸福和力气。

其次,正如@儿童营养刘长伟 所说:“在以前普通老百姓家庭吃盐成“奢侈”,甚至几天吃不到盐,还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样下来,人体流失的钠得不到补充,会导致体内缺乏,出现电解质紊乱,导致人体乏力。”

但在当今社会,吃不到盐、吃不起丰富种类食物的家庭已经不存在,不吃盐就没劲的说法已经不符合当代国情。

槽点三
宝宝都没有吃过盐,哪来的咸淡感受?

这也是老人常用的理由,认为宝宝不吃辅食是因为食物没有加盐、糖、酱油等味道,所以宝宝不爱吃。试想一下,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咸味,他怎么会知道自己想要吃咸的呢?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受过重口味的刺激,他怎么会拒绝清淡呢?我们应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习惯清淡的饮食,品味食物的天然味道。父母应该从食物外观、就餐环境、餐具、就餐习惯等方面下手,调动宝宝探索的兴趣和吃饭的欲望。相反,如果过早接触到各种味道,宝宝有可能会学会挑食和拒绝进食原味食物。就像医生反复强调的,6个月以内不要给宝宝喝甜味果汁,因为这样会让他不爱喝水。

最后建议
清淡饮食习惯让宝宝受益终生

宝宝开始吃大人饭时,家庭饮食习惯就基本上决定了宝宝今后的口味。重口味家庭的宝宝长大以后多半也是喜欢大排档食物。但是我们现在都知道,高盐、高糖饮食会带来种种健康威胁,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you are what you eat。为了宝宝,也为了自己,建立合理的用盐习惯,才是长久之计。

为确保不让宝宝养成爱吃盐的习惯,并帮助其他家庭成员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应学会经常阅读食物标签。你可能会发现,最不可能含盐的食物里却含有大量钠,包括面包、早餐麦片、饼干等。虽然宝宝很快也会吃这些食物,也并不意味着宝宝永远不能吃炸薯条和甜甜圈,但希望我们为宝宝提供的早期饮食经验,可以为宝宝未来的饮食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文由@小川 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 所有
如需转载,请微博、微信联系

萌芽研究所微信公众号:myyjs_bud
萌芽君个人微信号:mengyayanjiusuo
萌芽君微博:@萌芽研究所BUD

喜欢请转发分享,谢谢支持

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
我们是关注0-6岁宝宝的萌芽研究所,由香港大学的妈妈创立。我们拒绝一切毫无根据的人云亦云,只提供先进、思辨、科学的育儿常识,打造精英妈妈交流平台。萌芽研究所BUD,最用心的Baby's Updating Diar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