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当下预测未来——德鲁克的变与不变

 ccj2005 2016-04-03

谈到变革,不得不谈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变,一定是站在今天来看未来。德鲁克不同意猜测未来和预言未来。他预测未来的方法就是要站在当下,去看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看它的变化趋势或趋势变化,利用时间差来捕捉看得见的未来(下面的图是不得已而用之,我估计这可能是德鲁克不同意的做法,事实不会像图中这样的规则变化)。




德鲁克说:变不是最重要的,变化的趋势或趋势的变化是最重要的,趋势的变化能让他发现看得见的未来。德鲁克用这种方法预见到了希特勒发动战争;预见到了美国参战,预见到了希特勒的失败;他还预见到了苏联解体(总要给个实证吧,下图是《管理新现实》,可以看到书中第4章预见了苏联的解体,从中可以学习到德鲁克的具体方法),当时基辛格还对他的预见提出了反对意见。



在这本书出版两年以后,苏联就解体了。德鲁克说对这个事情的发生是很肯定的,但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这是德鲁克看待未来的方法,我们不能猜测和预言未来,但我们可以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看到它的变化趋势和趋势的变化来预见未来,利用时间差去找已经发生但还没有完全展现出影响的未来,这是他的方法。这给了变革的目的和变革的动力,“为什么”要变,我们必须因机会而变,也就是因“正在发生的未来”而变。


回想德鲁克事业理论的三问,貌似是个简单的常识,但做到有效回答很难。在业务中和授课中很多人问我“您看我们要不要变革”,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变得时候,他们给出的经常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困难”而变,并不是明确的因“机会”而变。


必须引领变革


变革必须是因机会而变,这是德鲁克在变革上坚持的一个思想。那我们不变行不行,为什么要变化,我们没有看到机会不变行不行?我们看一下任何事务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和刚才看图中得见曲线差不多。




组织的生命规律


不管是一个产品、市场还是服务,都会从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落期,这是他的规律,但我们的企业、组织要求我们必须向上增长,组织按照这个生命周期规律做要求。道理很简单,如果这样要求,企业会随着某个产品、服务或市场生命周期的结束而关门大吉了,这不是组织设立时的初衷。



看着上面的图例,我们想象一下自己回到了2014年,这个图代表我们很多部门都能完成任务,很轻松压力很小。这个时刻,想象未来的2016年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没有任何动作,这个差距就会非常大,任何一个世界级优秀公司,都知道这一点,当他的业绩很好,很轻松的时刻,就相当亮起了一个红灯,红灯告诉大家未来两到三年,如果他不变革不创新,差距就会随之而来。


所以大家就不会惊讶为什么任正非总是说华为活不了多少天了,华为有多困难等等这样那样的话,其实他是懂类似的曲线的,也知道当他生意特别好的时候,潜伏的未来危险有多大。


那怎么办呢?企业的要求和我们产品、服务及市场的生命周期不一致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变革? 结论是必须因机会变革。大家看下图。这张图的变革是比较完美的,大家可以观察变革的起点,变革的起点都是在生意好的时候。



等到出现了问题,在生意不好的时候才开始变革会怎样呢?看下面这张图,组织就会有一大段非常难受的期间,做个比喻,我把它形容为必须“住院治疗”了。




前一个变革是在“身体”好的时候,“利润”允许承担一些风险,不需要住院。否则,就要住院了,企业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很难受。如果你挺过了这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就又回复到比较健康的状态。但有很大可能不能出院,就在医院里终结了。


在这里我先问个问题,看着图中的第一根曲线的前半段,组织做了什么让这根曲线由低到高的呢?大家先思索这个问题,我们先讲下一张图。



德鲁克说:在一日千里的结构性调整中,唯一能幸免于难的只有变革的引领者,我们无法左右变革,只有走在它前面。通过上面几张图,大家就能明白德鲁克先生的苦心,如你不去引领变革,不在你还有能力,还有很好盈利的时候就开始变革的话,那你很可能就被社会的变革淘汰下来,所以我们必须在好的时候变革。最好别“住院”治疗。


记得解释熊彼特的经济理论时,德鲁克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如何解释企业为什么要赚那么多钱,那么多利润?原来是很难解释这些利润是什么的。德鲁克把它形容为“未来创新的风险成本”。这可能是企业前期为什么要赚那么多利润的唯一正确解释吧?也就是说社会允许你在前期赚了那么多钱,实际上是给了你责任,是让你把它作为成本,投入到新的创新当中,如果你不承担这个责任,可能就会带来被淘汰。


回到刚才我问的问题。第一条曲线从底端一直到了顶峰,组织是怎样做到的?或者组织做了什么?我不用考大家,其实你们每个人都知道的。那是由于组织为了巩固了这个曲线的稳定不变,组织在文化、流程、人员胜任力、组织架构和KPI等等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都在巩固这条蓝线不能改变,使得这根曲线由低到高的发展起来。大家内心都理解,组织是天生有维稳特性的,维护前面已有的不变。德鲁克的变革中讲到了“连续性的改变”和“非连续性的变革”,也多次提出了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我想“连续性的改善”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组织是如何把第一条曲线做到由低到高的。


那问题来了,第二条黄线开始了,我认为这就是“非连续性变革”。很多年整个企业组织都在维护延续前面的曲线不变,这和要求组织转变到第二条曲线上来是相抵触的,整个组织力量不允许非连续性变革。


变革为什么这么难?



难点1:大家潜意识都知道,观点是以假设为前提的,而假设是不能争论的。这就会形成经验主义或者官僚,很难变革。因为很少人有德鲁克所说的习惯,提出见解之人自己有责任要主动不断印证,作为观点基础的假设是否依然还符合现实。基于这个假设的事实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下巨变时代,变化多快呀,正确的假设,很快就会变的不正确了。


难点2:组织是基于上一个假设建立起来的,它成功过,有效过,也可能赚了很多利润,让我们的企业辉煌过。而且组织又有维护原有稳定的天然属性。这个给我们做非连续性变革带来了极大困难。


难点3:组织是从上一个假设建立起来的,稳定上一个假设建立起来的强大利益者关系维护着原有的稳定,因为他们是功臣,是上一个成功的受益者(这不一定是钱,也可能是专业技能,审批权利,被尊重等等)。如果变革了呢,就必然打破现有的利益者关系,以前的功臣们(通常都是在位的领导呀)会有很大阻力。



德鲁克变革的四个原则


变革这么难?有这么困难怎么办呢?德鲁克先生有没有什么方法对待变革呢?那我们简单聊一聊德鲁克在变革上有什么方法论和原则。(时间有限,先讲两个方面)


第一:有计划的放弃昨天。德鲁克的第一个原则就非常有意思,刚才讲了组织有维稳性,那我们想想怎么能在组织维稳的特性里加一个什么东西,能让组织也带有变革的特性呢?我觉得德鲁克很有智慧,如果“有计划地放弃昨天”成为了组织原则,组织是不是就有变革的特性了呢?



德鲁克亲口说过:没有什么事情比“告诉你明天会被绞死”而让你更加焦虑的了。同样让组织抛弃自己以前亲生的孩子,也会达到同样的目的。他为了创造组织的紧迫感、焦虑感,建议组织把“有计划的放弃昨天”作为组织的政策。实际案例,无疑大家很容易就会想到GE CEO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政策--如果业务做不到产业内第一第二名,要面临整改,出售,或放弃此业务。韦尔奇自己说,他是在与德鲁克咨询谈话之后,做了这项决策的。第一条的目的就是推动思变,释放宝贵资源。既然放弃了,资源就会从已经走下坡路产品中释放出来。有计划的放弃,这个对非连续性变革帮助更大的政策,有效地平衡了组织的连续和非连续性。


第二:有组织的改善。我认为有组织地进行改善是在连续性变革这方面。但必须重新定义绩效为前提,如果绩效不做重新定义,组织就再次发挥了维稳特性,是不能够做到改善的,绩效的重新定义也正在成为企业的战略基础。他讲的这两个原则特别有意思,第一个重点是对非连续性变革的;另一个重大是对连续性变革的。


第三:挖掘成功的经验(不仅讨论存在的问题)。德鲁克先生举例说:他参加很多企业会议,会议的首要议题通常都是怎么解决问题。他说很少有这样的企业,把挖掘成功放在首要,余下的时间再讨论问题。所以变是因机会,“成功的经验”是机会的初始期,要看到机会而变,不仅是为解决问题而变。在看到机会的情况下,再解决问题是没有问题的,在没有机会的前提下去解决问题,那大家的抗拒会很大,因为没有回到“为什么”变,我想这就是“挖掘成功的经验”的用意吧。


第四:系统化的创新。《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里讲了观察创新的七个窗口,看到滚滚而来的创新机会别让它们溜掉。然而不让它们溜掉,我们也不能全抓住呀,这也不符合德鲁克一致强调的专注原则,聚焦资源的原则。所以又回到事业理论三问,组织的优势是什么,组织的愿景,使命是什么,与众多的创新机会对比,组织选择哪个机会,也就是“你的业务应该是什么?”



变革的三不做


关于这“三个不做”,德鲁克说很多企业或组织会反复落入这些陷入,也就是反复做了这不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刚有教训,马上接着又做了呢?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很有意思地用的一个比喻。小偷偷东西时他明知道留下的习惯痕迹,会让警察认出他是谁,不过每次小偷都还会留下同样的习惯痕迹。



第一:不做不符合战略现实的创新机会。什么是不符合变化趋势?例如,向上看我在“正在发生的未来”中给的图,大家脑中想象这个曲线。如果有一个人或组织逆曲线而动,就不符合那个趋势,这也有“创新”的特性。反潮流都是有“创新”特性的,但要小心看他是不是真的创新,也就它是否能给顾客带来新的价值,也就是德鲁克说的它是否能“创造顾客”?很多的企业和组织反复落入这个陷阱中。


第二:混淆了新奇和创新之间的界限。我的理解是,没价值但却是喜好。一个组织、一个职业经理人之所以职业,我们之所以要组织管理,就是不能以自己(包括组织)的喜好为出发点,任何一个以自己喜好为出发点的管理者都不成为一个职业的管理者。我们要看是不是真的对社会有价值,对顾客有价值,能不能创造价值,回过头再去看德鲁克的三问,你的业务是什么?就很清晰了。


第三,混淆变革具体行动与变革行动计划的事。德鲁克在书中举了个例子,如果我们决定取消一个部门,就把这个部门的人分散到其他部门中去,这叫做“变革的具体行动”。但是我们并没有问变革的战略规划的本意是什么,德鲁克称之为“什么是正确的”。我们只是按照原来的习惯把事做了,在不知“什么是正确”的情况下,就做了妥协或折中。也就是混淆了二者。


为正在发生的未来而写


有一点我特别想说,我在IBM有10年经验,在民企做了3年多,在国企也干过一段时间。我认识不少我非常尊重大咖,他们真的很棒!但却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研究德鲁克,那是老一代的管理了,我觉得这个对德鲁克有点冤枉,很想在这里多讲一点我的观点。目的是想让大家不要错过德鲁克的智慧,他真能帮到我们(赶紧从他的思想中找答案吧)!


确实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是1954年出版的,70年前就开始了(他前面已经写过几本书,因此实际上更早),让我们感到很早,很老了。这是一个“开始很早”就必然“已经很老”的假设,然而我们要看看事实是什么。


第一,德鲁克的最后一本书是2002年的《下一个社会》,这离我们并不远,德鲁克的高寿是我们的福分,才让我们有机会读到他思考10年,20年,乃至40年后写出的成果。


第二,直到2005年去世,他都没有停止对未来的思考。从《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下一个社会》中怎么都品尝不出“老”的味道!他起源很早,貌似是老一套的管理,殊不知德鲁克从一开始就是为“正在发生的未来”而写,他是由看到的知识经济(我们现在也可以称为互联网经济吧)时代为起步的,他书里描述的很多“中间点”有些到目前(2016年)还没成熟,还“正在发生呢”。他讲的太超前了,太新了,以至于现在我们读他20世纪50-60年代的书,感到正当其时,正符合现在的需求。怎么证明呢?


我可以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来证明,这是他1966年写的。任何一个1966年1970年,乃至1980年或1990年的管理者看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都会很失望的。为什么?因为这本书没有教怎么管别人,如果不是为“正在发生的未来”而写,必然会写怎么管团队、管别人,怎么考核别人,这些完全没有,他是在讲“如何管理自己”。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未来真正需要的管理不是“管”人,因为大家都是伙伴和搭档关系了(1966年就这样想够新潮吧?),管理者必须影响人做到有效之下的高效率,如果自己根本没实践过“卓有成效”,又怎么知道把他人影响到何处去呢?这是他书中最后一章的用意所在。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很容易得出结论,他说的就是今天或明天我们组织要面对的情况!


不但如此,他还对“管理者”给了定义,原文是这样写的: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岗位或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组织的经营能力,从而影响了组织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德鲁克特地没用manager这个词,而是用了经营者这个英文单词executive,多符合我们现在说的每个人都是经营者呀)。既是他没有任何下属(1966年说没有任何下属的人是管理者,够新潮吧?)。再次重复,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很容易得出结论,他说的就是今天或明天我们组织要面对的情况!


管理要根植于文化


德鲁克自己也常常主动变革,每隔5年,他都尝试去做新的事情。他学了东方艺术,作为教授在大学教东方艺术,他还写了一本书叫毛笔之歌,而且他还是很多东方艺术品收藏家顾问。他自己一直在实践着创新和变革。


德鲁克的思想符合东方的美感,他处处留出空间们留出空白。他说过管理是植于文化的,他对中国的管理者说:外国的管理者不能帮助中国,只有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才能帮助中国。所以他在写书时,给植于文化留出了空白。然而这点可能让我们觉得他的书在落地方面也留有了距离,没有完全落到底面上。不过他给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自己)留出了施展价值的空间。


我们现在要给自己提出问题,如何把德鲁克这么好的东西落地,而他特意留出离地的这一距离就是要我们把它根植与中国文化。德鲁克的管理在美国,在日本,在欧洲,再到中国都是不同的,因为都要根植于各自的文化。我们不能要求德鲁克去做这些,因为文化是我们的,所以各位“德友”要一起努力,把德鲁克的管理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做到德鲁克说的真正产生成果。


口述:王雷(德鲁克学院讲师)

整理:地势坤(dsk_china)

摘自王雷老师在线分享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