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丰少少爷 2016-04-03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及注释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1.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2.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3.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4.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5.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6.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7.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8.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三度微品读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席,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平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古典爱情中,我最羡慕的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宋代词人我最推崇李清照,从而对她的故事也有些了解。

许多人是从《声声慢》中的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记住李清照,以为她是愁的化身,其实在写这首词之前,她有太多的欢乐。

爱情是人生的一个渡口,也是人生美好的章节,从诗经里的《关雎》到现在流行歌曲的《爱到花开》,人们留下太多关于爱情的篇章。

李清照是苏门学士李格非的女儿,赵明诚是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门当户对,一位是清丽少女,一位是偏偏少年,他们的结合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一对。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约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

李清照和赵明诚是夫妻,也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不仅有诗词情棋的雅兴,还有共同的事业,金石研究。纳兰性德吊念亡妻时,《浣溪沙》有“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其中“赌书”就是引用李赵的故事,表达对卢氏的怀念,可见拥有一位既是温柔可人的生活伴侣又是红颜知己的女子是多么的美好。

陆游写下“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爱情的悲伤和无奈给世人无限的感慨。李清照却留下爱情的甜蜜,让人向往。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是新婚后的撒娇,也是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词中我们可以品读出他们生活的甜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是爱情中一个重要的题目,有人说有想念的人是一种幸福,被人想念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像他们那样的彼此想念才是幸福,如果是单相思,最终还是给人带来苦闷。我喜欢李清照的诗,就是觉得她可以将抽象的感情用文字娴熟地表达出来,描绘出许多我们只能感受到不能表达的情感。

虽然后来赵明诚去世,山河破碎,屡遭罹难,李清照过着凄苦的晚年,毕竟他们夫妇一起生活了20多年,品尝到足够甜蜜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总的来说还是尽善尽美,他们的故事,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爱情就是要两情相悦才完美,如果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绝美。不知道是否有许多人愿意毫不保留地单方面付出,如果看不到结果,也是怀着不顾一切的勇气。

也许我不够浪漫,不曾用心,才会一直单身。曾经受伤过,还是有点害怕爱情,如果看不到美好的结局,宁愿不去用心。

关于爱情的解读,我认为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彼此倾其所有地付出,不管多少风风雨雨,都愿意一起牵手走完余生,如此便是美好的爱情。

文 | 江枫依旧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品读更多经典古诗词,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唐诗宋词品读

每天推送经典古诗词品读,让我们在这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陪三度君一起品读鉴赏那些快被时光遗忘的经典古诗词,修身养性,传承经典,诸君,约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