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神气的天命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开泰著)

 供需相应 2016-04-03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寒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生命之神因应调节,使生命之气随寒热的变化而变化。自然的寒热变化是自在的,生命之应是被动的,气化活动因应自然寒热的变化,调节自身的寒热。这种调节,是互补性的调节,自然寒,气化活动的热就多一些,自然热,气化活动的寒就多一些。秋冬多寒,气化活动的总体趋向于热,腠理固秘以护其阳,在这种情况下,要防止热之太过,故养阴以涵阳,所谓秋冬养阴;春夏多热,气化活动总体趋向于寒,腠理开泄以散其热,就要避免寒之太过,注意养阳以防伤阴,所谓春夏养阳。大自然很神奇,暑热出产热性的生姜辣椒,进入秋凉出产寒凉的萝卜和梨。中国人很聪明,冬吃萝卜夏吃姜。

生姜辣椒性热,以温养之;萝卜梨性凉,以润养之,有利于气化活动的平衡。气化活动因应春夏秋冬的寒热变化,顺应外界寒热温凉,若外界寒热温凉和饮食之性的寒热温凉适度,气化活动的寒热变化就不会太大的波动。因此,对内春夏要养阳不能伤阳,对环境的要求是需要去热就凉,薄衣寒食而处阴凉之地;对内秋冬要养阴不能伤阴,对环境的要求是去寒就温,厚衣温食而处暖和之地,也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方法。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谓时当温,必将理以凉;时当暑,必将理以冷。凉冷合宜,不可太过,故能扶阴气以养阳气也。时当凉,必得理以温;时当寒,必得理以热。温热合宜,不可太过,故能扶阳气以养阴气也。阴阳俱养,则人气和平。”

生命以元神为根,元神以“阴平阳秘”为本。为了顺应自然的寒热,秋冬时节气化活动以内在藏纳、温养为基本特点,肌表固秘之,外界之寒就不会影响内在元神;春夏时节以生发、发泄为基本特点,肌表开泄之,外界之热就不会影响内在元神。寒热是地球亿万年来的自然规律,春夏秋冬的交替往来亘古不变,生命因应这样的寒热规律,内在气化活动也就形成了秋冬闭藏而热,春夏开泄而寒的互补性因应协调规律。

气化活动的寒热变化,正常情况下和自然寒热呈反向运动的态势,自然寒则气化热,自然热则气化寒。在春夏热盛,肝主应春而生发,心主应夏而开泄,将军之官的肝和火热之藏的心,得以泄之于外,热泄于外,则气化活动出现寒的变化态势。春夏阳热旺盛,白昼长而夜间短,草木生发庄稼播种,人们的活动量增加,形体消耗量加大,气化活动以长养形体为主,生命之气向外发泄而汗出,内在的气化就处于静的状态,静则生寒,因此生命内在就偏于寒,以中和自然旺盛的热。“阳气者,烦劳则张”,为消暑热,避免阳气外泄太过,居凉处、吃凉食,也可以养阳。但因为气化活动以寒为特征,凉不能过,过则加重内寒,直接损伤脾阳,出现腹满腹痛、泻利稀水、恶心呕吐等中焦寒盛的病机变化。

秋冬寒盛,肺主应秋而肃降,肾主应冬而藏纳,气化活动由外发转向内敛,从发泄其热变为向内温养,气化活动呈现为向内温养藏纳的态势。秋冬阳热减退,夜间长而白昼短,草枯叶落庄稼进仓,人们的活动量减少,北方猫冬南方农闲,形体消耗量减小,气化活动以充养五藏之精为主,生命之气向内温养,外部气化活动处于静而固秘的状态,内敛收藏的气化活动日趋活跃,动则生热,因此气化活动偏于热,以中和自然旺盛的寒。为避免气化活动转内而肌表阳气固秘失常,寒邪内侵,故居温处、吃热食、温养精血,藏纳气化不受影响,也可以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温之处,冷热之食,皆不能过,过则生态之寒热,转变为病态之寒热,就会出现寒性或热性的病机。寒热病机性质的认识,和寒热温凉的药性(食物之性)等认识,应该是同时形成,有了寒热本质化的理论,医疗活动就减少了表象的盲从性,具备了气化活动的理性思维和医疗方式。在本质化理论的过程中,经过了反思寒热对症治疗的因应变化,分析药材口味与寒热病象变化的关联性等,才从现象的寒热走向了本质的寒热,逐渐形成了病性、药性、食物之性等本质化的认识。

药性与病机的寒热对应,是理性本质的对应,不是直观感应的现象对应,即寒热温凉的药性和寒热的病机对应。寒性的中药对应热性的病机,热性的中药对应寒性的病机,是互补对应关系,不能将病机和药性的互补对应,当成疾病现象的对应,否则,就可能发生寒性病机用寒性药物,热性病机用热性药物。

现在盛行的三伏贴,让冬病夏治的中医理念家喻户晓。冬病夏治,属于春夏养阳的范畴,对于阳虚体寒、冬天容易发作的一些顽疾,比在冬天治疗,阳气更容易恢复。但一定要注意,冬病夏治不是冬病其它时间不能治,无论什么时候,中医都要因时制宜,结合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气化活动特点进行临床医疗决策,故任何疾病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治疗,不应抱病待时,以免病情加重。更应注意的是,三伏天大多在夏至之后,而“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始生”,阳气由上升旺盛的态势,逐渐趋向下降退让的态势,三伏天正是阳气之盛向阴气始生转换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维持阳气的平稳过渡,不能阻止阳气向阴生的转化,因此,如果没有阳气虚寒的病机,盲目地资助阳气,可能扰乱生命之气的阴阳调节,影响秋冬阳气潜藏内养。如果要因时制宜的话,个人以为,温阳的最佳时期应该是阳气生发旺盛的上升时期,也就是在“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始生”之后。

三伏贴不是不问青红皂白,不辨阳虚之有无,不责内寒之盛衰,只要是西医诊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等,都三伏贴,都冬病夏治。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等,只有经过“辨症求机”的逻辑分析,确有阳虚内寒的病机,才适宜三伏贴,适宜夏天温阳,不是阳虚有寒,三伏贴、温阳就可能没有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西医的病,纳入辨证论治之中,都属于“观其脉证”内容,是临床症状不是病机本质,是否阳虚,是否内寒,没有“辨症求机”的逻辑分析无法做出判断。不少地方的三伏贴已经背离了辨证论治,不仅把适应的病症无限地扩大化,呼吸、消化、运动、妇产、儿科等系统的疾病无所不包,而且过分地渲染临床效果,把三伏贴当成了包治百病的万应灵丹。

 

黄开泰主任中医师,从事全科中医临床40余年,获得了广大病人的赞誉和好评。发表论文40余篇,2011年出版个人专著《中医之和》,各主流网站有售。坐诊地址:北京同仁堂广顺大街店靠近望京新世界商场,手机联系:18810163076,微信号:hzr20131019,更多资料请参考:http://1137518199.qzone.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