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船记》注

 陆安桥1871 2016-04-03

 

写在前面:

年前,笔者寻得一本清代学者顾沅编撰的《赐砚堂丛书新编》,里面全是清人明流著述。其中,我最喜欢谢鸣篁的《川船记》。《川船记》是专门记叙川江木船的文章,约2600多字。在古代游记类,《川船记》对行驶川江的木船记录如此真实细腻,实属罕见。如谢鸣篁本人所言“爰书钜细,虽一事一物,悉本土人口述者以为信,不以文讳俗,不以古易今”。笔者是峡江人,小时候比较熟悉峡江木船。今天读来,文中对川江行船、木船器具的描述,仿佛历历在目,倍感亲切。故而,笔者花时间录入、断句、标点、加注后放在网上,供热爱峡江文史的朋友们参考。

 

 

 

梦回三峡:《川船记》注

《赐砚堂丛书新编》收编的《川船记》原文

梦回三峡:《川船记》注

清朝末期的峡江木帆船(凯尔1910摄)

 

 

 

 

《川船记》

南丰谢鸣篁洯原著

长洲顾沅湘舟校1

 

蜀道之难,人皆知之矣。其于山也,复岭叠峤2,断崖绝壁,横以铁索,悬以木栈。余耳得而闻之,目得而见之,然未之躡履其地,莫得而备数之也。至于水也,乱石纵横,出没江中,冲激旋绕,澎湃震荡之声,数千里不绝于耳。上下其间者,驾一叶之扁舟,穿石罅3,抵怒澜,随其曲折而与之控。纵知其难,而莫能述其所以难,余窃有憾焉。往李白作《蜀道难》诗,亦未及舟行之险。即杜甫久处蜀地,舟楫之事,往往杂见诗篇4。然人工器用,古今之称谓各殊。后人究,无从沿据其实。辛未5,余挟药囊往返舟中,备历险阻。爰书6钜细7,虽一事一物,悉本土人口述者以为信,不以文讳俗,不以古易今。恐所记与所述不同,适以至惑耳。诚知俚语8方言,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然古人风土作记,或亦窃取斯义,后之有意蜀游者览余文,其亦可以无憾矣。乾隆二十有四年八月,既望娄东寓9斋书。

凡自东南入蜀者,皆直抵湖北之汉口,始换川船,其川船相与结伴聚处,又在汉口之下十里,曰杨林口10

川船大都以柏木为之,质最脆而制,又不甚坚。船身长若干丈,尾高耸,头方平,中直。大者受11千百石12,小者五、六百石。船仓13深若干,底面隘,中宽。纳货于内,上覆以板。每板合缝处盛以木沟,使雨不得入。桡夫即以次旁立板上,夜则露宿其处,薄以箬篷14支盖,使稍避风露。日则揭去务尽,虽盛暑雨不顾也。客居仓一,上下四旁以板围之,可容三人卧。后有柁15仓,长丈余,日为捩16柁之所,夜则船主人与柁工寝其中。旁有木板如槛。稍后有篷不去,留以祀船神及客子炊爨17之所。下水,则并客仓而去之,客亦棲息柁仓矣。

船中所需之物,柁一,梢18一,桅19一,帆一,伙掌20一,五板子一,戙21竿二,鼓一,锣一,醒木22一,桡则视船之大小以定其数,有六十人者,有四、三十人者。

柁柱围广若干,长若干,下镶以板,状如鱼尾,柄长亦丈许,穿贯柱内外,更以两木夹束左右。柄首凿孔一,用巨绳系定,柁之收纵,悉听牵制,使无急浪冲激动摇之患至。下滩之柁,迅如电,非一人所能操作,旁助者尤宜敏捷,稍一迟钝,腰肢鲜不断折。

梢以极长大木为之,三分置船头,系以绳,余悬亘水面。用则解系,以梢陷入波心。船欲左,则拗之使右;欲右,则拗之使左。不用,仍系而悬之。船长水急,首尾恒不相统摄23,故用梢以补柁之所不及。两者各得一谙练之人持之,其照应趋避,悉在彼此手挥目送中。

桅有单者,有双者。帆则皆以布为之。双者,呼为巴竿,使风平正。然遇厌风24,其帆腹受满,不能即落,每致失事。单桅,使风虽偏斜而易落,颇称稳便。

伙掌以竹片为之,古称百丈是也。大二三指许,用麻绳缠接使相联贯,绵长百丈至数十丈,以木轮收,放则听木轮旋转于船中,缠接之处,稍不坚固易于脱落,谓之抽筒25。船亦顺流而下,谓之打张26。能者随以戙竿撑定,使渐就岸,庶不为石所败。

五板子,小船之别名也。大船至宜昌时,始备船用三人,尾用一梢前置二桨,势轻快,能随波上下,环绕前后左右,以济大船之未便者。大船将泊,即遣水手先登,安置系缆桩木。次渡诸桡夫牵伙掌上岸,次以船移站,大船前二三丈许,船头架木马,一人旁立扶伙掌置马上,使不拖水而已之。船因随以进,又使一人沿岸行巡伙掌起落,遇有乱石凸凹之处,即趋前引脱,使无缺收伙掌时,仍渡诸桡夫而已之。船复荡桨前去。

上滩船,每日停泊时,甚多以负重,不利于浅近,岸又多乱石。故当欲泊之际,船头用长木二,各以棕绳缠木上预撑入水,其木轧轧,然船势稍杀,方徐徐抵岸,谓之打戙竿。

上滩之船,伙掌牵远岸,人不能悉听,故用金鼓以宣号令,方其放伙掌。有伙掌头27导引前走,众则疾趋以随之,船上急擂鼓以催之。少时鼓声稍缓而整,则伛偻狭步用力直引远甚,复鸣金28以助。或伙掌为石所阻,或滩尽欲招之使返,乃重击鼓者三,鸣金者三,以止之。

下滩船如箭离弦,惟假桡以发其势,而柁与梢亦急推以应,故击醒木以鼓舞之,使无参差不振之虞。

桡长若干,左右夹催,起落缓急,务使合一。远望之,如翔鸟之鼓翼,如蜈蚣之奋足。耶许声29与水石声相应答,岸旁听者,颇以为乐。舟中人闻之,只觉其胆寒而色沮也。上滩船,每当无纤路可通,即自南横截而北,谓之过河。桡略不加,意迳入下流,峡中漩涡大可吞舟,上下船尤宜避其险。不幸陷入,则尺寸揉折矣。故需桡之力为重,上者藉以提之,下者籍以振之。

舟师30,于地之宜更31者三。自汉口至宜昌沿江上,水平后用执柁一人,前量水32一人,船主人食之33计日34,旬余取值不过两35,下水如之。

由宜昌抵蜀之重庆,凡三千余里皆石滩,滩师36惟宜昌最著。船主人厚赀财聘之,客子盛礼貌欵37之,丰酒馔享之,有所使輙38,从命唯谨。一柁工也,恒往往相称为太公。云,上水需时日者四旬,取值不过十金。下水所需才七日,值反倍之。盖一准船主人之所得以取之也。头工掌梢者也,取值不敢与柁工较,上水三之一,下水五之一。客子亦间以酒食劳之,欲其首尾相和而不乱也。

宜昌行不及千里,有地曰归州者,为滩三,曰上新、中新、下新39,相联而下五里许。惟上新滩称极险,乱石横亘江中,如石梁焉。离北岸石稍缺,如门,仅可容一舟。门之高视,下流如深谷,上流之水又澎涨而来。所洩者,惟一门,其奔駚40跌荡、惊湍沸腾,虽建瓴之水41不是过也。于冬惟然,至夏秋,水高十余丈,已弥漫浮过其上矣。故冬间,沿岸夫马络绎不绝,以载运往来客货。自上新至下新,为地虽无几,而需费又有加于货值之十一者。

下水船先于上流泊定,视水之浅深,以定运货之多寡。本滩有惯识滩性者,亦谓之滩师,即延放舟才易时间取值亦两许。其柁梢,仍以旧工掌之,彼则独立。船高处,扬手掷足,大声疾呼,若三军赴敌,惨恻动人。两岸小船无数,皆官设以救生者。一船将下,诸船皆张目远视,持篙竚立以俟必败。舟人见之,各惴惴不能出一语。桡夫则于上流各预以绳布缠足桡桩,懼其颠人浪也,甫42至滩门,又皆蹲踞板上,以桡尾支翻向上,待船身得尽下石门,方敢起立。岸人只见层波叠浪,飘然一叶已杳,莫得其影响,少项冲喷而出,余沫犹淋。淋在人头面,观者皆为色喜。否则,直掩没之,而无可如何矣。

上水船,亦先于下流将货物务使运尽,乃以空船倒曳而上,柁与梢不用也,以伙掌分而为四,于本滩买纤夫二百余人,周船身系而牵之,始得稳登。

至于伙掌之收放风帆之,舒捲以及鸣金击鼓,又皆客子所分司者也。

身之所慑,目亦注焉,能令观者哑然而失色,然而骇。(伯子)

往盛于野,与余论作记,当以《禹贡》《汉书》《食货》诸志为法, 而余见前明。先辈所作杂文,往往学盘庚险仄,幽怪至不可读。今览余季弟此记,余亦信古人成法,具在惟能涉猎其大凡者,斯为能得真噫于野。往矣,将谁与定斯文也?(痴叔)

 

 

 

 

【注释】

1.谢鸣篁,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诗人,祖籍江西南丰。谢长年游幕于江苏,参加编撰《续修四库全书》。他撰写《钱谷视成》,记述经造胥吏的舞弊行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他为了解蜀道之险阻,体验船家生活,直抵汉口,始换川船,一路艰辛,直达重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谢将此次乘船生活体验写成《川船记》。多年后,清代学者顾沅(17991851)为此记校正。顾沅,字湘舟,自号沧浪渔父,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曾官教谕、叙布政使,辑有《赐砚堂丛书》、《赐砚堂丛书新编》、《古圣贤像传略》等。

2.峤(jiào),高峻尖峭的山。

3.罅(xià),缝隙。

4.杂见诗篇,即参杂散见于杜甫在夔州的诗篇中。从大历元年(766年)开始,55岁的杜甫寓居夔州。后来学者研究,在此期间,他写有约466首诗(参见仇兆鰲《杜诗详注》)。其中写船夫、渔家的诗亦不少。例如,“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欹帆侧舵入波涛,撇漩捎濆无险阻。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瞿塘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行最能。”(《最能行》)“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寄语舟航恶年少,休翻盐井掷黄金。”(《滟滪》)“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舟中》)“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观打鱼歌》)“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放船》)

5.辛未,年份。文中辛未年,即1751年。

6.爰书,即笔录、记录。

7.钜细,即大和小。

8.俚语,指民间非正式的口语。

9.望娄东寓,是谢鸣篁自己的书斋名。

10.杨林口,古为汉口下码头(今武汉关下游),川船多在此停泊。

11.受,容纳。这里,“受”是载重之意。

12.石(dàn),古代计量单位,这里十斗为一石。清代,木船载重使用“石”或其它计量单位。《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曾引用《通商汇篡》第五十二页记载:“闻其造船之费用,五百石载重,船身制造费用凡六百吊,帆柱、帆、橹等一切器具约二百吊,合计需要八百吊”。1840年《南京条约》之后,为通关方便,木船逐渐使用“吨”作为载重量单位。

古代1石,究竟相当于今日的重量是多少呢?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中谈及“石”为重量单位,载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即宋代1石约合92.5宋斤。宋代,1斤约640克,以此计算,1石约59.2千克。清代1石重量,与宋代相似。

13.仓,后来写作舱。船仓即船舱。以下同。

14.箬(ruò),一种竹子,叶大而宽。箬篷,即用箬叶编的船篷。这种篷主要用于遮盖船体,也叫盖篷。由于箬篷做成拱形,便于滑动叠放或铺开,船家也常叫它拱篷。

15.柁(tuó),同舵。古时舵字也作“柂”“柁”“杕”,东汉刘熙《释名》解释船字时说“其尾曰柂。”南北朝《玉篇》说“杕,船尾小梢也”。船舵装在船尾。舵分舵把、舵柱、舵叶三部分,舵柱从舵舱后垂直入水,下端夹舵叶。舵把则斜穿舵柱上端,由驾长掌握操作。

16.捩(liè),扭转,转动。捩柁,即转舵。

17.炊爨(cuàn),烧火做饭。

18.梢,古同“艄”。梢有两种,一种置于船尾代舵,称后梢;一种置于船头,称前梢。后梢主要用于支流小河或渡船上。前梢辅助后舵与后梢控制方向,由前驾长掌握。

19.桅,用整根杉木做成,通常用来挂帆,也用它来升降纤藤。小木船一般桅长56米,大木船一般桅长10米或10米以上。

20.伙掌,古称百丈,即纤缆,纤藤。文中记载“伙掌一”,可能作者只看到了一根纤藤。其实,一般木船皆备有大、中、小三根纤藤,粗细不相同,长约300米左右。大者称“坐藤”,重载船过险滩时用;中者称“二行”,过一般险滩时用;小者称“飞子”,空载或过缓流时用。三种纤藤的大小是相对的,小船的“坐藤”,可用大船的“二行”替代,大船也可用中型木船的“二行”作为“飞子”替用。

21.戙(dòng),木船上系缆绳的木桩。戙竿,后称为船篙,以竹为材料。大船用楠竹,小船用斑竹。粗的一端装上铁尖,用以撑船前进或避碰。

22.醒木,一块长方形的硬木,驾长或船长用来拍击船板发出响声,提醒或鼓舞船工。

23.统摄,统领、统辖之意。

24.厌,满的意思。厌风,指强劲的满篷风。

25.抽筒,船家行船术语,指纤藤缠接处脱落。

26.打张,船家行船术语,指逆水行船时,船工人力不胜致船身外张(被急流冲击欲顺水漂走)。这里,作者指岸边拉纤的纤夫与船上其他船工共同努力下,依然不敌急流势大,船只被水冲击得欲顺水漂走。

27.伙掌头,即头纤或称纤头。头纤引领纤夫们拉纤,负责选择纤路、拉纤行走快慢、纤藤长短、纤藤高低、纤藤收放等指挥事宜。

28.鸣金,古代作战收兵信号。一般鸣金是敲钲(一种古乐器),船家鸣金是敲锣。

29.耶许声,本指劳动者共同发出的声音,这里实际上是指船工们共同唱起的船工号子。

30.舟师,指船上聘请的师傅。

31.更,更换。

32.量水,观看水势。有些船只配有前驾长与后驾长。前驾长也叫 “撑头(掌控船头)”、“量水(观看水路)”或“前领江”。

33.食之,这里指船主人招待舟师一同吃饭。

34.计日,指计算工作日。

35.两,指银两。“旬余取值不过两”,指聘来的舟师工作十日左右,获取的酬金不到1两。

36.滩师,指挥船只过险滩的师傅(技师)。三峡险滩异常险恶,倾覆的船只数不胜数。每个滩有每个滩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唯有在此滩边长大的船工方识得该滩的凶恶性质,能够指挥船只安全通过。船到险滩,船主须请这些人到船上当驾长,亲自掌舵并指挥船工操作。这些人,就是滩师。

37.欵,同“款”。欵之,即款待(滩师)。

38.輙(zhé),同辄。使輙,差使一下。

39.上新、中新、下新,即古归州新滩从上而下的三个滩:上新滩、中新滩、下新滩,当地人依序称为头滩、二滩、三滩。三个滩合称为新滩,自古为三峡三大险滩(洩滩、新滩、崆岭滩)之一。言之新滩的险境,曾有诗人云:“上滩嘈嘈如震霆,下滩东来如建瓴。”

40.駚(yǎng),跳跃前扑。

41.建瓴之水,瓶中倾倒出来的水。

42.甫,即刚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