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投资——纸上的米老鼠

  2016-04-03
       以十年为一个单位进行投资,看上去是相当无聊的,人生其实并没有几个十年。
       但是如果你投资的,是一家利润以“年复利”(指数级)级别增长的企业,除了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外,你还能收获更重要的东西:学习他们的优点。其实价值投资,正如牛顿所说: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当然,我们要找到是有珍珠的贝壳。
       给一粒己经成型的珍珠进行估值,这叫会计专家;给一粒在贝壳里还没成型的珍珠进行估值,这叫投资专家;给一个还没有珍珠的贝壳进行估值,这是投资大师。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价值投资理论,说的都是给如何给一粒珍珠进行估值;而投资专家,可以用直觉和经验,给没成型的珍珠进行估值;而能从一粒沙子就进行估值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没出生:因为这意味着你变成“算命先生”。
       而我所了解的专家级投资,研究也要脱离财务范围:去寻找能将沙子变成珍珠的贝壳。后来,这个行业就变成“风险投资”。或者说,在灰姑娘变成公主前,你把所有的赌注压在灰姑娘身上。
       灰姑娘不会一夜间变成公主;沙子也不会一夜间变成珍珠。你住住需要等她十年。
       
       在所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灰姑娘之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共性,但却没有人能说上来,究竟是什么。
       如果仅仅只从财务估值的角度出发,你100%会错过她们。我举个例子:一只画在纸上的米老鼠和洛克菲勒石油公司。在1928年,这只老鼠只是沃特·迪斯尼在火车上的一次心血来潮画出来的。如果说估值,每个人都会把钱投向洛克菲勒,而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把钱投给这只“画在纸上的老鼠”。
       我问一个奇怪的问题:你能在巴菲特和米老鼠身上,看出共性么?
       也许以后人工智能会识别出来?比如用极其抽象的手法,在一张纸上,画出巴菲特和米老鼠的共同点?
       
       今天的风险投资,看上去就像是大规模的培育“人工珍珠”,而且给这种类似于养殖场老板的做法,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孵化器。其实这种思维,起源于人类先民的“蓄牧业“,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就己经开始了:我们养了一大群牛。当然,这是一种稳定有效的投资:我们可以确定的范围里给它们估值,养大了拿到市场卖;或者把一粒沙子扔进贝壳里,然后拿起计算器开始算“概率”:究竟变成珍珠的概率有多大。久而久之,这演变成一门“学问”:扔骼子学,或者称为“博弈论”。
       如果我问:我每一次只扔一个骼子,第一次扔出一个随机数字,下一次扔出六的概率增加了么?如果增加了,增加了多少?或者说:把上述过程看成是一个无限集,那么,1%概率+1%概率=多少?
       
       但是我相信,假设上帝也扔骼子,把巴菲特再“扔”一次,比如,让他出生在公元2016年,就是今年,那么他仍然是投资大师(只要不扔到非洲去就行)。
       因为没人能第一眼就评估出,灰姑娘或米老鼠的“内在价值”,所以这就需要等待10年。那么,在这10年中,评估什么呢?财务报表么?
       当然不是,而是在所有信息里,最重要的那5%。比如说,当特斯拉Model 3全球首秀时,它在5%里扔出了一个六——成功的概率增加了30%;反过来,把对手的取胜的概率降低了30%。
        
       但数学并不重要,模糊思维能力是人类的独特能力(至少以今天的解释),尽管今天也并没有建立起任何有效的理论,可以有效识别出“画在纸上的米老鼠”。就像乔布斯见到了库克,淊淊不绝的跟他讲了几个小时:一只“纸上的米老鼠”,库克说他居然听进去,然后说,好吧,我跟你一起干。
        那么,如何识别“纸上的米老鼠”,显然这是一种本能,很多成功的投资者,他们天生有这种本能;而如何建立起,评估它的未来价值的理论,似乎还是空白。而空白的地方,越有可能发现低估:因为人越少。
        ——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摘李子,那通常是酸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