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档案很重要快为它找个“家”

 天涯军博 2016-04-03

作者:李月娟  王婧            来源:《西海都市报》

 

  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个人档案。

你的档案还好吗 

  镜头一:小刘毕业后在福州找了工作,档案一直由单位管理,5年前辞职回到西宁后,人事档案转到了当地人才服务中心保管。小刘说,如果不是因为生孩子要上户口,他也不会想起要去“找回”档案,来回跑了好几趟,花了不少时间,这事儿才有眉目。“如果当时回来后就把档案调回来,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了”。

  镜头二:2005年,钱女士大学毕业后一时没找到工作,她的档案就保存在了所在的社区。随着自己工作的调动,最近,钱女士要调到北京工作,接收单位需要钱女士的档案。当她想起来档案保存在社区,去找档案时才发现,档案丢了,“社区因为办公场地几次搬迁,档案不知丢哪儿了。”

  镜头三:2004年,马先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2012年,他回到西宁并找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他将自己的社保都转入工作单位,但他的档案一直放在自己家中。“我也不知道现在我的档案该由哪里保管,会不会已经变成死档了?”

你知道吗?个人档案很重要 

  9月21日,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部部长常英介绍:考研、进入行政机关工作、评职称、考资格证、出国审查、养老保险、计算工龄,进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入团、入党等都要用到档案。如果未归档会影响到入党、升学等,还会影响评定职称、考研政审、养老保险及日后的退休手续办理,也会影响到出国留学。常英说,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最终归档的材料也不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档案是个人学习成长经历的真实记录,而对于人事档案来说,档案包括十大类会影响到今后的工作,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妥善保管,必要时能够有据可查。

弃档、自己保管要不得 

  很多人不知道档案对自己有多重要,很多人毕业之后都不问自己的档案在哪里,而有些人会把档案拿在自己手里,有些人甚至弃档。因为毕业生择业期是有一定期限,档案拿在手里或者丢失都会造成“死档”,而让“死档”复活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死档复活很麻烦,档案丢了补办更麻烦,学籍档案可以补,但是手续很繁杂,人事档案内的一些资料根本无法补。”常英说,补办丢失的档案,需要当事人必须回到高中、大学以及原工作单位,补齐相关的原始材料。

  “档案不归档,影响评定职称、考研政审、养老保险及日后的退休手续办理。”常英说,如果档案拿在自己手中,更为不妥。

  再者,等高校毕业生的报到证报到时间到期将影响落户等问题,“尤其是人事档案个人更是无权保管。”

别忘经常“充实”自己的档案 

  “高校毕业生应该及时将档案存放至相应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机构,每年及时补充档案材料。”常英提醒,尤其是人事档案,在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后,也别忘了关注自己的档案。“更新档案过程很简单,只需档案主人补齐相关资料。”常英介绍,更新的内容包括劳动合同及变更记录;继续学习的学习资料,以及职称评定、入党、奖惩情况等,并将其交到自己档案所在的人才交流中心,由工作人员归档。

  其实关注档案并不麻烦,只要做到:求职前,落实好档案保管单位;入职后,主动告知单位自己的档案情况,提醒单位办理档案接收手续;离职时,及时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