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记忆困难?1个小技巧,让孩子背诗给你听

 闻古博今 2016-04-03

前阵子,听我网络公益课的家长通过微信跟我说“孩子不愿意背诵古诗,觉得沉闷乏味,提不起兴趣。”这是每个中小学孩子大多存在的问题,原因是不懂得古诗文鉴赏。其实,这里有技巧。

时值清明,我以2首清明节的小诗为例,这是我在精英班教学中的经验,给各位家长和学子们分享一下古诗记忆技巧——联想作者核心生平

【一】

清明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记忆困难?1个小技巧,让孩子背诗给你听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杜牧核心生平:生活无忧,怀才不遇

杜牧的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祖、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26岁进土及第。岁暮卒于长安,终年五十岁。

杜牧生于晚唐,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由于怀才不遇,他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往往在生活上放旷不羁。这些都影响到他的创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晚唐,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面对这样的时代、身世,他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记忆方法:时间(清明)——地点(路上)——人物(杜牧)——作者核心生平(生活无忧,怀才不遇)——内心无奈伤痛—— 所以找酒喝——牧童指杏花村

记忆方法解读:

作者并非只是书写在古诗题目下面的名字,对作者核心生平的了解,可以直接联想到作者的感情经历。诗歌是诗人表达感情的途径,例如:杜牧的怀才不遇,直接影响到他的心情,他写的诗也难免表达出郁闷、本分的心情,所以他借助饮酒来消解自己内心的无奈。于是,就有了《清明》里借问酒家的场景。

【二】

清明

朝代:宋代

作者: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古诗记忆困难?1个小技巧,让孩子背诗给你听

王禹偁核心生平:寒窗苦读,屡受贬谪

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出身贫寒,《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记忆方法:时间(清明)——地点(家中)——人物(王禹偁)——作者核心生平(寒窗苦读,屡受贬谪)——内心失落又不服—— 所以找书看——晓窗读书

记忆方法解读:

王禹偁本是寒窗苦读晋升,然而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在清明节这一天,本该赏花饮酒踏青作乐,然而并没有酒也买不起花,连火种都是从邻居乞求到的,觉得自己如同贫苦的僧侣。但是他并不甘心,所以早上起来,寒窗苦读。

古诗记忆困难?1个小技巧,让孩子背诗给你听

中国人自古有佳节吟诗的习俗,清明节就要到了,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启示。家长朋友可以把方法介绍给孩子,让他爱上古诗,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给你朗诵诗歌了。

我一直坚持做中小学生学习方法教育,好的学习方法对孩子适用终身。如果你喜欢我的方法,可以带孩子观看我的《最强大脑》网络免费公益课。

我的微信:374067179(长按复制),或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gaoxiao32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