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透了阿涅斯的回答格式有木有…… 德国核电占比并不高 2011年,德国核能发电占比为17.7%,在2010年,这一比例为22.4%。她显然不算是核电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之列。第一名法国核电占总发电量同期为74.1%,斯洛伐克为51.8%,比利时为51.2%,乌克兰为48.1%。http://www./info/encyclopedia/n/nuclear-power-plant-europe.htm 德国弃核并不完全是被福岛事故给吓的,对核能朝弃夕拾是常态 德国的这一排名是有很深远的历史背景的。德国一度也曾是欧洲核电强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西门子设计了许多牛逼闪闪的反应堆型,伊朗的布什尔核电站最初采取的就是德国人的技术。1969年,西门子和AEG整合了其核业务,成立了Kraftwerk联盟(KWU)。开始了西门子在核能业务的黄金期,从那时起直至1989年的二十年里,西门子建造了24台核电机组,压水堆18台,沸水堆6台;其中有7台压水堆机组建在国外。这些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单机发电量,在世界核电业界都颇受瞩目。 这个黄金期与当时德国对核能强烈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受累于70年代的石油危机,德国人为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与核能度过了数十年的蜜月期。然而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一切都改变了。社会民主党在1986年的八月,通过议案,将在未来的十年里放弃核能。这是德国人第一次提出此议案。自此,德国核电进入了漫长的诅咒期。随着政党交替执政,德国核电在一会儿放弃一会儿延缓放弃的折腾中,开始了无可挽回的衰退。当时,随着1300MWeKonvoi堆型设计的标准化,KWU在压水堆系列上的研究一度达到了顶峰,但这一庞大的压水堆只建造三座便偃旗息鼓了。由西门子建造的名为Kompakt KNK2 的17Mwe快堆从1978年运行到了1991年,但政府的弃核计划让数十年的研究蒙上了阴影。在70年代末,西门子还建成了容量更大的SNR300,但因为政策因素,从未正式服役。更悲催的还有KWU设计的1500MWe的SNR-2,它只停留在设计图纸上。与之类似命运的还有80MWe的HTR堆型,虽然在1989年获得了执照,但仍然没有机会建造。(原谅阿涅斯掉书袋……之前写过这方面论文,阿涅斯实在为德国的天才核工鸣不平啊) 可以说德国政客弃核计划的反复变更,剥夺了西门子为世界核电做贡献的机会。。。。。悲催的德国核工。 21世纪初,德国中左翼政府又计划2021年永远弃用核能。当时的资料显示,广泛的政治基础正带动着新能源投资,民意调查中,德国民众甚至愿意承担涨高的电价。正待德国核电工程师已经完全麻木,任由政客折腾时,2009年,德国新基督教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开始致力于结束弃核决策,就是说不要再玩我们核工程师了,我们接着搞核电,计划将现有核电站32年的寿命延长至60年。当时,西门子CEO罗旭德还说:“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对我们来说,核能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吧,到了2011年,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德国核工程师的逆袭又被彻底打懵了。默克尔的弃核计划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被暂时关闭的7座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将永久性停运。德国其余的10座核电站原则上都将于2021年前关闭,只有其中3座核电站可能将在新能源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的情况下"超期服役"一年。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弃核与日本暂时关停核电站完全不一样。德国的核电站寿命都很老了,本来就临近关闭年限。对于大多数核电站来说,弃核只是不延寿而已。 关停之后,能源缺口怎么办? 1、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力发电) 比起日本近三分之一的核电比例,德国核电占比仅17%,弃核压力虽然小一些,但是,德国是欧洲能源消耗大国,这一比例乘以总电力消耗,仍然是很可观的。默克尔开出的药方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但实际上,掣肘于能源储存技术,德国现有的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根本无法填补这一缺口,而且尽管四大发电集团努力发展绿色能源,高昂的发电成本,也迫使德国民众必须承担更高昂的电力价格(当然,他们大多数人说愿意为弃核承担这一代价……可是工业怎么办?)。 当时甚至有国家登出漫画,巨大的风机,由燃煤动力驱动发电,名曰德国人发明了燃煤绿色风机。。。 2、火力发电 不过,德国煤炭的地质蕴藏量确实很高,约2300亿吨,应用当今技术可开采煤炭约240亿吨,可供开采期283年列世界第二。弃核之后,德国迅速采取了火电出力的应急举动,据估算,这每年将带来4,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当然,天然气发电似乎是目前最靠谱的措施。为了使得火力发电看上去更清洁一点,德国计划开建20多座天燃气发电站,从俄罗斯加大天然气进口。 3、电力进口 另一个靠谱的举动是从邻国进口电力。于是形成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场景:德国自己弃核却改用邻居的核电——从德国联邦能源和水资源协会(BDEW)的统计中看出,从3月17日开始,德国向法国和捷克进口电量比暂缓决议前6个星期分别平均增加了58%和40%。整个,2011年上半年,法国出口到德国的电力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捷克出口到德国的电力则增加了6倍多。法国、捷克可都是核电大国啊。这也导致了相应输电线路负荷猛增,影响了电网的安全性。 4、省电 是的,你们没看错,德国计划开展大规模降低能耗的举措。2010年推出的"能源方案"长期战略,规划了德国未来40年里降低能源消耗和提升能源效率的长期目标。到2020年德国电力消耗量较2008年将减少10%,到2050年则将减少25%。具体措施包括建筑节能改造等等。 这次德国弃核,会不会又重新捡起核电? 我们不知道,但德国人在核能政策上的朝令夕改似乎经验丰富。默克尔宣布弃核后,报纸评论德国接下来的能源政策,头条写着:“先驱?还是先烈”。这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德国弃核后的能源举措失败,重拾核电就是。如果在能源压力和巨额投资的双重刺激之下,德国绿色能源取得了重大成就,帮助德国走出一条经济安全的弃核之路,那将是全世界的幸事。 顺便提一句,悲催的德国核电企业似乎被玩够了,去年终于奋起,该国最大核电运营商E.On将政府告上了宪法法庭,控诉当局强行关闭核电站涉及没收私人财产,政府必须赔偿由此导致的巨大损失。几乎所有被涉及的能源公司均已声明正调查自己的损失,准备提出赔偿要求。核电与德国的故事还不会这么快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