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气至 衣食住行保健法

 佳品珍藏馆 2016-04-03

农历丙申年二月廿七(2016年4月4日)清明节气
随着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到了。清明时节,正是祭扫、踏青的时候,然而此时天阴多雨,乍暖还寒,若生活起居保养不慎,很容易致病。本期专题就来讲讲如何过上一个愉快健康的清明节。
 清明节保健四大事项

清明节的气候一般乍暖还寒,在保健方面一定不可小视!下面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谈谈清明节的保健知识。

清明时节的着衣,开始除去冬装,轻装外出。俗话说“二、四、八月乱穿衣”,清明时节人们往往容易衣着单薄,但若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就应及时添衣,防止受寒、淋雨而感冒。

清明时节多雨湿,乍暖还寒,饮食宜温,可多选食这时盛产偏温的韭菜、蒜苗之类蔬菜,芳香鲜嫩,温胃祛湿,有益健康。另外,不宜过早贪吃冷饮,气温偏低,于身体不利。

清明时节,住所要保持干燥。南风一吹,往往易于回潮,空气湿度大,更易使人困乏无力。因此,要视天气情况适度开窗,保持室内干燥,防止潮湿而致病。

清明时节,又是传统祭祖扫墓和春游的好时节,外出要随带雨具,防止淋雨,感受寒湿而致病。晴天外出和运动又易于出汗,出汗后要及时加衣,防止感冒。

清明踏青与健康同行
清明是人们出游寻找春天的好时机,为此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三天的小长假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种诱惑,都想借此机会到野外郊游一番。踏青虽好,一定要避开误区,与健康同行。
享受阳光,当心日光性皮炎
户外活动时要穿长衣衣裤,还要携带遮阳伞,尽量走阴凉地方,最好抹上防晒霜。此外,有些人喜欢躺在花丛中绿荫里,这样也会引起皮肤过敏。
出外就餐,防止胃病腹泻
出外旅游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比面包、饼干类食品更容易变质。打开包装的食品应尽快吃完,在没有冷藏设备的情况下不要搁过夜,吃不了宁可扔掉。
踏青登山,要量力而行
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因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登山旅游的,如果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而且很多人平时很少锻炼,不要逞强好胜地一鼓作气爬上去,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清明节助运小贴士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祭扫虽然是清明民俗的主流活动,但还有很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价值的习俗也很盛行,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寓意,下面就来给您讲讲:
1、改变窗帘、床上用品的色调
如果你的窗帘、床单色彩还是冬天的暖色调的话,这时候就该彻底换一下啦,选用代表春天的鹅黄色、嫩绿色、绿色,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春天的感觉,更可以用春天的勃勃生机带动个人运势的发展。
2、放风筝,放走霉运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常见的一项活动。对自己之前运势不太满意的朋友,还可以在清明节这天,利用这项活动,把自己不好的运势放走,给好运腾出空间。
3、荡秋千,好运相伴
民间俗语说:荡秋千时口中念念有词“霉运去”、“好运来”,有助于好运的到来哦。
 寒食节里要“吃冷”?

清明节,扫墓、踏青、祭拜先人是人们的传统习俗。但您知道,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吗?即厨房不生火,只能吃生食或备好的熟食,以祭奠先人。
就中医养生而言,流传下来的吃冷食习俗适不适宜呢?
中医认为:“当春之时,食应减酸宜甘以养脾壮阳”。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们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尤忌油腻、生冷。
温食有利于护阳,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但也不宜过食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
至于寒凉、油腻、粘滞之品易伤脾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
清明喝点菊花茶
清明前后,不妨喝些菊花茶。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血压等作用。但菊花茶不能久服,疏泄太过,反倒伤肝,因此要适量饮用。
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不宜食用“发”的食物(如竹笋、鸡肉等)。清明时节养生应多吃柔肝养肺的食物,荠菜、菠菜、银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清明螺,胜似鹅”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民间有“清明螺,胜似鹅”之说。
需要注意的是,田螺有些来自污染环境中,容易引发甲肝、霍乱以及其他肠道传染病。
从市场买回的田螺最好放养三天,在盆中滴上几滴麻油或菜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后再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