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性耳聋:八成出现过耳鸣

 nizijun 2016-04-03

  专家指出,人的听力非常娇嫩,耳蜗上感受声音的毛细胞的数量在人出生时就已经定了,损伤一个就少一个,是不可逆转的。而在我们的一生中,从婴幼儿到老年人,都可能因不同原因导致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受损、凋零,使听力下降,严重的甚至致耳聋。到底哪些原因可能“偷走”你的听力?日常生活中哪些误区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专家一一话你知——

  专家解读

  误区1

  听力障碍是老年人的专利

  在很多人印象中,听力下降、耳聋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其实是误解。”于锋说,听力残疾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有研究人员观察过非洲丛林里的八、九十岁的老人听力还非常好,为什么?原因就是他一生中很少受到噪声的污染。

  “人的听力非常娇嫩。耳蜗上感受声音的毛细胞的数量在人出生时就已经定了,损伤一个就少一个,是不可逆转的。”于锋指出,在我们的一生中,从婴幼儿到老年人,都可能因不同原因导致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受损、凋零,使听力下降。临床上,除了老年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在青壮年中也越来越高发。特别是40岁出头的精英人士,长期压力大、睡眠不好、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是常见诱因。而在青年人当中,长期大声听耳机造成的噪声性听力损失也越来越多见。甚至小到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和腺样体肥大等常见病也可造成孩子听力下降。临床上发现有些哺乳的婴儿易患中耳炎,医生细问发现,母亲在给婴儿哺乳时采取平卧位,当孩子吃得太多、太急,发生呛奶时,奶液可能进入中耳引发炎症。而孩子鼻咽部的增殖体(又称腺样体)可因炎性增大,使开口于附近的耳咽管也易发生感染、肿胀和堵塞,导致中耳炎。

  误区2

  老人耳聋治不治无所谓

  在我们周围,老年人听力下降甚至明显耳聋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少人以为这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体衰老反映在听力上的正常表现,挽回不了,所以治不治疗也无所谓了。

  对此,于锋指出,老年人的听力下降、耳聋可能存在多种病因,不但与外部环境噪声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还与人体血液黏滞度、血管病变、听觉系统本身的退化以及遗传因素等相关。在排除了噪声性、药物中毒性、梅尼埃病、耳蜗性耳硬化症、听神经瘤和自身免疫性等耳聋后,才考虑为老年性聋。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耳聋,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衰老是自然规律,迄今尚无法逆转。于锋说,人在45岁以后就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的程度可能会继续进行性减退。这个过程一般都是无声无息、逐步推进的,短时间可能不影响与别人的沟通交流,所以很难引起警惕。他提醒,即使确诊为老年性耳聋,也可服用营养神经和改善循环等药物,延缓听器衰老的进程,并尽量避免接触噪声,不用耳毒性药物,不食用引起血脂和血糖升高的食物等。听觉是人体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如果听力障碍严重,建议还是要适当治疗干预,比如在出现明显的交流障碍时考虑配戴助听器。不然的话,一旦失去听觉,老年人的交流能力将大打折扣,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

  “配助听器也非越贵越好。”于锋说,助听器的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但不一定贵的就适合,而要考虑舒适度和清晰度。另外,助听器一般戴在听力差的一侧,初时有个3到5个月的适应过程,适应期音量要调小点,并且每天戴的时间不要太长。而且,助听器像眼镜一样也要注意保护好,不要摔了、进水了,以免影响功能。

  误区3

  中耳炎是耳朵进水造成的

  “医生,我耳朵前几天进水,今天流脓,得了中耳炎了!”谭国杰说,门诊常有病人一见到他就给自己下“诊断”。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他介绍,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包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全身或耳部本身抵抗力下降、鼻部或者咽部的病变影响、耳朵本身发育的问题等。

  有时因怕麻烦或经济原因,很多耳朵流脓的病人会自行到药店买药治疗,但多数情况下效果都不好。谭国杰提醒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较多,甚至为厌氧菌以及真菌感染。两种以上的细菌同时感染的病例亦不少见,自行用药有可能造成二重感染或产生耐药,因此出现流脓增多时,应及时找专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另外,有不少患者经治疗后耳朵不流脓、听力有所好转,就不再进一步治疗了。殊不知,中耳炎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疗法。谭国杰分析说,静止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部分在感染控制后鼓膜穿孔是可以愈合的,但也有部分患者须手术才能治愈。而活动期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中耳乳突内多存在肉芽,必须手术才能治愈。如果是存在中耳胆脂瘤,虽不是真性肿瘤,但它具有破坏骨质的特性,必须及早手术治疗防止致命并发症的发生。

  防治支招

  防突发性耳聋

  重视不同耳鸣声发出的信号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突发性耳聋的病人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

  “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诱因。”于锋指出,突发性耳聋在国外高发的年龄是50岁左右,我国是41岁左右高发,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几乎都是精英人士,是压力最大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睡眠质量差、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耳鸣通常是突发性耳聋最主要的一个前期征兆,大约八成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之前都出现过耳鸣,有的还会同时出现耳内闷胀感、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但大家通常都难以想到这些症状会跟突发性耳聋挂上钩。

  他提醒说,突发性耳聋不单是耳朵的问题,而且有可能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或是脑血管意外当中比较轻的一个类型。著名的《柳叶刀》杂志登载过:出现突发性耳聋,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概率比常人高出6倍。他解释说,内耳的血管是脑血管的一个分支。人从动物进化到人以后,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头部的供血增加了,占到全身血供的60% ,而内耳这样的小器官的血供居然就占到全身血供的14%,是个“耗能大户”。一旦身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身体首先会丢掉内耳的功能。只要在发病两周内就医及时治疗,疗效能达到80%以上,但拖过两周以后疗效会降到只有30%。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突发性耳聋呢?于锋提醒说,不同的耳鸣声其实就是不同的信号。比如内耳出问题,往往发出的声音是马达声;神经系统出现问题,耳鸣通常是尖叫的声音;而中枢系统出现问题的耳鸣声,一般是颅鸣。 出现这三种耳鸣,必须马上去医院的耳鼻喉科详细检查。而平时则要注意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精神,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身体免疫力,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另外,注意劳逸结合、莫过度劳累,同时保持身心愉悦,配以合理的膳食、均衡的营养,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对于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应积极控制。如果发现有突发听力下降等症状,应该尽快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大部分可以治愈,而且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恢复越快。

  防噪声性耳聋

  戴耳机时间莫太长音量别太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有意无意地接触到噪声。而长期受噪声刺激,同样可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听觉损伤,即噪声性耳聋。很多年轻人无论走路、坐车、看书都喜欢戴耳机听歌、学英语等,而且耳机的音量开得越来越大,甚至无法听清楚家人或者朋友的声音,才发现听力出现了问题。

  于锋解释说,这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缓慢、进行性听觉损伤,这种损伤程度与噪声的强度和接触噪声的时间有关。短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所引起的听力下降,一般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听力可自然恢复,称为听觉疲劳。但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继续接触噪声暴露,可发展为器质性退行性病变,导致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出现永久性的损伤。

  该如何预防噪声性损伤呢?于锋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远离噪声源: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不要常接触特别吵的环境,像KTV或是比较吵的餐馆等地方尽量少去。

  2.注意防护听力:如果必须在特别吵的环境中待,尽量戴耳塞隔离噪音。

  3坚持三个6原则:在噪声大的环境下不要待超过60分钟;使用耳机时环境要安静,应尽量避免坐地铁、坐公交车时戴耳机听东西,以免不由自主调高音量盖过噪音,建议听耳机时音量不要超过总体音量的60%,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尽量用耳罩式耳机;与人交流时声音别太大,不要超过60分贝,打手机时条件允许的话尽量用免提接听。

  防慢性中耳炎

  切莫随便使用滴耳液“自治”

  耳朵有流脓性的分泌物,很多人都会到药店买滴耳液滴耳。“然而有些滴耳液却是有腐蚀性的,滴入耳朵以后不但不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谭国杰提醒说。该如何正确选择滴耳液呢?他建议,脓多时,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前,应先使用双氧水将脓液清除,再选择0.3%氧氟沙星、0.25%氯霉素或复方利福平等滴耳液,如有过敏因素存在的话,可于抗生素药水内加入糖皮质激素混合滴耳。脓少时,可用乙醇甘油制剂,如3%硼酸乙醇、 3%硼酸甘油、2.5%氯霉素甘油等等滴耳。

  另外,不正确滴耳也会影响疗效。谭国杰说,临床上有些长年耳朵流脓的患者感染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经过细问才发现是跟滴耳方法不当有关。他支招说,滴耳时可坐位或者卧位,病耳朝上,将耳郭向后上方牵拉,滴入药水3~5滴,然后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水进入中耳内,5~10分钟变换一下体位。如果是大冷天,滴耳应注意药水温度,避免头晕。此外,抗生素滴耳液不宜长期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