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杂花生树,草长莺飞。 历书说:“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明清正是万物滋长的好时节。 ▲《春山暖翠图》 恽寿平 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 扫墓祭祖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寒食禁火,祭奠先人。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 荡秋千 ▲ 清 冷枚 《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所以清明节也称“秋千节”。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传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 象征生活越美好。
这天男男女女结伴出游踏青, 好比现在的情人节。 ▼ 踏青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 《踏青图》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清明踏青,唯春色与美人不可辜负。
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汉唐时期,流传踏青寻爱的故事相当多。汉武帝就是在19岁那年上巳节例行传统的“修禊”礼后,遇到才貌双全的歌女卫子夫,产生爱情,从而相伴50年。 ▲ 禹之鼎 《游园踏青图》(局部) ▼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孟浩然:“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打马球、射箭等活动是清明时节古人热衷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 ▼ 蹴鞠
古代的足球游戏,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这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用来训练武士。
在古代,足球(蹴鞠)作为顶级赛事,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人们对蹴鞠的激情,绝不亚于如今我们熬夜看世界杯的疯狂。 ▼ 插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 《桃花春柳》 李蝉 清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转载本文须注明: 来源:儒风大家(微信ID:rufengdaj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