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从教50周年暨高效课堂 全国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纪要 学习于永正老师: 扬帆《教海》五十载春风化雨丹心育桃李 阔论《五重》古稀年笔舞墨歌笃情哺新秀 五十年,笔耕不辍,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五十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五十年,桃李满天下,影响遍神州。 会场的三条横幅: 1.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 3.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于永正老师主题报告《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记录: 一、由爱因斯坦的一句话说起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全部东西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 1、家长希望语文老师给孩子留下什么? 你的孩子上了小学六年,具有哪些语文素养,你才满意? 在我12年的读书生涯中,我的恩师给我留下宝贵的财富: ★教会我认识了四千多个汉字; ★储备了丰富的词汇量,这是语言积累; ★从小教我练习书法; ★教会我了阅读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 ★给我留下了丰富的情感; ★让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写作成就了我的人生,成就了我的事业。 2、中学老师期盼我们给孩子留下什么? ①就作文而言: 错别字较少 书写较工整 格式较正确 语句较通顺 内容较具体 ②就课堂表现而言: 听讲专注 会思考 敢发言 会朗读 ③ 就习惯而言: 读书读报的习惯 书写的习惯 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 二、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学科的定性:综合性 关键词:运用 1、留下语言 (1)识字 (2)积累词语 (3)培养语感 2、留下能力 (1)书写能力 (2)阅读能力、朗读能力。 (3)表达能力 3、留下情感 4、留下兴趣和习惯 5、留下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要教会孩子学语言、用语言。 我们的语文课,要“读”字当头,要向内容分析式的阅读说再见。 语文老师要重视朗读,要把朗读落实到实处。 在我们徐州的所有小学,每天下午都有20分钟的练字时间,坚持让学生描摹书法家的字帖。 在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训练,不要轻易说好,要说就说“好”,说“准”,说得符合标准。 三、怎样留下语言、能力和习惯? 1、改变单一的教材形态 有远见的老师,应该有课程意识——认准了目标,设计并安排自己的课程。 雷夫艾斯奎斯的课程《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我的音乐课程,活动课程 李红霞的语文课程 陈琴、韩兴娥的语文课程 2、改变语文的教学形态 课程改了,课堂教学必然随之改变。 ①时间的分配 ②读、讲、练的分配 ③作业的设置:以写字、读书、习作为主 学期快结束了,有的老师还没有把课文教完,而李红霞、陈琴老师早把课文教完,并读、背了大量的古诗文;不少学生晚自习和双休日埋头苦做练习册,而我的学生却在练琴、练字、读书、游山玩水。 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是在读写的语文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管住老师的嘴巴,把时间留给学生。 3、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熟读、精思、博览、多作。” “大量读写,读写结合” “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4、重视写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写好字是小学生的重要标志。遵循规律,持之以恒。 5、重视朗读 老师要敢说:“跟我读。” 朗读好了,理解就在其中。 6、不要让作业把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填满。 ★靠做语文作业的孩子正大没有出息 ★靠读书的孩子才是厚积薄发,才是有出息的孩子。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我在课堂上,关注的不是教材,不是教案,而是学生。 ★我会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 ★孩子需要玩,需要淘气,课堂上不要太多束缚孩子。 ★如果你的学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那你一定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 大爱无言, 大道至简, 语文的魅力, 在于朗读, 在于书写, 在于品味, 在于写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