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太上——玄门礼仪之入庙前的准备 斋戒 在选对了良辰吉日之后,进入道教庙宇、宫观之前,要充份做好准备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斋戒”,很多朋友都说,“哦,斋戒,就是吃素吗”,这是很片面的讲法。斋字,原指清洁、清静的意思,道教的斋是指一个道士独居修身,不吃太多的食物,戒食各种肉类和有气味的蔬菜,然后忏悔各种自己犯下罪业的仪式。斋戒则有摒除一切杂乱的念头,令心专一的含义。为什么我们在斋戒的过程中不吃肉,因为食肉可令人身中欲火加剧,吃气味大的食物令人性格火爆,都会干扰修道。只有戒除这些食物,同时斋耳,即断绝收听音乐、是非和诽谤之语;斋鼻,不闻各种气味;斋目,不见女色、尸体、财宝等;斋身,不杀不盗不行男女之事;以至于斋心,几万缘摈弃,与道想通的境界。《庄子》里曾有一种“心斋”的修炼法,在睡觉时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为一下,若专一行之可令人收视返听,渐入道德佳境。总结来看,斋就是不要做杂乱的琐事,不去看、不去听、不去吃引起人是非、欲望的事情,令人精神专一,魂魄不散。这也就是“斋戒”的核心了。 一般,入庙前一天夜里应开始斋戒,不宜吃肉和有气味的菜(香菜、大蒜、韭菜等)不吃水果中的槟榔、石榴,不可饮酒不可行房事。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近期做过的事情,尤其是做过不好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明日在神前忏悔。然后,就是清静地睡下,可以练习《庄子》里的“心斋”法入睡,会有帮助睡眠和促进睡眠质量的效果出现。 衣着 “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衣着是蛮荒与文明的分界线。在很多遍蛮地区,虽然文明落后,但亦知在礼敬祖先之时候应穿得体的衣物。我们礼敬太上礼敬各位天尊也应注意自己的衣着。按老的道教的标准来说,不应穿着过度暴露的衣服和不整洁的衣服,这些都有对神明不敬的含义。女生不宜穿着短裙和过短的热裤,不宜穿极其低胸和开气的衣服,不宜穿露脐的衣服。男士要主意不可穿着裤衩,不能打赤膊,不能穿大凉拖鞋,有纽扣的衣服要扣好纽扣。原则上,从礼敬的角度应穿长袖,并且遮蔽自己的手和脖子为宜。现代,有很多热衷古典文化以及汉文化复兴的朋友,在道教节日的时候穿着汉服进入庙宇朝拜,一来恢复古制二来弘扬和传播我们祖先的衣裳文化,帮助中华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是有益的。总而言之,入庙朝拜的衣服要符合一下两点: 1、与宗教场合气氛配合,端庄正式 2、与大道清静之含义吻合,做到干净整洁 去庙里带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单纯的礼拜神仙还是有一定的祈求还是还愿?一般单纯的出于对神仙、祖师的敬重,只需要准备香和蜡烛,有实力的朋友可以准备花、果、灯油以及供养金。如果,进入庙宇是许愿,应备有香烛花果,有的地方习俗中还有纸金一说,当然天尊不会也不需要金钱,焚烧纸金源自古代汉民族传统礼仪中的“焚帛”以代表人礼敬天尊,传达一种信用之意。在纸金的选择方面需要注意,黄纸钱白纸钱是给予下等鬼类所受用的,而非表达对神明敬意的纸金,拜神的时候请选择表面糊有金箔、银箔或者锡箔的纸金,以表达对神明的心意。当然,在现在全球力求环保的号召下,信众也不宜多焚纸金,可以以简单的香花水果灯油(道教所需的 “五供养”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此外,如果对神明有所祈祷还可以携带一封文疏,写上祈祷的心愿,在焚香以后在香炉中一并焚化,以祈求神明的眷佑,其中需要注明若神明搭救弟子,则应以何等物品还愿。譬如五斤灯油、五百元香火钱,或者许愿若神明显应则自己于社区、老人院做义工,或者为乡里修桥铺路造福一方。如果,此行是还愿,除了香花水果灯油以及供养金之类的外,还需在神前禀明已经为道观捐助五斤灯油或者供养金,或者已经在老人公寓做义工20小时等。这些供养,并非神明所需所取,神乃是了断五毒五道门远离贪嗔痴颠倒之苦之圣,放着天上的珍馐不用何必贪恋人间的几斤香油和多少钱?所谓,许愿还愿只能表示人与神的信用。因为我们在神前许愿,即是与天神结盟,盟必有信。凡人最贪恋的就是钱,故而在玩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用钱来衡量一下人与神的盟约,检验人是否能舍得为盟约付出自己最贪恋的东西。道教的供养、镇信都是这个含义。记住了我们要带去庙里什么,便可以上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