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口臭

 病有高人说药方 2016-04-03
楼主宜昌济民中医 1天前 浅论口臭 一天,诊室里来了位女患者,40岁左右,进门就问,你看我有什么病,于是就伸出手,让我把脉。我一瞧,这阵式,知道考我来着。没办法得硬着皮头上啊,于是我诊其脉,双脉沉弦,重按更有力带紧象;舌质淡白苔厚腻;观察其人体胖。我说:中医讲四诊合参,从舌脉及面色等观察,反应你寒湿内郁,水湿不化,脾湿旺,而胃阳弱,或在内有胃肠不好,或有身痛等等,病的种类无数,脉象只有二十八种,单凭脉断出现在西医的病名,我个人观点那不是医生,那是神仙。脉象只能看出五脏盛衰,与四季脉区别,而能知身体气血盛衰,与春夏秋冬季节特性相不相应;有的病,出现了症状,而不见其脉,有的见其脉,而无此症状,况且西医病名分类是微观,而中医是宏观,中医角度说的病名如太阴病或阳明病,可包括西医数种病名;用中医脉去断西医病名怎么断? 患者听完说道:确实没有医生看出我的病,我就是口臭,手脚心热,夜晚要把手心放在墙上,吃了无数中药,就是不好。 我说:我知道以前医生见你口臭,又手脚心热,肯定给你开淸热、养阴、化湿的药物对吧。患者道:找的都是专家,什么玉竹、石斛、沙参、藿香、佩兰、黄连、石膏之类我都会背了,别说治囗臭,舌苔都没治下去,总是厚厚的,我天天早上刮,给你说实话,是别人介绍我来的,说你看病还可以,我已经没信心了,你认为怎么治,能不能治。 我笑着说:你这个病非干姜附片不能治。患者一听来劲了,治了好多年,曾经有位老中医用过这样的药,确实好些,后来反了,也找不到人了。 我用干姜30半夏30陈皮30甘草15白术15云苓20附片10服5剂,舌质变红,苔好转,仍白腻,诸症同前,前方加桂枝10又服5剂,因出现口腔溃疡而改用黄芪当归连翘等治疗口腔溃疡(患者也易溃疡),后仍用干姜25半夏30陈皮30甘草15白术15云苓20服5剂,口臭不明显,又服5剂,舌苔已无,已无口臭,手脚心热不明显。 按:口臭中医讲胃火、肺热、肠热,往往按此治疗未见其效;无事闲暇之时,常思考口臭的原因;我们都知道,东西是湿的不干,无论在冬天还是夏天,都容易发霉,变臭;如果没有湿,是干的,怎么都不会臭和霉。你看那无水的沟,永远没有臭味,只要有水,几天就臭了,臭水沟,臭水沟,就是这样来的。这种自然现象告诉我们,臭与温度高低无关,主要是有水,有湿才会臭;温度只是在变臭的时间上表现出快慢。东西湿了,反而要太阳去晒干,才不会臭和霉烂。所以口臭按火大治为疗效不好的原因;用滋阴养阴之药更错。 那口臭应该怎么治疗,主要是化湿,没有湿了,怎会臭?或干姜、白术、佩兰、陈皮、云苓、半夏化寒湿,或苡仁、扁豆、甘寒化湿,或茵陈四苓散;当然以上不能包治所有口臭;如肠道燥气,将水湿蒸上,出现口臭;必用大黄芒硝方效,故中医治病不能先入为主,预先设定什么方、药治什么病,而是据脉证分析,当用则用。更能明白病之原因,无论怎么变化也能找到根源,而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